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興鋒
一、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總是用命令的口氣教學,而要充滿親和力,無論面部表情、語言表述口氣還是肢體動作,都要讓學生上課感覺不到絲毫壓力,這樣無形中就拉近了師生關系。另外,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應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評,在評價學生時,應從多方面進行適當評價,而不應該以答案的對錯來進行評價,否則會挫傷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無形中破壞師生關系,甚至會出現以后無人敢回答問題的局面。由此可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二、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角色,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授課方式。一個好的課堂,新知識的傳授學習固然重要,但靈活的教法及教學活動中必要的趣味活動的開展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對新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況且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如果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勢必會讓學生覺得乏味。而教學中適當穿插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笑話或生活小故事就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把學習的興奮點轉到數學課堂學習中。所以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也是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
三、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們要善于捕捉學生對新接觸的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它可以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小游戲。例如,在學習“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時,我們可以讓幾個學生出來站成一排,把它看成一條直線,并規定正方向,指定某個學生所處位置為原點,然后說出一個數,讓其他學生去找這個位置,也可以指定某個學生的位置,讓其他學生說出這個位置所表示的有理數。通過這樣的小游戲進行數學教學,增加了枯燥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玩中就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課堂內容,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又如,合理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時,教師自然就成了學習的引導者。
四、改變教學方式
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是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意義上的數學教學,只是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傳遞,學生被動聽講,然后記憶,再練習。新課標要求教師重視師生間的互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實踐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積極動手實踐,不斷提高合作及探究創新能力,以便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目前學生被動的、單一的學習方式,我們要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五、實施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枯燥無味,如果只單純傳授知識,既不能實現教學中的三維目標,也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例如,在學習“圓周率”時,如果我們簡單地將一串數字拋給學生,那學生只會對數字進行記憶,對圓周率沒有深刻理解。如果我們將圓周率的發展史介紹給學生,并介紹祖沖之得出圓周率的艱辛以及圓周率的歷史價值,那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會大不一樣。情感教育不僅是為了迎合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培養,必將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帶來深遠影響。
總之,要經營好一個課堂,我們教師特別是數學教師就得想盡辦法讓枯燥的數學有趣起來,讓抽象的數學形象起來,讓怕數學的學生自信起來,讓怕數學老師的學生喜歡起老師來,這樣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參考文獻:
[1]吳啟虎.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J].中學數學參考,2011(28).
[2]王建強.新課程教學理念下中學數學教師行為的轉變[J].快樂閱讀,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