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莎
[摘 要]我國公立醫院屬于政府預算管理單位,由政府統收統支,相當于事業單位一樣,實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辦法。在公立醫院的整體運行中,安全有效的藥品是促使醫院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隨著國家對醫療衛生業的宏觀調控,醫院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已基本規范,但在藥品采購方面還有一些問題。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加強醫院藥品采購內部控制的意義,分析了藥品采購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醫院藥品采購內部控制的對策。
[關鍵詞]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內部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12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8-00-02
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是為了保證醫院業務活動有效完成、實現控制目標而制定、實施的有效控制措施及程序。一套合理、完善的藥品采購制度能夠控制藥品的過剩成本,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增強百姓的信心,提高醫院的競爭力,促進醫院的長遠發展。醫院應根據各省市衛生部門制定的《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及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制定采購制度,規范藥品采購業務,嚴防采購中的差錯和舞弊現象。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很多公立醫院在藥品采購內部控制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對醫院藥品采購問題進行了探討。
1 加強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內部控制的意義
1.1 藥品采購的合理安排可以促進醫院的長遠發展
為規范醫院藥品采購途徑,國家、各省市陸續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如《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范》等,系統規范了醫院內部藥品采購的方式和避免少數醫務人員中飽私囊、徇私舞弊的現象,為保證醫院正常運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讓患者能享受到低價格高品質的治療服務。所以,加強醫院藥品采購內部控制勢在必行,不僅可以讓日常的醫療活動得到法律上的保護,也為醫院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1.2 藥品采購的合理安排可以降低醫院的成本
藥品采購的合理安排,能在有效合理的監督基礎上,大大降低醫院的成本,更好的服務百姓,對醫院也不會造成什么損失,讓百姓都能看得起病,還能夠吸引大批患者前來醫院就醫,從而也提高了效益,為醫院贏得好口碑。
1.3 藥品采購的合理性可以提高醫院整體的競爭實力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全國各類醫院層出不窮,每家醫院都爭相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聘用優秀的主治醫生和盡職的專業護士。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醫院除了具備這些基本要素外,還應有各類安全特效的藥品,因而,加強藥品采購的內部控制讓藥品來源途徑更加清晰化,確保藥品安全。這樣就增加了自己醫院在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度,讓患者能安心就醫,無形之中又提高了醫院的競爭力。
2 公立醫院藥品采購的內部控制不力成因
2.1 缺乏全面的成本核算控制管理體系
公立醫院對藥品的成本缺少全面的核算控制管理體系,藥品采購進貨渠道雜、回扣問題突出、折扣率高。現階段公立醫院大多通過藥品生產企業、配送企業等渠道采購藥品,供應商們為爭奪更大市場,競相采用折扣等手段促銷。藥品折扣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明面上的折扣,一般全部上交醫院;二是暗地里的折扣,也就是醫院領導或經辦人員收受的“回扣”、醫生的開單提成等。
2.2 內部審計沒有發揮應有的監督評價作用
有些醫院雖然設置了內部審計單位,制定了一些內控制度和辦法,但是多數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或雖然有業務能力因為到了要退休的年紀也就對工作不求上進,審計人員年紀過長和過少,更注重形式,而非統一規范的實用審計制度。審計工作過虛,沒有系統的全面的展開,也不認真對待。沒能對醫院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全面的評估,職工的各自崗位職責未能充分發揮出來。
