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云
摘要:反復修改,對于寫好一篇文章意義重大。所以,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是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這種能力的培養,最終使學生將反復修改、深入推敲成為寫就一篇文章的習慣。
關鍵詞:作文 反復修改 寫作能力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對每一個學生的習作進行評改,幾乎占用了完成基本教學以外的所有工作時間。作文的評改真正讓學生參與其中,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實踐證明讓學生在主動有效的參與修改中,能更好地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寫作素質的目的。
第一,全員參與,全面評改原則。合作寫作小組內,每一個同學都參與評價,采取共同批改和個人批改相結合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有話可說,都參與到文章修改之中。在修改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本著對他人負責,也對自己負責的原則,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次作文互改中的每一篇作文,真正做到一篇作文每個同學都能從中有收獲,都能從中有提高。
我們寫過給家長的一封信,在作文評價時,我們讓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其中評價,一方面評價更全面,另一方面也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另外,教學過程中還引入作文周刊、雜志、報紙、中考優秀作文等,讓學生大膽評說,無拘無束地進行批判性閱讀。
第二,評價的標準合理性原則。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基礎和知識基礎不相同,觀察、體驗生活的不相同,并且小組間的差異性,所以各小組的評價標準在執行過程中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我們不斷的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性別、年齡特征等來調整評改標準,并且經常讓小組長聚在一起研討評價的標準,盡量保證各小組的作文互評一致。
第三,以激勵為主的原則。在評改的過程中,做到讓每一位學生對同學負責的原則,評語要準確,對同學的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要說真話、實話、指出不足態度要誠懇。要能夠正確地評價他人的作品,能夠寫一個準確、精練的評語,能夠讓同學在以后能揚長避短,有所提高。指導學生在寫評語時,善于去發現同學作文中的閃光之處,盡量用激勵性的語言,“即使只有小的優點,不大的進益,也要鼓勵。”親切、真誠的話語,使被評改的同學樂于接受評改的意見,樂于進行修改,真正發揮評語的最大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萬事皆是如此。引入“大家”名篇,使學生懂得學生作文互動評改的目的與意義,明確評改的重要性;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快樂作文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分析自身和本班其他同學的作文情況,理解了作文評改的必要性,明確評改的可行性,從要求條件入手評改自然輕松多了。
首先,一示范,二指導,三集體評改,四再批。在快樂教學模式下,評改過程這應該是一個教師示范、師生集體共改的過程。教學中,教師先從學生各種作文中挑出一兩篇代表作文,用多媒體展示,邊批改邊啟發學生。評改做到圍繞當次寫作的主要內容,從立意、選材、審題等各方面引導評改,小組內分別安排主持、記錄、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
其次,組內互評,共同提高。快樂作文教學法,小組內合作評改是評改的重點。首先,組長主持批改過程,根據師生具體評改的范文情況,宣布評改的標準;小組內共同評改一篇范文,以當次作文的訓練重點為中心,特殊的可適當增加附加分。然后,每個小組成員分配一篇其他成員的作文:按照主體、材料、結構、語言四個步驟,寫好旁批和總批語,最后做打分或者評級。對于作文相對弱同學,組長組織成員復查,可作補充和修正。最后,課下教育者自行把關,取學生與老師評改的平均分作為該次作文的最終得分,并針對性指導下一步工作。
第三,針對評改,互談體會。有評改,有總結,有反思,才能有進步,所以評價后的反思是提高評改能力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在評改過程中我們堅持的原則是自主合作、探索創新。在具體實施時,首先在寫作小組內交流,讓評改者大膽質疑,暢所欲言;然后讓原作者說明自己的觀點,初評者與復評者說出指導意見,多方之間充分展開“對話”,這種對于文章的疑惑,表達想法,可以使作文得到全面提高,又可以對有創新有特色的文章予以鼓勵。同時,對于那些有創意有價值的問題,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在合作交流中及時得到延深與提升。再者,小組間進行交流,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各抒己見,資源共享,最大范圍地進行合作式學習。
第四,推選佳作,學會賞析。每次作文,每一個小組都評選推薦美文佳作到班內與其他小組的勝出者參加評選,勝出者在班內進行交流學習。在這個環節上不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忘關注“弱勢群體”。對作文基礎薄弱、不愿表達的學生以鼓勵為主,發現他們或者寫作或者評改中的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閃光點,鼓勵他們認真書寫,多讀多練,激發他們對寫作的興趣,繼而全面提高所有同學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璐.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對大學英語CALL模式的啟示[J].運城學院學報,2007,(04).
[2]邢襄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遼寧師專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