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紅
摘 要:時代的發展引領著教學領域的進步,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創新完善,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被視為學生知識成長的主導學科,并且這門課程在時代的督促下變得更加具有活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已經不再受推崇,并且教學效果也不太明顯。越來越多的教師認為,初中語文需要學生主動地探討和研究,而探究式教學必然是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帶來巨大的教學效用。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初中語文;自主學習
探究式教學的宗旨和出發點都是以學生為主,要求教師教學時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和個性,尊重每一位學生,并一視同仁,以仁愛的心態善待每一位學子。初中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并且是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核心課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基礎識字學詞方法,在這個階段,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健全的語文學習思想,進而獲得整體的學習方法。如今,隨著教育的改革和教學方式的進步,社會各界加大了對初中語文教學的關注,并對其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傳統模式中的初中語文課程,都是教師單純的內容講解,并沒有給予學生探究和研習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想法和追求。為了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從學生出發”的教育理念,給學生充分的表現和探討的時間,探究式教學被廣泛推廣和應用于初中語文的教學中。
一、以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初中語文教學的開展,僅僅依賴于教師的全力講解,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與這種灌輸式的教學相反,探究式教學要求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參與進來,并作為教學的主體,由老師作為指導人,給予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并鼓勵他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對語文知識的興趣,也可以改善語文教學的效率。初中語文這門課程,是門文學性較強的學科,沒有通過合理的探討和研究,很難真正學懂并掌握其中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引出初中語文當堂課的問題誘導學生自己去搜集資料,尋求答案,從而增加學生自主參與課程教學的興趣,釋放他們的思維和遐想空間。探究式教學,就是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經過探索、搜集以及實踐最終得出結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初中語文的知識會更加神往,不斷苛求新的課堂教學挑戰和創新,并且會有更多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升了語文的教學水平和效果。如,對于《童趣》的講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童年時候的樂趣有哪些呢?又有哪些讓你不能忘記呢?然后讓大家進行自主討論和分享,提高教學活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與探究式教學的全面融合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想和行為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忽略了學生在這門課上的能動性,不僅抑制了學生的興趣和想法,另一方面也對語文教學產生了較大的阻礙。探究式教學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并徹底改善了教學模式和課堂氛圍,在無形中也形成了科學的激勵制度,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思想和潛力,并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初中語文教學具有時效性和創新性,只有在探究式教學的深入落實中,才能迸發出新的活力,才能有大的跨越和發展。因此,探究式教學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領域是時勢的需要。
三、探究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1.以提出問題出發,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應該用問題吸引學生的關注度,并把問題貫穿于課程進行的全程中,從而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課程進行的時候,教師要用指導人的角色上積極引導,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討論思考,并且在學生產生不解或迷茫的時候進行解釋,以推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去解決問題,不斷地轉變思路,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和探討能力。在學習《丑小鴨》的時候,可以帶領大家展開想象,描述自己知道的丑小鴨故事內容,并試著去講述一些其他的童話故事,營造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2.以初中語文課程內容為主體,與學生一起操作實踐
教師在授課前,應該對教學設計進行一定的整合,根據本節課的內容融合探究式教學的思維和模式,對課程的教學情景、任務和內容進行選擇整理,并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預想一切課程中學生可能提出的猜想和問題,從而保證語文課程開展的條理性。在講述《皇帝的新裝》時,學生必然會對這件“新裝”產生較多的疑惑和問題,如果直接簡單地解開這一謎題,會使整體的教學過程變得十分乏味,為此,教師不妨開篇讓大家認真閱讀課文,找出皇帝的新裝到底在哪里,進而開展深層次的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要想深入初中語文教學領域中,必須整合多種教學思路和方法,從語文科目的問題出發,多層次地開展教學,作為整體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加深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渴求感,最終改善初中語文的整體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婁志軍.初中語文校本課程建構研究[D].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