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21世紀,人類社會正式進入到網絡經濟時代,對傳統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創新企業管理模式勢在必行。文章以網絡經濟內涵為基礎,探討網絡經濟時代下企業管理創新策略。
關鍵詞 網絡經濟時代 企業管理 創新
企業是國家經濟的一部分,在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企業競爭的核心在于管理,先進、高效的管理,能夠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使其能夠擊敗競爭對手,獲得更多市場資源,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在網絡經濟時代下,創新企業管理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網絡經濟概述
網絡經濟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具有兩層含義:一是網絡自身作為一項產業形成的獨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處于核心地位,與之相對應的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等。二是網絡經濟與其他領域相結合,促進整個社會網絡化,使整個社會經濟形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新經濟形態,就是網絡經濟,與之相對的概念是單個、分散經濟。
二、網絡經濟時代下企業管理創新策略
(一)充分利用網絡戰略資源
信息與網絡是網絡經濟時代載體與依托,將二者有機整合到一起,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在管理上,企業要注重對信息、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在具體實踐中,企業要堅持動態管理思維,以動態、長期眼光,觀察市場變化,并對市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同時優化內部結構,能夠對市場需求做出快速響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面對海量數據信息,企業要利用先進技術,從中提取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有效感知市場,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從而促進企業管理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此外,企業還要加強對員工網絡素養培養,樹立現代意識,使得管理更加流暢。
(二)強化自身文化軟實力
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占據重要位置。網絡經濟時代下,企業更要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增強企業員工凝聚力和對企業的認同感,從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傳統時代,企業文化提倡大眾化,以全面為基礎,而網絡經濟時代下,企業要盡可能做到奇、精,打造企業品牌,吸引更多消費者。企業管理者應根據時代發展要求,結合自身的特點,營造出一種精品化企業文化,并注意企業文化發展,以便更好地展示企業的時代感。
(三)組織結構創新
企業加強管理創新,務必要對組織結構進行合理優化與創新。網絡經濟時代下,企業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根據企業發展現狀,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調整。一般來說,創業初期企業設置的組織結構,無法適應新時期發展需求,企業必須要對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可以嘗試采用虛擬組織機構,突出自身優勢。如針對產品研發和銷售,可以將自身薄弱環節交給其他企業完成,制定差異化戰略,從而促進企業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主營業務上,不斷提高企業綜合實力,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四)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
網絡時代到來,企業針對管理模式創新,能夠為企業注入更多創新理念,提高企業管理精細化水平。市場經濟處于開放形勢下,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競爭愈發激烈,如果企業不能夠積極創新,勢必會被市場所淘汰。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精細化理念作為一項全新的理念,具有靈活性、全程性優勢,將其應用到企業管理中,能夠規范對各個環節的管理,及時發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可行性措施加以改進。如在供應鏈管理上,企業注重對供應商上游供應商保持聯系,與下游分銷商進行溝通,既能夠降低庫存、減少成本,且能夠實現對產品銷售動態化情況的把握,準備好后續準備工作。
(五)重視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網絡經濟時代下,以往經濟效益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已經不再適用,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正在形成。因此企業要積極完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構建適合企業發展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相連接,實現統一管理目標,強化企業管理水平。同時,還要重視對預算、籌資等活動的管理,構建財務風險防范體系,根據財務報表等信息預測企業可能遇見的風險,進行及時防范。
三、結語
根據上文所述,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于企業管理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經濟發展新形勢下,企業要及時摒棄傳統理念,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到網絡經濟時代特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優化組織結構,創新管理方式。同時,還要加強對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的管理,使得企業始終處于動態發展狀態當中,借助網絡技術從海量信息中找到有益于自身的信息,幫助管理者制定科學決策,從而使企業能夠在網絡經濟時代處于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 孔祥濤.網絡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244.
[2] 高錕.網絡經濟時代下企業管理的創新之處[J].經營管理者,2013(31):48.
[3] 劉琳琳.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管理創新[J].無線互聯科技,2013(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