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
摘要: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分為兩部分,一是管理班集體、組織班級活動。二是在家長、老師、學生之間搭建起交流平臺。從中可看出,班主任工作與談話溝通密不可分。新時期,小學教育強調溝通的有效性,要求班主任掌握良好的溝通藝術,營造和諧的交流氛圍,關心學生身心發展,為小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關鍵詞:班主任 溝通 班級管理
如今的小學生,性格鮮明、個性突出,從小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習慣了父母長輩的呵護寵愛。學校教育正規嚴格,在一系列規范制度的約束下,很多小學生難以適應和理解,特別是剛步入小學的孩子,一時之間無法融入新環境,在班級生活中出現抵觸情緒,存在反叛、不服老師管教的語言和行為,許多年輕的班主任束手無策,溝通無果,班級管理陷入困境。鑒于此,科學的溝通藝術至關重要,有效溝通已經成為新時期下班主任老師必備的基本技能,筆者結合多年小學班主任工作經驗,從溝通的角度闡述如何開展班級管理。
一、有效溝通的本質內涵
溝通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師生雙方達成共識,學生從心理上接受班主任的意見或建議,并能付諸于行動加以改正,這需要班主任了解各年齡段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活動,既能把握住兒童共性,又能針對學生個性,運用恰當的方式和語言與學生交流互動,達成最終的溝通效果。有效溝通有助于建立信任、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班主任用自身的個人魅力感化學生,在班級中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本質上可把有效溝通的特點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換位思考。班主任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考慮,站在學生的立場,運用兒童心理學知識,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想學生之所想,尊重兒童的感受,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理解,坦然放松地說出真實想法。
(2)耐心傾聽。在學生說話時不打斷,是班主任老師的個人修養,也是師生建立有效溝通的基礎。建立在耐心之上的傾聽,并適當引導,才能準確獲取學生想表達的信息,提高溝通的有效性。
(3)無聲的溝通方式。班主任的衣著、形象、表情、眼神、動作等非語言性因素,均會在溝通中影響著學生,給學生留下或和藹、或嚴肅、或親切、或陌生的不同印象。小學兒童會格外注意班主任無意中流露出的細節,因此,恰當的肢體語言在師生溝通時非常重要,學生更喜歡平易近人的老師形象。
(4)積極的溝通效果。有效的溝通一定會讓學生有所反應,從而讓班主任判斷是否達成了預期的溝通目的。如果溝通之后學生仍然無動于衷,那么溝通就是無效的,甚至會引起學生反感。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有效溝通的實施方法
1.營造平等、信任的溝通氣氛,尊重學生內心感受
時代不同,與多年前相比,出生在21世紀的孩子,其個性、心理、語言和行為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小學生見多識廣、思想獨立,凡事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會固執地堅持自己是對的,個性很強,聽不進老師的勸說。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還是以老師的威嚴來迫使孩子服從,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抵觸和叛逆,即使表面接受,但內心依然不服。所以,在和學生面對面溝通時,班主任應適當放下“老師”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談話,切忌用過激的語言批評學生,甚至侮辱學生。面對學生偏激的思想觀點,班主任不能直接否認,而是應該委婉地、循循善誘地向孩子傳達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像知心朋友那樣和學生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詢問學生的意見,在不斷地啟發中讓學生自己發現身上的缺點、錯誤的想法等,主動接受并且改正。
例如,筆者班上有一個男生喜歡上網、打游戲,網絡中很多不利于兒童成長的思想、價值觀對該男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經常對其他同學講臟話,認為很“酷”,課堂發言時也喜歡說流行熱門的網絡語言,經常惹得學生哄堂大笑,干擾了課堂秩序。教師在與他溝通時,并沒有一味地予以否定,而是和他隨意聊起自己小時候的事,聊筆者自己以前的小學同學和小學生活,很自然地向男生傳遞積極的正能量,他看起來非常驚訝,沒想到老師也和他有過同樣的學習經歷。筆者并沒有語重心長地講大道理,而是像朋友那樣和他聊天,在交流中男生意識到,講臟話是不對的,對待老師和同學應該有禮貌,要想在班上多交朋友,受到大家的喜歡和認可,必須學會尊重他人。
2.用真誠的態度打開學生心扉
教師與任何人交流,都要報以真誠的態度,給人信任之感,才能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和思想負擔,發自內心地說出真實感受。與小學生的溝通,真誠尤其重要。班主任不能認為學生是孩子就沒有隱私,或者不尊重孩子的隱私,隨意把學生私底下的談話公開,一旦如此,學生可能永遠也不會對班主任敞開心扉了,班主任再也無法獲取孩子的真實想法。
真誠的溝通態度,能夠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是可以信任、值得信任,而且是愿意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從而就會主動地說出心里話。例如,某教師在工作中遇到一個單親家庭的學生,她很想念爸爸,渴望見到爸爸,但因為父母感情不好,不敢把這個想法告訴媽媽。于是,整天憂心忡忡,臉上失去了兒童該有的天真笑容,教師了解情況后,找了一個安靜的談話場所,通過擁抱、拉手、輕觸孩子的頭發等肢體語言,緩解學生的緊張感,耐心地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個人訴求,在征得學生同意的情況下,與她的母親取得聯系,轉達了孩子的想法,并且詳細講述了單親家庭對兒童成長和心理的影響,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在單親家庭中健康成長。此后,這位母親定期地讓女兒與父親見面,孩子的臉上又綻放出了快樂的笑容。
3.搭建現代化的網絡溝通平臺
如今,小學生的家長大多是年輕的“80后”,為了給孩子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忙于工作事業,激烈的社會競爭讓學生家長也背負了很大壓力。受到時間、工作等客觀條件的制約,他們無法經常來學校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很多年輕父母把孩子交給外公外婆、祖父祖母,“隔代親”一定程度地影響了孩子的成長,長此以往,學生在生活、學習上的獨立性較差,過于依賴別人,容易形成任性、嬌縱等不良性格。而且年長的老人很難和班主任達成有效溝通,也無法透徹理解班主任的想法。
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了專門成立了班級QQ群、微信群,利用許多現代化的信息手段與學生父母建立溝通渠道,通過空間、微博、朋友圈、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展示班級活動,及時上傳了照片和視頻,并配以文字,讓家長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針對學生的個人問題,筆者會單獨與家長溝通,相互之間達成思想上的共識,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共同探討恰當的解決方法,獲得家長的信任,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實踐活動相互結合,因材施教,在長期、反復地溝通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呵護與幫助。
三、結束語
若想讓溝通工作行之有效,班主任在掌握溝通技巧,懂得溝通藝術的基礎上,還要提高個人修養與職業責任感,真正地關心學生成長,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態,認真做好小學基礎教育,為學生開辟美好、嶄新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張淼娣.略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J].考試周刊,2011,(15):234-235.
[2]楊秀英.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新課程,2015,(01):196.
[3]劉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195-196.
[4]范佳香.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語言藝術與溝通方法研究[J].課外語文,2016,(07):168.
[5]旦珍.架起溝通的橋梁——談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速讀,2015,(0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