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物是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傳承著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擔負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使命。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是縣級博物館的重要工作,本文從采用形式多樣的文物保護宣傳活動加強《文物保護法》的宣傳和普及工作;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加強文物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合理利用好文物保護經費,探討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管理;人才;保護
文物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歷史遺存中的瑰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對于傳承著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研究歷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僅要保護文物,還要體現文物的價值,充分再現文物曾經的輝煌。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應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做好文物搶救、挖掘、保護、管理、利用等工作。縣級博物館作為重要的文物保護基地, 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務水平,通過多種途徑吸引更多的群眾廣泛參與到文物保護中來,是縣級博物館要探討的問題。
1 采用形式多樣的文物保護宣傳活動,加強《文物保護法》的宣傳和普及工作
縣級博物館作為社會的公共服務機構,要在上級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要廣泛宣傳認真貫徹落實《文物保護法》,積極開展文物保護的宣傳工作,使之深人人心,家喻戶曉。增強全社會的文物意識與文物保護的法制觀念。利用縣博物館所藏的豐富的文物,針對縣城、鄉鎮、中小學生舉辦一些文物保護知識的專題普及講座,邀請專家、專業人士在博物館開展文物保護的學術講座,開展學術探討。采用固定展覽和流動展覽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宣傳,要通過舉辦特色陳列展覽,擴大對外影響,引起社會和各級領導的關注重視。在博物館進行所藏的豐富的文物展覽,把觀眾請進來進行宣傳教育。制作流動展覽版到街道人流量多的地方開展宣傳,向廣大群眾宣傳文物保護法;深入農村,舉辦文物保護專題展覽,向廣大基層群眾宣傳文物保護法,努力提高基層群眾的文物保護參與意識。
開展進社區、進校園宣傳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力度利用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到社區開展文物保護法規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各種宣傳媒體宣傳文物保護。在縣城醒目地點懸掛文物保護宣傳標語,播放文物保護音像資料,發放文物保護宣傳材料和全國文物普查宣傳資料,通過活動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文物保護參與意識,營造了全社會都參與文物保護的良好氛圍。到當地的大中小學校開展宣傳活動,可以制作當地文物圖片展板在校園展,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和現場講解,形象生動地宣傳博物館的知識,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保護文物,熱愛祖國,人人有責”的活動中。還可以結合當地文物的情況開展有關文物保護方面的知識競賽、征文、詩歌朗誦等活動宣傳文物保護,提高中小學生的文物保護意識。
2 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工作
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是為了全面的保存、延續文物的真實性的歷史信息,博物館工作人員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文物庫房管理要堅持“專人、專庫、專業”原則,進出庫房嚴格執行至少兩人同進同出制度,要保證文物庫房堅持日夜值班守護制度,必須每月定期檢查文物庫房,檢修防護報警設備。要積極開展“五防”工作,
確保文物安全。每年都要投入專項資金,購置滅火器材發放到古建筑文物保護單位。每年都聯合縣消防大隊,對縣內的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定期消防安全檢查,對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整改。健全規章制度,實行科學管理。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有條不紊地開展藏品保護工作;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學管理步驟,嚴格按照步驟進行管理;提高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以法律法規來指導文物保護的業務工作。要利用計算機技術科學管理藏品,逐步實現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更好的利用文物。突出重點,加強文物安全防范和普查工作。文物管理部門應全面做好文物普查、登記、征集等工作,以有效保護文物。除了收藏于文物管理所、博物館之外,許多文物都散落在民間,為了掌握文物的分布,做好文物安全防范工作, 博物館不僅要做好自身安全防范、登記工作,也要深入偏遠地區,克服野外工作中的種種困難,對縣轄區內文物分布情況做較詳細的了解和準確的統計,以有效保護散落于民間的文物。這不僅能使我市原有的文物資料得到充實,規范文物檔案,還極大地鞏固了文物保護成果。
3 加強文物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文物保護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工作人員要具備熟悉專業知識、掌握理論水平、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高素質、高水平,才能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加強文物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是文物保護事業的基本保障。文物保護業務能力培養和人才隊伍建設是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基礎,從文物保護的實際需求出發,針對性地實施文物保護業務能力培養,加強文物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強化文物保護力量,為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從而推動文物保護工作發展。縣博物館要加強定期對館內的工作人員進行在職培訓,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努力提高整體隊伍素質。要合理安排,合理布局,有計劃,有步驟,有梯隊地培養文物保護科技人才隊伍。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決定了未來的文物保護科技人員的構成,更決定了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是否能順利、有序、高效、持續地向前發展。可以采取通過職業進修、在職輪訓、派往其他地方接受培訓等方式來對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也可以采取專家授課、專題培訓,外出參觀學習擴大知識面。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進行職責規范,明確紀律措施和考核機制。解決好文物管理部門的編制、工資、待遇等問題,保持文物隊伍的相對穩定。只有加強文物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強化文物保護力量,才能為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從而推動文物保護工作發展。
4 合理利用好文物保護經費
長期以來我國的文物保護經費主要來自各級財政的撥款投入。要合理安排文物保護經費,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專項資金嚴格做到專款專用,與當地財政局聯合起草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所有專項資金各需要政府集中采購的,由政府統一集中采購;加強內部審計力度,專項資金監督管理,不存在截留、挪用和改變專項資金的性質用途、范圍;制訂了一系列財務、財產、黨風廉政建設等規章制度。要確保館藏文物保護經費的保障,就要充分利用《文物保護法》的相關政策,爭取博物館事業發展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并逐年增加。盡管國家和各級政府每年都撥出一定的資金予以修繕文物,但與實際文物保護需求仍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滿足我縣級文物保護需要的大量費用。有可能的情況下,可以積極探索新的投融資渠道,鼓勵各種非公有制資本介入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
文物作為歷史中人類活動的寶貴遺產,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博物館的管理人員,應當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強對文物的保護,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重視文物的保護與管理,科學管理文物,合理利用文物,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向社會民眾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鼓勵全民參與到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中來,形成全社會關心、愛護并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陳斯麗. 略談縣(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保護[J]. 南方論刊,2008,(10)
[2]馮亞武.試論博物館館藏品的保護與管理[J].黑河學刊.2010(01)
[3]陳國哲.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J].文博論壇.2011(06)
[4]段藝專. 對加強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思考[J]. 文物世界,2012,(2)
作者簡介
李偉鋒,助理館員,瀾滄縣博物館,主要從事文物保護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