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安榮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07.109
[摘要] 目的 探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應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隨機抽選2013年6月—2015年10月來該院神經內科就診的78例TIA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9例,兩組均行常規治療,單一治療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綜合治療組在此基礎上使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記錄治療后TIA發作情況評估臨床療效,觀察有無藥物不良反應。結果 綜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94.9% vs 74.4%),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近(12.8% vs 10.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TIA療效確切,不易復發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3(a)-0109-03
Clinical Study on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U An-ro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Mashan Peoples Hospital, Mashan, Guangxi, 530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78 cases of TIA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October 2015 were extra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9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adopted the routine treatment,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took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orally,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hydrogen sulfate tablets on the basis of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TIA attack after treatment was recorde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nd the drug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94.9%vs 74.4%),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milar, (12.8% vs 10.3%),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in treatment of TIA is definite without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and with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Clopidogrel; Aspir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一種因頸動脈短暫性供血不足所引發的突發性、短暫性、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大多數TIA患者可在30 min內恢復正常,發病超過2 h就有可能遺留神經功能缺陷[1]。TIA病因及發作形式不同所采取的治療措施也不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是臨床治療TIA的常規藥物,對偶爾發作患者可長期服用,如無明顯不良反應可延長使用時間。由于單一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有學者[2]建議聯合使用兩種或多種藥物進行治療,為進一步探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TIA的臨床效果,評估其安全性,該次研究隨機抽選2013年6月—2015年10月來該院神經內科就診的78例TIA患者,對其中部分患者采用上述方案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隨機選取該院神經內科就診的78例TIA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入選病例均符合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TIA臨床診斷標準,且經頭顱CT檢查確診。將78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組39例。綜合治療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在55~74歲之間,平均年齡(65.24±4.09)歲,病理分型:頸內動脈病變24例,腦椎-基動脈系統病變15例;單一治療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在53~76歲之間,平均年齡(66.78±4.41)歲,病理分型:頸內動脈病變22例,腦椎-基動脈系統病變1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理分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
①納入標準:無精神障礙及聽力障礙且表達正常;入組前3個月內未接受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療,對該次研究藥物無過敏史;完全知曉該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及出血性疾病者;中斷治療或失訪者。
1.3 方法
兩組均按照TIA二級預防指南行常規治療,包括對癥治療、戒煙戒酒、調節血糖血脂、飲食干預等。單一治療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J20130078,藥品規格:100 mg×30 s),用法用量:飯后溫水服用,整片吞服,100 mg/次,1次/d,綜合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國藥準字:H20123115,藥品規格:25 mg×20 s),用法用量:口服給藥,50~75 mg/次,1次/d,與或不與食物同服均可。兩組均連續治療14 d,治療期間進行血常規、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
1.4 觀察指標
①根據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內TIA發作情況評估治療效果。治療后6個月內未復發為痊愈;發作頻率下降75%以上為顯效;發作頻率下降50%~75%為有效;發作頻率下降不足50%或發作更頻繁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觀察有無藥物不良反應,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
1.5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將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評估結果比較
療效評估結果顯示綜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血常規、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均無明顯異常,綜合治療組有5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單一治療組有4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對癥處理后均消失且堅持完成治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TIA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研究[3]認為TIA的發生和進展與腦血管痙攣、血流動力學改變等諸多因素有關,而且微栓塞學說得到普遍認可,因此采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已獲得公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目前臨床使用最多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美國神經科協會指出,抗血小板藥物具有降低卒中死亡率、復發率、減少并發癥的綜合效果,因此建議在發病后48 h內盡快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4-5]。在發病早期一旦確診TIA,在排除心房顫動原因后應立即啟動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的藥物作用機制不同,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和聚集反應,以此來改善患者微循環和血液流變學,從而發揮抗血栓作用。而氯吡格雷可選擇性抑制血小板受體與二磷酸腺苷結合從而阻斷血小板聚集,其主要在血小板凝集環節發揮作用,從而更加徹底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減輕血管內皮損傷,降低復發率。此外,氯吡格雷還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6-7]。由于氯吡格雷只有連續使用5 d才能達到穩定的血藥濃度,因此在患者確診后臨床建議使用負荷量氯吡格雷頓服以阻止短暫時間內大量微栓子的形成[8-6]。楊劍文等[9]研究共抽選70例TIA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組,35例,分別采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和單一阿司匹林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在首次服藥后再未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1例患者因家屬拒絕檢查治療而中斷,其余33例患者均堅持完成治療和門診隨訪,6個月內無再發作。單一組35例患者治療后有5例復發,其中1例患者在治療后第2天即發作,且出現言語模糊、單肢無力癥狀,聯合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單一組(97.1% vs 74.3%),且復發率顯著低于單一組(48.6% vs 11.4%)。
該次研究為深入探討2種藥物聯合治療TIA的臨床效果,共抽選78例TIA患者,單一治療組39例僅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綜合治療組39例患者則在單一治療組的基礎上加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結果表明綜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9%,單一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僅為74.4%,綜合治療組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P<0.05),此外,綜合治療組治療期間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單一治療組相近(P<0.05),所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皮膚瘀點、牙齦出血。與楊劍文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治療效果,效果優于單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從而發揮抗血小板作用,但是并不能有效減少其在血管內的含量,因此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謝錕林[10]研究表明約有30%的患者對阿司匹林治療無反應,仍然出現缺血性卒中時間,而在加用氯吡格雷后轉歸指標改善更加明顯,因此氯吡格雷的防治效果要優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代謝產物可與血小板膜表面物質結合從而阻斷其轉化和活化,從作用機制上分析氯吡格雷可有效彌補單用阿司匹林的不足,2種藥物相互配合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重要環節,使血小板凝集受到有效阻抗[12]。
綜上所述,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TIA療效確切,效果優于單用阿司匹林,而且不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敏,唐明山.硫酸氫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6):95-96.
[2] 楊成,錢捷,唐迅,等.阿司匹林單獨或與氯吡格雷聯合用藥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療效和不良反應的Meta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12):1430-1435.
[3] 高新,劉芳.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4,33(2):105-106.
[4] 成光勝.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序貫療法對老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0):30-32.
[5] 李冬梅.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雙聯負荷量短期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近期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2016,36(9):31-32.
[6] 陳志健,林濤,羅德宏,等.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療效和安全性[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3下旬刊):90-91.
[7] 楊文俊.應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觀察及安全性分析[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3, 11(2):168-170.
[8] 史冬,杜志順.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27):3783-3784.
[9] 楊劍文,楊期明,徐玉艷,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6):652-653.
[10] 謝錕林.試論聯用氯吡格雷和瑞舒伐他汀鈣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4):160-161.
[11] 李宏毅,張敏.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輕型腦卒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6, 32(9):794-797.
(收稿日期: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