陳博
摘 要:自1986年起,我國高校就開始組建高水平排球隊,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組建能促進高校競技排球的發展,在我國排球事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文章以云南省普通高校為研究對象,采用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通過對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組建的現狀進行分析,就如何進一步發展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隊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探索,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隊已初具規模,并取得一定的成績。伴隨著近年來國際排壇形勢的變化,我國對發展體育事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發展自然也不能落后。較之我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來說,云南省高校組建高水平排球隊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仍需繼續探索發展進步之路。
1.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現狀
(1)運動員現狀。目前云南省高校排球隊的運動員大多來自體校和普通高中,男女比例為6:4,平均年齡為20.5歲左右。在進入高校排球隊之前,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占45%左右。普遍運動員的文化課成績有很大上升空間,因為普通運動員高中時期多數時間都在進行專業和身體素質訓練,一部分運動員認為可以在大學期間提升自己的文化成績,在排球方面也能深入學習相關知識。而另一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反而降低了學習排球的熱情,認為跨入大學就輕松了,由此放松了學習與訓練,導致運動成績下滑。
(2)教練員現狀。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教練員男女比例均等,年齡跨度不大,學歷以研究生為主,職稱方面以副教授、講師為主。這些教練員大多是肩負著訓練、教學兩大任務,教練員大多有一定的排球運動經驗。而一小部分教練員只擅長理論知識,實踐效果不理想。由于教練員身兼多職,有時就難以集中精力帶訓練隊。
(3)運動員訓練情況。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訓練情況普遍不佳,訓練時間不足。大多排球隊每周訓練4~5次,每次訓練2~3小時,部分高校排球隊每周訓練甚至少到只有3次左右,每次訓練時間在2小時以下。運動員除了訓練,還要學習,個別運動員覺得壓力大,最終會影響訓練效果。
(4)經費及基礎設施的情況。云南省各大高校的體育基礎設施基本都能滿足排球隊的訓練需求,但也有極個別地區高校室內場館的建設情況不理想,只能使用室外場地進行訓練,在大風天、陰雨天嚴重影響運動員訓練。
(5)參加比賽的情況。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隊多只在省內參加各大高校聯賽、友誼賽,部分地區高校甚至沒有條件外出參加比賽,能保證每年參加1次及以上比賽的高校不超過三所,這就普遍導致運動員的參賽經驗不足,心理素質得不到提高。
2.云南省高校組建高水平排球隊的發展對策
(1)高校在招收排球運動員時應相對放寬政策及限制條件,順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轉變觀念,不墨守成規,建立符合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體制,壯大高校高水平排球隊伍。
(2)高校在選擇排球隊教練時,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培養原有的師資力量。因為他們熟悉高校教學與訓練方法,訓練與學習相結合,更加有利于運動員的訓練,做到專職化,集中教練員精力來帶領訓練隊訓練。有條件的高校也可適當從專業隊中引進教練,以此來改革本身固有的訓練體制;定期組織教練員參加各類培訓,或者到高水平的運動隊去交流、學習,吸收先進的排球運動競技知識,以此來充實云南省高校高水平排球隊伍,加快其發展。
(3)保障運動員的訓練時間,處理好文化課學習與訓練的關系,為運動員定制專門的學習計劃,做到科學、規律,充分考慮運動員訓練與學習同時進行的情況,減輕運動員的壓力,科學地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成績與學習成績。
(4)經費關系到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訓練、比賽、科研等成果。云南省高校在經費方面應多渠道籌集資金,與企業合作,成立俱樂部等,使高校排球隊能面向社會、市場,增加經費支持。而高校自身也應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至少保證室內場館的使用,使得訓練不再受天氣因素的限制。
(5)云南省高校應大力支持高水平排球隊的比賽,完善高校高水平排球隊的競賽制度。可組織專業隊與高校高水平排球隊進行競賽、交流,以此來激勵運動員,也能幫助他們積累臨場經驗,提高心理素質,改變只練不賽的現狀,多組織、參與排球比賽。
參考文獻:
[1]陳述先.高校高水平排球隊深入發展的幾點意見[J].體育與科學,1999(11):47-48.
[2]唐文慧,劉鐵一.發展我國高校辦高水平排球隊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