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暉


關鍵詞:“互聯網+”;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服務;融合
摘要:文章從分析“互聯網+”給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與服務帶來的變化入手,對“互聯網+”思維驅動下的館員專業素養與信息服務趨勢不匹配及信息服務技術尚未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兩大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從三個方面構建了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與服務融合體系,最后提出了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與服務融合的發展方向。
所謂“互聯網+”,其實就是指傳統行業以自身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為基礎,充分利用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方面的優化整合作用,創造出與以往不同的經濟發展新態勢。傳統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為單向輸出,而“互聯網+”思維注重理念方面的創新,其主要特征是連接一切,這就意味著“互聯網+”思維驅動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將憑借互聯網平臺實現雙向交流,并依托該平臺整合優秀觀念和先進技術,以主動把握、積極適應用戶的信息需求。
1.“互聯網+”給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與服務帶來的變化
“互聯網+”給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與服務帶來了劃時代的改變:①“互聯網+”對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具有相容性。伴隨數字通信設備的日益更新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融入公共圖書館各種類型的服務中,形成“互聯網+資源建設”“互聯網+素養教育”“互聯網+參考咨詢”等不同服務形式,有助于推動公共圖書館各種傳統信息服務踏上數字化進程。②“互聯網+”對用戶具有聚合性。圖書館用戶涉及范圍廣、類型多樣化,因其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專業并且具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導致他們的信息需求也存在差異性。而公共圖書館依托互聯網平臺把具備各種差異的用戶聚合在一起,形成具備較大規模以及較強交互行為的信息交流圈和資源共享體,使其彼此間的信息交流沒有阻礙、資源共享不存在阻塞,真正實現了互聯網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深度融合,從而達到了群體性信息應用規模聚合效果。③“互聯網+”對用戶具有吸引性。當下數字通信設備已經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公共圖書館依托互聯網平臺,采取有效的數字技術,把信息資源存儲在不同的數字載體之中,一旦數字通信設備與這些數字載體之間的距離縮小至一定范圍,關于獲取數字載體內信息資源的相關鏈接就會出現在數字通信設備上,用戶只需輕輕點擊就可以查詢相關信息。這種高效、便捷的信息查詢渠道對如今的圖書館用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2.“互聯網+”思維驅動下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與服務融合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
在“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與服務融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服務思維從被動轉為主動,館藏資源類型已呈現強烈的數字化特征,服務形式更傾向于網絡化、數字化,服務空間有了新拓展,用戶需求個性化特征明顯等。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聯網+”思維驅動下的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與服務的融合,實質上是通過互聯網平臺來更新用戶和公共圖書館之間滯后的資源交互方式,使其反應速度加強、靈動性增加、有效性提升,為用戶提供更貼心、優質的智能服務,實現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破與立”。在“破與立”的過程中肯定還會存在一定困難,但公共圖書館自身的發展優勢依然是勢不可擋的。
2.1館員專業素養與信息服務趨勢不匹配
目前,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趨勢是為用戶提供更貼心、優質的智能服務,因此要求館員能夠有效組織和管理信息資源,指導用戶利用信息資源,這就要求館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但目前多數圖書館員尚未符合這一要求,再加上很多館員還存在觀念滯后、知識老化、創新意識淡薄等問題,這就與當前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趨勢不匹配,導致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差、資源利用率低,無法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阻礙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步伐。這對圖書館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館員要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先進的服務理念、高尚的職業道德、熟練的專業能力,才能夠滿足用戶越來越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公共圖書館要盡量為館員提供各種培訓機會,以實現館員專業素養的提升。首先,公共圖書館依據本館實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訓制度和發展措施,為館員培訓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公共圖書館通過外引內培,引進高素養的優秀人才,優化館員隊伍,通過學歷進修、學術研討、項目研究等多種途徑為館員提供關于圖情業務知識、網絡技術、管理技巧等的各種長、中、短期培訓機會,以促進館員的專業素養提升。再次,公共圖書館鼓勵館員開展多元化自學,聚合各種能夠促進館員自學效果的因素,為館員創建自學環境,協助館員掌握適合自身的自學方法,促進館員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最后,公共圖書館以QQ、NSN、微信等多種形式來創建館員交互平臺,強化館員彼此間的交互行為,宣傳館員專業技能的培訓信息,為館員提供有效的學習機會。
2.2信息服務技術尚未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互聯網+”要求公共圖書館建設一套由上至下、可以為用戶提供“泛在化”服務的開放式技術支撐系統。當下多數公共圖書館已普遍應用互聯網,并且具有集成管理系統和云共享服務系統,但現有的基礎性網絡設施還是無法滿足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的全面化、開放化要求,距離信息系統統一化尚有一段距離,并且在數據整合、數據保護、用戶隱私安全等方面存在不足。鑒于此,公共圖書館要建設統一的技術支撐系統,主要應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①把處于同一區域或多個區域的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集合管理連接起來。通過EBI(芯片)、Code recognition technology(圖像式條碼識別技術)等把紙質資源轉變為數字資源,實現實體資源與虛擬資源的緊密融合,并實現同一區域跨館開放式連接。②重視定時研究挖掘大型數據內涵,適時優化整合系統服務類型,拓展服務領域,讓用戶能夠享受到更為專業、貼身、優質的信息服務。③加強信息系統里館員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互行為,實現彼此問的“泛在化”交流。④加強數字安全技術,如:數據備份與軟件更新、密碼防護、殺毒軟件、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防火墻技術、漏洞掃描與檢測、法律法規的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