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娜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重要時期。愉快、活躍的課堂氣氛,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具有重要意義,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有利于發現學生的長處,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賞識教育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應用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原因,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但學生經過日后的學習、訓練仍然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杜絕使用有偏見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差異性,正確認識這種差異性,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運用賞識教育,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發展。
一、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意義
(一)賞識教育可以活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氣氛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各方面發展不成熟的階段,他們往往對外界事物有極大的好奇心,沒有足夠的自制力。語文課堂較為沉悶,使得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往往無法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賞識教育則可以較為有效克服該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賞識,不僅可以預防學生走神,還會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去展現自我,跟隨教師教學思路去思考,活躍課堂氣氛。
(二)賞識教育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素質化教育模式下,不能只是用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加以判定。比如,有的學生在本學期中由原來的不及格,通過努力學習到現在及格邊緣,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師還是一味以分數來評判,認定該生屬于所謂的“差生”范圍,甚至可能對拉低了班級平均分的學生進行批評等,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還很脆弱,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教師針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進步、收獲等對學生進行肯定,學生感覺到自身的努力是有作用的,進而提高自身自信且對學習語文更加努力。
(三)賞識教育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對教師存在嚴重的敬畏心理。實現素質化教育,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語文學習基礎,教師需對學生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賞識教育,平等溝通,學生會更加親近、信任教師,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某些具體應用
(一)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語言交流方面
素質教育模式下,語文教學課堂不再是獨屬于教師的舞臺,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機會,鼓勵學生敢于在課堂表現自我。中國學生大多比較內斂,缺乏在課堂上發言的勇氣。對此,賞識教育尤為重要。比如,教師在開展第一節課時,要求學生們到講堂上去做自我介紹。有的學生可能會特別緊張,教師可以就學生以上的優點進行肯定和贊揚,引導其他學生一起給他加油,這將使得學生變得自信起來。
(二)賞識教育應用與小學語文作文方面
語文作文寫作要求學生在作文中要表達學生的真情實感。而在學生作文寫作實際情況中,他們是十分缺乏這種能力的。小學階段,學生開始剛剛開始進行語文寫作,將賞識教育運用于作文點評中,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肯定,其不足之處提出建議,有益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如在小學語文作文中看圖說話方面,一個紅領巾女孩主動把身邊的垃圾撿起來這種生活常見的畫面。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對圖片進行講解,然后教師可以請學生們來分享一些自己生活中文明禮貌的行為。在學生發言以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肯定和表揚。進而學生可以更加細心觀察生活,在寫作時具有發散思維,將真摯的感情融入進作文內容中。對于一些學生的好作文,教師可以向全班同學推薦,鼓勵大家互相學習,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三)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方面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閱讀占其語文課程很大的一個比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提高對身邊事物的認知能力,體會閱讀中的情感,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教學時,對于有的文章學生或許不是那么感興趣,教師應給予一定的引導,采用一些較為新穎的方式,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如學習童話故事時,可以邀請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達到有感情的朗讀,會對故事人物情感有進一步的理解。這時教師應當給予學生鼓勵和掌聲,如學習篇幅較長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行閱讀,提煉文章主旨等,可以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課程,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以及對閱讀的興趣。
三、結語
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有多方面積極的作用。教師恰當運用賞識教育對學生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可以保護學生自尊心,不斷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賞識教育的應用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是實現素質化教育重要的途徑。
參考文獻:
[1]郭忠英.簡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賞識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2016,(10):81.
[2]鐘美蘭.小學語文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思考[J].同行,2016,(14):205.
[3]潘招娣.淺談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J].讀與寫,2016,(0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