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小艷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要探討教學策略,分析研究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研究教師和學生層面的問題,積極探索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重視增長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的過程,科學布置數學作業,積極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研究初中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1.教師方面的問題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往往只重視教材內容的重點,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忽略教學方法的改進。初中教師應該重視有效組織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練習,要真正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要給予學生學習更多的引導,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實現自主創新,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方面的問題
初中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很多學生在數學概念、定理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上沒有力度。不一樣的學生有不一樣的個性,學生的個別差異很大,學習兩極分化嚴重。低分的學生有可能嚴重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積極性,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關心、不重視。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離不開練習的數量,采用題海戰術,給學生很重的作業負擔,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一些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差,即使找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辦法,也不能嚴謹有序地表達,很多難題無法解答。
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能讓教學工作事半功倍,初中數學教師要研究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提出如下建議:
1.增長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保證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快樂地學習。很多學生對初中數學學習都有畏懼的心理,只要見到數學老師,就會想到復雜難懂的幾何圖形等。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不能不重視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眼球,在感受“美景”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學習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快樂感和成就感。
2.優化教學的過程
科學合理的教學過程能幫助教師成功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三個方面優化教學的結構:
(1)把握教學的重點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把握教學重點,實現教師輕松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將教學的重點體現出來,避免學生的思考出現偏差。
(2)突破教學的難點
數學的難點知識,教師可以采取分散解決的教學方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可以通過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的教學,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會學生輕松掌握重難點知識,還掌握分散難點的方法。
(3)分析教學的疑問
學生的求知欲望的激發,需要教師運用疑點來進行點燃,教師可以設計環環相扣的疑問,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科學布置數學作業
數學作業是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作業的布置和完成直接影響到教學內容完成的質量。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可以充分考慮到以下三個方面的情況:
(1)設計針對性強的作業
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數學教材的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個性差異等情況,設計出可行的、有效的課內外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完成相應的作業,并能夠挑戰高難度的作業。
(2)設計實踐性強的作業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數學知識滲透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設計一些實踐性強的學生數學作業,讓學生在現實的生活中,也能夠重視解決數學問題,并通過解答數學作業來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好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
(3)布置選擇性強的作業
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層次和階段,讓學生能夠有足夠多的選擇機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數學作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創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綜合能力。
4.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師要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爭取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創造出更加高效的數學練習,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要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充分運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開發數學思維的討論活動,形成學生創造性的解題思路,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反向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逆向思考,并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
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師長期的努力,需要常抓不懈。作為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結構,還要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實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通過不懈努力,教師不再難教,學生不再怕學,師生教學相長,使學生學習了知識,提升了能力,也收獲到學習的幸福感和快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