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文燕
【摘 要】低段語文教學主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本文將結合筆者的低段教學案例,通過有聲、有色、有情、有趣的組合,引導學生逐漸養成善于傾聽、有序表達、愛好閱讀和樂于寫作的習慣。
【關鍵詞】低段;“聽、說、讀、寫”;有聲;有色;有情;有趣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需要堅持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著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結合語文教材的人文性特征與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以趣味性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在低段課堂中初步探索,讓學生在有聲、有色、有情、有趣的學習中,聚焦語文素養。
一、“聽、說”結合,有聲的組合
聽是學習語文的開始。作為一名低年級的教師,面對活潑好動的兒童,我們必須聽說結合,開創有聲的組合,尋找樂趣、創造樂趣。
(一)獎勵傾聽,尋找樂趣
開學第一課,我說錯了一個詞,一個女孩高舉小手“老師,你說錯了!”我立刻糾正,給她豎起了大拇指,我抓住契機,臨時改變教學內容—“學會傾聽”。我告訴孩子:傾聽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從不停止對學生傾聽的獎勵,我要讓孩子們在傾聽中尋找樂趣。
(二)游戲傾聽,創造樂趣
“學習拼音要有一雙會傾聽的耳朵。”因此,在拼音教學中,我堅持每天十分鐘聽力小游戲。如幫助學生區分音似、形似字母的“不倒翁游戲”;幫助學生掌握音節的“聽故事找音節游戲”等。傾聽是枯燥的,而融入游戲的傾聽無疑是為孩子們創造了樂趣。
二、“看、說”結合,有色的組合
低段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形象生動,富有童趣,小學生一看到這些插圖往往很興奮,有一種強烈的表達欲望,我們要把握好這一點,適時提出看圖說話的訓練要求。
【教學案例】:蘇教版小學語文二下《歡樂的潑水節》
師:觀察文中插圖,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潑水的?
生:他們互相追趕,拿著瓢往衣領里灌,端著盆往別人身上潑。每個人身上都濕淋淋的,但他們卻很開心。
師:你是怎么感受到他們的快樂的?
生:我從圖中看到他們每個人臉上樂開了花。
師:是呀,讓我們一起來到潑水現場,你想把水潑向誰,祝福她怎樣?
生1:我想把水潑向爸媽,祝愿他們身體健康……
沉悶的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從“看”到“想”再到“說”,潑水畫面一下子將遠離學生生活的場景搬到了課堂中,順利地完成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
三、“讀、演”結合,有情的組合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讀、演”結合,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用瑯瑯書聲表達童真、童趣。
【教學案例】:蘇教版小學語文二下《雨后》
《雨后》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詩歌。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讀、演”結合,入情入境地感受兄妹倆的興奮。
師:觀察插圖,說說兄妹倆踩水時的動作和神情。
生1:小哥哥是使勁地踩著水。摔倒后,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嘴里說著:“糟糕—糟糕”,但臉上卻很開心。
生2:小妹妹也很開心,她咬著唇兒,提著裙兒,輕輕地小心地跑。
師:是呀,小兄妹表現不同,卻都很開心。誰來一邊讀一邊演?
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經驗,男生在讀“妹,小心,滑!”時,不僅關注了“喊”,還做出了差點滑倒的動作。從孩子們聲情并茂地朗讀、充滿童趣地表演中,我知道孩子們是真正走進了文中那熱鬧的雨后廣場了。
四、“畫、寫”結合,有趣的組合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低年段要讓學生“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低年級學生想象豐富,喜歡涂涂畫畫,于是我從學生喜歡畫畫入手,把抽象的寫話訓練和形象直觀的繪畫結合在一起。
【教學案例】:蘇教版小學語文二下《練習8》說說寫寫
師:今天我們要穿越時空,設計一輛未來的交通工具。 生1:我想設計一輛水果飛車,交通擁擠時,可以飛上天。
生2:我想設計一輛變形汽車,可以在路上行駛,可以在天空飛馳,也可以在海上航行……
師:請大家拿出畫筆,配上文字,別忘了給他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展評環節,孩子們自信地拿著作品上臺,“草莓飛車、火速南瓜、雷神戰車、多變的‘海陸空……”炫酷的外形,多樣的功能,不禁讓人感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精致的名字,詳細的介紹,不禁讓人驚喜孩子們有序的語言表達。
總之,低段語文教學是語文素養形成的起點,作為一名低段語文教師要創設一個有聲、有色、有情、有趣的課堂,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逐漸養成善于傾聽、有序表達、愛好閱讀和樂于寫作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楊娜.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聽說讀寫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7
[2]張瑞霞.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情感朗讀的訓練[J].教育教學,2013(1)
[3]黃雪芬.營造“有聲有色”的鄉村語文閱讀教學課堂[J].教育教學,2013
[4]蔡彩燕。低年級“畫中話”寫話策略的嘗試[J].小學語文教學,2013(17)
[5]王同江,董寧寧.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