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是簡單的結合,不是被動的融入,而是高層次的主動適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帶來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資源的變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強調一種高度的和諧與自然,最終實現學習者學習的改善。以多媒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資源,產生深刻的影響和變革作用,傳統的計算機輔助教育概念,根本不能涵蓋信息技術對人類教育的深刻影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也是一個新的理念的提升。本文將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幾個問題進行相應探討。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同時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課程整合”對于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來說是經常要面對的最實際的問題,在教學工作中經常要和同行一起討論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其他的課程中。在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整合,信息技術扮演怎樣的角色?怎樣才能使信息技術的學習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弄清這些問題對于我們教師的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與內涵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有機地與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與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高度和諧自然的有機部分。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被動的納入,而是主動地適應和變革課程的過程,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將對課程的各個組成部分產生變革影響和作用。確切地說,信息技術本身不能自然地引發課程的變革,但是其卻是課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條件,正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學習革命,誕生了知識經濟,人類邁入信息化社會,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變革人的傳統的課程觀、教育觀和教學觀以及學習觀等,應該尊重人的獨立性、主動性、首創性和反思性、合作性。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有利于營造新型的學習型社會。營造全方位的學習環境。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帶來課程資源的變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都沖擊了傳統課程資源觀,課程資源的物化載體不再是單單的書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網絡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載體形式的課程資源將更加豐富,學習者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通訊功能與專家、教師等交流,擴大了課程資源范圍。
本人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最高的目標,仍然是有效地改善學習,在信息技術沒有與課程整合之前,學習者的學習仍然進行,并能夠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但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后,將有力地改善學習,革新傳統的教學與學習觀,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改善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構筑面向信息化社會的學習文化。所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改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正是要把信息技術與課程全方位地融合,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習目標,真正地根據這個原則選擇信息技術,才是最根本的整合原則。
2 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基本特征
課程整合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課程(或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
課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學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養。它承認事物聯系的整體性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課程整合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進行驅動教學,有意識的開展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甚至多學科)相聯系的橫向綜合的教學。通過一個或幾個任務,使學生置身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進行學習,從而把相關的各學科知識和能力要求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的學習。
(2)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基本認知工具。在課程整合中,強調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并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
(3)能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目標。課程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包括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想象、不斷創新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且通過這?任務驅動式“的不斷訓練,學生可以把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4)“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成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同時,在課程整合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
現代信息技術的網絡只是環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形成良好的師生學習共同體。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確定,學習與鍛煉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得到發揮,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
(作者單位:柳河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