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迪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隨著現代管理技術的不斷更新,傳統稅收管理理念已不再適應現代化的稅收管理形勢和變化的需要。加強稅收管理,實現高效征管,必須運用先進的管理科學思想,創新稅收管理理念,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構筑高效征管的平臺,達到稅收遵從度高,征納成本低,征管質量好,納稅人滿意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 稅收管理 理念 信息化
伴隨著新稅制的實施和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人,我國稅收管理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但是稅收管理中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特別是加人WTO后,傳統的稅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正面臨著新的挑戰,迫切要求加快稅收管理的改革創新,實現傳統型管理向現代型管理的轉變?,F就如何加強稅收管理問題談幾點建議。
一、轉變傳統理念,改變陳舊模式
我國傳統的稅收管理理念和模式很陳舊,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和發展。稅收管理的重點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為了加強對納稅人的管理,制訂了各種嚴格的規章制度;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是指揮與服從管理的關系,是一種傳統的“上對下”式的強制型管理關系。這種傳統稅收管理理念是一種任務統帥下的陳舊理念,其直接后果是納稅人與稅收管理者形成一種對立甚至敵對的態度,嚴重影響了稅收征納關系和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從而造成了大量的逃漏稅和稅收流失,給我國的稅收征管工作帶來巨大的困難。因此,必須對這種傳統的稅收管理理念從根本上加以轉變。其轉變方式有:(1)從傳統的征稅人,即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對納稅人居高臨下的縱向管理,轉向征稅人對納稅人的橫向平等的現代人本管理;(2)從傳統的權威管理和服從管理,轉向現代的和諧管理和服務管理;(3)從傳統封閉式的以稅收計劃和稅收任務為中心的管理,轉向全面開放的以依法治稅為宗旨的現代稅收管理;(4)從傳統的人治管理、目標管理、承包管理,轉向現代系統管理、綜合管理、有效管理和法治管理。只有改變陳舊的管理模式,才能加強和提高稅收管理效益。
二、創新稅收管理技術,實現管理信息化
利用先進的通訊和網絡技術,建立多層次有針對性的稅收服務技術體系。一方面可大力推進網上申報、電話申報、磁盤申報、銀行卡申報等多種電子申報方式,大力推進稅、銀、庫聯網,實現納稅申報和稅款征收信息的網上流轉,最大限度地方便納稅人及時快捷申報納稅,為實現集中征收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可全面建立稅法咨詢、稅收法規、涉稅事項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包括提供電話自動查詢和人工查詢系統,電子化的自動催報催繳系統;利用電子郵件向納稅人定期提供稅收政策法規信息,向特定納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納稅輔導。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提供稅收法規查詢,與納稅人溝通交流,實行網上行政,網上辦理涉稅事項,接收對偷稅違法行為和稅務人員廉政問題的舉報、投訴等等,使信息技術在方便納稅人,提高辦稅質量和效率,降低稅收成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完善稅源信息,共享溝通機制
首先要夯實稅收風險管理的信息化基礎。稅收征納系統的信息化既包括納稅人稅務登記、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等所有辦稅事項的信息化,也包括稅務部門征收管理、稅務稽查等所有征收管理事項的信息化,以及日常行政管理和社會各相關部門的信息化。從稅收風險管理的角度看,應充分運用數據集中的優勢,建立納稅人情報信息管理庫,重點提高內部信息的共享度,努力挖掘稅收管理過程中稅收風險信息情報資源;大力拓展外部信息的采集渠道,推進完善財稅庫銀聯網和政府公共信息平臺,及時采集上市公司報表、工商、統計、行業管理部門和管理協會等部門的第三方信息;探索建立跨地區信息情報采集、交換管理機制,提升跨地區稅源信息交換、查詢功能,形成稅源控管的信息化優勢。不斷提升征管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為稅收征管工作夯實數據基礎,推進信息管稅目標不斷向縱深發展。同時加強部門協作,完善協稅護稅網絡。健全稅務機關同其他執法機關及社會組織之間協同配合的機制,盡快建立起由公檢法、銀行等部門構成的協稅護稅網絡。
四、分類管理,解決初始管理薄弱問題
實行分類組織與管理,是目前國際上較為推崇的征管組織形式。針對征收、管理、稽查專業化分工后,在稅源管理上出現的管戶與管事、管稅相脫節等管理環節薄弱問題,不少基層稅務機關按照納稅人經營規模和類型的不同,在申報納稅、查管分離的前提下,推行專管員、聯絡員和駐廠員劃片監管、駐廠管理等直接深入納稅戶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強管理環節,取得了明顯成效。另外,不少稅務機關在集中征收、重點稽查之下,按照屬地原則在基層再設專司稅源戶管理的機構,以切實加強稅源管理的做法,事實上也是一種分類管理的形式。分類管理作為對傳統專管員管理制度的否定之否定,不僅適應了實際需要,而且是對新的征管模式的完善。因此稅務部門必須切實抓好分類管理,以加大對稅源管理的力度,把弱化的管理再強化起來。
稅收專業化管理是一項在改革中不斷探索創新的鮮活實踐,不僅需要稅收理論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從理論上進行研討,更需要在第一線從事稅收實際工作的同志尤其是領導干部在實踐中進行研討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