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國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職教育為國家培育了諸多專業人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切入點是工學結合。工學結合的推行使得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改革力度不大,大多數院校英語教學改革還存在諸多問題。文章基于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幾條措施,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其適應社會能力。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一、基于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落后,工學結合流于形式
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些英語基礎知識,并具備基本技能,通過學習促進其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提高,促進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然而現在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對教材以及教師過于依賴,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效果不佳,不利于充分開發學生學習的潛力,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學生在學習中較為被動。許多高職院校缺乏資金,教學基礎設備不夠完善,無法適應新辦學理念的需求,不利于英語教學。高職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教學注重的是詞匯、語法以及翻譯等,不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落后,未能根據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只注重課堂教學,未能在實踐中體驗以及鞏固,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教學效果甚微。
2.教師自身的能力水平較低,不能適應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
教師重視理論知識,忽略應用,注重學術研究,而忽視學生自身專業技術能力的提高,教學嚴重脫離生活實際,違背了工學結合的主旨,即著重培養學生自身的實際應用能力。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產研、課程開發以及社會溝通與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嚴重缺乏,不能滿足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的需求。
3.學生素質水平不高,英語水平有待提高
有的學生在就讀高職院校之前,從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聽說訓練;有的學生根本聽不懂英語也不會講英語,缺乏詞匯積累;有的甚至是英語盲。英語教學具有較強的連貫性,高職英語教學一般是在中等能力水平上的延續,很多學生入學時未能達到該標準,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利于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英語教學改革的推行。
二、基于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有關措施
1.促進高職英語聽說培養模式的構建
英語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其中十分關鍵的是如何對英語進行熟練運用,這是教學中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在課堂教學時,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不斷進行口語練習,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從而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2.建立雙師隊伍,促進師資水平的提高
高職英語教學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較高的理論水平,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需要諸多高素質的英語教學人才來建立雙師隊伍,從而進一步完善師資結構;教師可以到基層企業定期進行實習鍛煉等,掌握最新市場動態。同時高職院校也需要對英語教師多加鼓勵,促進其自身素質的提高,以滿足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需求。若條件允許,高職院校可以引進外教,多與外教溝通、交流,共同進行教研互動,促進師資水平的提高。
3.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學習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是促進學生智力開發,激發其潛能的重要契機,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學生興趣時要以學生的接受度為前提。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英語國家的相關文化,讓學生學習歌曲,多看一些英語原版電影,還可以用英語談論一些時事等。根據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確定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三、結語
基于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為我國培育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王小莉.試論高職英語教學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J].才智,2014(1).
[2]王紅霞,周 萍,湯冬冬,等.高職英語“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探究[J].文教資料,2016(20):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