2.3 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很多醫院其管理的方式比較滯后被動,對風險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設立單獨的、專門的風險評估機構,也沒有運用專門的方法、工具對藥品業務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更沒有由外部的或其他的部門進行相關風險評估的程序,在醫院藥品采購環節來評估存在的風險。在現階段醫療風險日益增加,新聞媒體、網絡等無孔不入的監督形勢下,不利于醫院內部提前識別、防范相關風險,不利于醫院在醫療風險發生后啟動緊急預案并進行對應信息的公開和危機公關,這就一直讓醫院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從而對受害人和醫院的社會形象產生更大的不利影響。
2.4 內部控制的信息化應用比較薄弱
內部控制缺少一個統一規范的平臺,要發展醫藥電子商務需要現代的信息網絡技術做支持,加上統一的物流配送,才能實現供應鏈各方的信息共享和互通,缺少一項,都無法實現各公立醫院真正有意義的醫藥電子商務系統,而且現階段也缺乏統一的標準。目前國內有些醫改先行的城市已經建立了部分藥品編碼標準,只是尚在局部試行階段,還未得到有效推廣。因在藥品數據庫、編碼及信息數據管理系統的接口等在技術標準上存在差異,從而讓藥品信息流通管理系統多元化、復雜化。數據信息技術應用范圍不大,物流自動化程度低,現代信息化意識薄弱,很多公立醫院、藥企不愿采用以現代信息化物流為基礎的藥品流通體系。
3 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采購的內部控制方法和具體措施
3.1 規范藥品的合理采購
首先,藥品采購由各門診和病房藥房根據需要提出申請,報藥劑科,經過科內可行性分析后,藥劑科負責人同意簽字,由分管采購的人員在授權的范圍內進行審批,提交藥品采購科室進行采購。同時,隨著醫院改革步伐的推進,醫院的藥品采購須按國家、省市的相關規定在省標、市標網上實行范圍內網上集中采購,杜絕網下及非法采購。加大醫院紀檢、財務、審計部門等相關部門科室的監督力度,保證國家的醫改政策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3.2 嚴格驗收藥品入庫,加強藥品管理
公立醫院應建立嚴格完善的驗收制度,成立專門的驗收部門,規模小一點的醫院可指定專人。藥品到貨后,醫院驗收部門或專人應根據規定的驗收制度,經批示的采購單等采購文件,和請購部、藥品管理部、采購部、質檢部及供應商送貨人共同對采購藥品的品種、數量、規格、質量等相關內容進行驗收,經驗收無誤后方可入庫,以供各需要科室領用。為了達到全過程控制目的,必須合理設置各個崗位,明確各個崗位職責、權限。在這一過程中,還要求采購部對藥品配送企業定立的采購合同的實際履行情況、配送情況進行有效跟蹤,確保藥品的供應及時。對所有采購業務實行全程采購登記和信息化管理,確保整個采購過程有可追溯性,出現問題能保證找到根源。
3.3 建立藥品委員會和內部審計部門
建立藥品委員會和內部審計部門,加強規范公立醫院藥品的請購和審批程序是防范采購員、配送企業和藥商私相授受的最有效途徑和辦法。藥局在與臨床科室核對準確的藥品信息后填寫藥品采購清單,根據省、市網采的范圍,詳細標明藥品名稱、規格和數量等信息,然后交由藥品委員會審批。要保障患者有足夠的藥品資源進行治療,打好提前量,及時采購又不過多占用資金,加大庫存,藥品委員會充分發揮督導作用,按照相關制度、范圍嚴格審核,堅決做到杜絕采購藥品無效的事件發生。
3.4 規范付款程序,加強付款控制力度
付藥品采購款時,財務部門應對采購部門提交的藥款付款業務的真實性進行復核,對藥款發票的真實性、有效性、合法性進行審核。如發現虛假藥款發票,應立即查明虛假原因,及時上報處理。對于發現的虛假藥款發票這種情況,應拒絕向藥商付款,及時避免出現資金損失。對于審核無誤的藥款發票,應由主管領導審批簽字,財務部門根據審批意見付款。根據國家有關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采購藥款應通過銀行辦理轉賬,嚴防付款方式不合規給醫院帶來的法律風險,保證資金安全。
4 結 語
藥品采購這個環節是保證醫院正常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合理的藥品采購內控制度,加強藥品采購流程中關鍵環節的有效控制,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保障。因此,醫院應結合實際情況,全面梳理藥品采購業務流程,細致分析采購流程的運行特點,通過合理有效的內控制度的建立,才能形成完善的藥品采購監督制約機制,形成內部牽制,也才能有效將風險規避到最小,確保醫院內部的資金安全,盡最大可能防止差錯和舞弊的現象的出現,實現醫院向“優質、低耗、高效”的健康方向長遠發展的目標。
主要參考文獻
[1]楊瑞平,孫璇.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內部控制現狀與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11)
[2]王建耕.醫院藥品采購內部控制實施途徑淺析[J].中國外資,2012(17).
[3]劉莎莎.分析醫院藥品采購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及處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