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獻志
【摘 要】經過在不同班級的“異構”教學實踐,分析得知不同班級中,老師準備的教案應該有所不同,教案的準備是依據于班級的整體狀況確定適合的教學方案。之后對班級的授課方法進行同異比較。制定合適的任務,最終完成教學目的。
【關鍵詞】不同班級;差異;練習層次
一、同課“異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數學教學設計的重戲是教學結構設計
它著重表現了老師的教學素質,授課態度,教學方法以及老師的教學精神。如何可以評定老師的教學素質過硬最終歸結于學生最后的學習效果。以下從大方向討論教學框架構建必須要秉承的原則和需注意的環節。小學數學學習主要是讓學生以自身體會為基本標準,真心感覺和理解身邊所出現的數學問題,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表現方法。課例1用生活中的帶有角特性的物品,例如三角板,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了“角”的存在,進而安排學生繪畫角的形狀,完美的體現了數學框架的構建。
2. 數學教學結構設計要體現出對數學事實的分解、組合、展開,才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
做為老師應該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完成最終的授課目標。課例2,利用不同角之間的形狀拆分以及重組得出最新角的形狀進而讓學生可以直觀發現角的演變。
3.在學生認識的“最近發展區”進行結構設計
大部分老師的授課進程根據書本而制定,但是部分教師從自己的教學狀態出發,構建自己的教學框架,沒有深入了解教學方向,構建和教學難度不同的簡易框架,學生無法進行自我理解也失去了小組交流的環節,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框架將不會被接受。
二、同課“異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1.開闊教師視野,學習更多教學手段
為了讓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更容易獲取吸收知識,老師要進行提前認真的備案,制定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生會讓自己深入到課堂之中。并且教師之間也需要互相交流,通過聽課的方式來取長補短。例如在傳授課程中,一班的教學老師只是單純的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獨立思索,二班的教學老師讓學生們相互協作思考,組間討論,找到數學結果。經過教學比對,二班的學生上課氛圍更加和諧。學生們都具有學習激情,同學們思維互補,共克難題,對所學的內容也更加容易接受。一班的教學方式相對于比較古板,學生上課時比較沉悶,老師沒有教學節奏,學生們也失去了學習主動性。
2.教師積極反思,促進思維智慧碰撞
教師和教師之間都是單獨的個體。平時教師之間缺少討論和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們會主動的思索自己的教學方式于其他教師有什么區別,教師之間多了相互學習的環節,教師們也會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老師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短板互補。自己的教學體系也會更加的完善,多次的討論,教師越來越會發現自己在教學當中所存在的不足,加以積極改正,利于自己教學素質的加強。
在教學自省環節中,教師們會發現授課內容要具有獨立性和適用性。例如在進行乘法運算教授中,老師要給學生留出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要構建自己的運算體系,主動跟隨老師的思維,老師在這個過程當中要為學生的思路做出指引,學生會積極投入當教學內容當中,努力進取,發現學習當中隱藏的樂趣。而且老師要對學生做出中肯的點評,學生在知識的獲取中才會不斷向前。
3.教學方式對比,選擇最有效的方法
在這個教學框架中,每個老師要掌握多種授課風格,每節課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學會也不會對教學產生單調乏味的厭學情緒。老師們之間進行教學互換,在多個班級當中來檢驗自己的教學方法,之后進行深刻的總結思考,尋找能夠讓學生樂于接受的知識以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特性。老師們主要的為了通過自己上課時候的講解,讓學生們產生學習主動性,而且對知識有一個長久的體會和記憶。老師要思考發現什么迎的教學風格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對知識的獲取充滿熱情,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理解老師的教學思想,學生們的思維模式能夠不斷改善,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斷提高。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風格,建立獨立的學習體系,學生變的主動去學并且樂于去學。
4.深刻理解教材,更新教學傳統觀念
老師們之間進行交流對比,老師們對教學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并且開始產生了自己獨有的教學思維,教學整體深入了解教材的內容,會讓教師放棄以往死板的傳授方法,教學也會變的更加靈活。學生也會主動的加入老師的教學環節之中,學生可以獨立思考。老師要掌握其他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教師之間做好溝通和交流,老師和老師之間做好短板互補的環節,有助于教學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乘法的運算教授當中,第一個老師單純的講述運算的方法以及乘法運算的特點,完成課程的教授。第二個老師懂得把數學轉化成為身邊的實例,給學生分發糖果,學生們要注意自己以前有幾顆糖果,然后老師再分發等量糖果,通過這樣的為學生們構建一個生活環境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認識的乘法是如何進行計算的,進一步老師系統的指出乘法的計算步驟,同學們之間也進行了溝通和交流,得出最后的教學內容。倆個老師進行對比發現,第二個老師能夠調動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學生們在歡樂的氛圍當中學習了本堂課的知識,并且也會留下深刻的記憶,對知識也有了透徹的了解,完成最終的教學目的。
結束語
同課異夠能夠讓教師掌握不同的教學風格,不斷進步,提高教學素質。老師們之間也會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之間積極溝通和談論,教師一起進步。有資歷的老師為新手老師指點教學,新手老師發散自己的靈活教學風格。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互相為對方指出自身的優勢和缺點,著重提升教學素質,有效迅速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倪百明,郭立軍.真研究:小學數學同課異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1
[2]劉加霞.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