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麗
摘 要:九年級的學生直接面臨他們人生中第一次大考試,即中考。雖然一直提倡改革“應試教育”,但是中考依然是學生選擇好高中的主要途徑之一。而數學屬于基礎科目,所占分值比重較大,對于初中生的中考成績有重要影響,因此提高九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能夠切實幫助初中生輕松應對中考。數學對于促進社會經濟與科技的進步都有重要作用,提高九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也是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做好準備。以相關的教學經驗為基礎,討論提高九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教學質量;以生為本;提高效率;自學能力
提高九年級的數學課堂質量,不僅是指學生的數學成績,還包括提高初中生的數學技能以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現在,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尖子生雖然成績優異,但是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較弱,數學意識較差;中等生的數學基礎比較薄弱,成績不夠穩定,學習興趣較差;后進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課堂紀律渙散,在學習中自暴自棄。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不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象,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認識水平為基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幫助初中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在數學課堂上獲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發展。下面,本文從以生為本、優化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三個方面,闡述提高九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以生為本
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是以中考為指向標的,“考什么教什么”幾乎已經成為所有師生的共識。九年級是比較關鍵的一年,很多老師會由于中考考點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教學計劃。這種機械的教學方式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無法讓每位學生都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教師要深入分析數學教材,合理制定教學目標,以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為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九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情緒也比較敏感,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所取得的進步與退步,都會擾亂他們的情緒,強大的心理也是影響中考成績的重要因素。以生為本是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基礎的,在九年級數學課堂上實現以生為本,能夠使其樹立自信心,讓每個人都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在“解直三角形應用”中,我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學習任務:學困生必須主動參與教學課堂,維護課堂秩序,學習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知識,如了解橫斷面圖等;中等生要學會將一些復雜的圖形轉化為解直角三角形的問題,熟練運用三角函數;尖子生必須要學會靈活添加輔助線,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思路來解決問題。
二、優化課堂效率
教師與課堂是初中生學習數學活動的主要場地,優化課堂效率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最主要手段。九年級的學生時間緊、任務重,教師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多、最優的數學知識。首先,教師要認真安排數學課堂,合理分配時間點。數學課時是比較固定的、有限的。在數學課堂開始之初,老師應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九年級的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促進他們主動探究數學知識。其次,老師要做好課堂小結,利用數學課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避免學生的問題積少成多,成績不斷下滑,喪失數學學習興趣。最后,教師要認真把握課堂節奏,明確每個教學活動所耗費的時間,合理掌控課堂節奏。在“投影”一課中,我拉住教室的窗簾,利用燈光、手等,為學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手影,學生需要根據影子猜測這個手影的實際物體。然后,我問學生:“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生回答:“手影。”我再接著問:“那大家知道這個手影的原理是什么嗎?”學生在這個游戲中都表現出好奇心,并且積極參與“投影”的教學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在這堂課中,我安排了“手影”游戲、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教師點撥、課堂小結幾個環節,時間為5分、20分、15分、5分。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發布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指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其中“學會認知”就是指學會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因此,培養九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需求。如果九年級學生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他們就可以開展有效的預習、復習等活動,明確自己的優、劣勢,做到有目的地學習數學。首先,教師要開展激趣型教學,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其次,教師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獨立預習,課中認真思考、課下鞏固復習,使其漸漸改正依賴老師的壞習慣。在“投影”一課中,我將學生分組,開展探究教學活動。學生需要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了解二者的特征與性質。每個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及自己的探究思路。然后,學生必須要討論每個小組成員的觀點,求同存異,最終達成共識。每位學生都要總結本堂課的知識點,獨立完成課后作業。在掌握所有的知識點后,學生需要開展下一輪的復習活動,提出預習中所遇到的疑難點。
總之,提高九年級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是促進學生數學知識與數學能力的發展,提高其數學能力,培養數學學科素養的要求。老師要以生為本,開展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數學教學活動,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效率,使數學課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夠被充分利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掌握學數學的方法,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江華.淺談提高九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幾點方法[J].教學研究,2016(22).
[2]李新漢.淺析如何提高九年級數學教學質量[J].新課程(中),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