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教學內容:教科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7課。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會認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學習課文是如何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
3.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是如何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文中的插圖,文中重點語段的文本材料。)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課件出示文中插圖)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幅圖,你從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你能猜出這幅圖畫的是哪個節日嗎?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畫中的場面嗎?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呢?讓我們走進第7課,與作者共同“賽龍舟”。
【讓學生從靜的畫面著眼,將動的場景在頭腦中勾勒,拉近與文本的距離。】
二、初步讀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你認為有難度的字詞多讀幾遍。
2.同桌之間互讀正音,提出優點和不足。
3.請四名同學分段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用書中的詞語概括出各自然段的內容。
【三遍讀文,要求不同,讓學生們有章可循,真正做到讀中記、讀中評、讀中思。】
三、精讀課文,深入挖掘
師:品讀第一段時,引導學生:“在沿江路河堤上,你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此處配上喧鬧的鑼鼓聲),快來說說你們此時的心情如何,你們在期盼什么?”
【此處設計把學生當成沿江路上的觀眾,讓他們入情入境,心兒隨著文本去感知。】
師:鑼鼓響起的剎那,你眼前出現了什么?這是一條條什么樣的龍舟?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來描述它們?你想用哪個詞來贊這條條龍舟?(威武。)
誰能通過你的朗讀來體現這威武無比之勢?(指多名同學賽讀,學生互評。)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一條條出海的蛟龍,威武極了。
【環環相扣的問題設計給學生創設氛圍,在反復朗讀中,讓他們細品作者用詞的惟妙惟肖。】
師:威武的龍舟會配上怎樣的隊員呢?他們中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敲鼓隊員。)
是啊!他的鼓聲震天,鼓舞著所有隊員,使他們用盡全力,為本組拼搏。
瞧!激烈的龍舟在角逐著,快到書中找出體現激烈角逐的詞來。
預設:
1.生:忽而這條在前……
(大屏幕示)“忽而”一詞是什么意思?請通過你的朗讀,也可以配上動作來體現。
【此處設計讓學生理解龍舟之快,配上動作后學生與舟同游。】
2.生:“咬”這個字也可以體現出激烈。
師:(豎起大拇指)真棒!你們能一語道出“咬”字的意思,但不夠全面。“咬”字說明幾條賽船距離很近,而且前后位置不定,可以直觀體現出驚心動魄的比賽場面,“跟”和“追”只是在后面,缺乏競爭的意味。
【一個“咬”字精準地再現當時的情景,學生在換字過程中感受中國漢字的韻味,更能體會現場的激烈氣氛。】
師:來吧!通過你的朗讀呈現這激烈的場面吧!注意“忽而……忽而”要讀得輕快,“咬”字要讀得重些,試試,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全班評讀。
師:競賽進行得如此激烈,此時堤上的人群又是什么樣的?同學們一定還記得二年級運動會上,男、女生接力的比賽吧!咱班啦啦隊把嗓子都喊啞了,鼓槌也敲飛了,男女生均獲得第一名,誰能把大家帶回那激動人心的賽事中,說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
【對學生進行片段小訓練,讓學生的情感延續,更讓他們與作者及文本中的觀眾產生共鳴。】
四、體會感悟,升華情感
(教師范讀第四自然段)同學們,激烈熱鬧的長潭河已恢復平靜,可是作者表達的情感在延續,請再次默讀最后一段,你從中感受到怎樣的精神?結合校內、班級內的學習生活,你想說些什么?
【此設計升華學生的情感,學生們自然地感悟出賽龍舟的精神,再將情感與自己的學習生活產生共鳴,培養他們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