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祥元
【關鍵詞】 校本教研;專業成長;概念;價值;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8—0034—01
近年來,筆者所在學校以校本培訓和教育科研為突破口,狠抓教育教學管理,努力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以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以教育管理內涵提升促進學校辦學品位提高,積極開展“三個一”活動,即上好一節公開課、研究好一個小微課題,讀好一本教育教學專業書籍,有效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提升。
一、“三個一”活動的提出基于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
當前的校本教研活動由于缺乏實際內容的支撐,缺乏計劃性和針對性,學校教研活動無法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致使活動流于形式,進而影響到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有效的校本教研必須接地氣,必須從教育教學實際出發,有效解決教師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活動成為教師的內在需要。
校本教研中教師專業閱讀的失缺,限制了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致使教師不能及時對日常工作進行有效反思,而問題意識的缺乏又使得教師無法將教育現象提升成教育規律,更無法進行理論的闡述和總結。教育教學專著的持續閱讀,可以擴大視野、提升意識,有助于教學理論的豐富和教育知識的儲備,增強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校本教研實效。
“三個一”活動,確保校本教研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標,致力于教師專業素養和研究能力的持續提升,可以有效促進學校教學工作。
二、“三個一”活動概念的界定、目標及實踐價值
校本教研“三個一”活動,即上好一節公開課、研究好一個小微課題,讀好一本教育教學專業書籍。活動的開展,以推動校本教研有效提升為目標,最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讓教師成為校本教研的直接受益者。
每人每個學期上好一節公開課。這一活動的目的在于為每位教師搭建鍛煉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實現教師間資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發展,幫助教師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打造高效課堂。
每人每個學年研究好一項小微課題。學校倡導教師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開展小微課題研究,做到在課堂中研究,在課堂中生成,在課堂中發展,全力打造高效課堂。小微課題的選擇不貪大求全,要求教師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從細微處著眼,要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服務,要能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一活動,目標在于切實解決教育教學工作遇到的實際問題。
每人每個學期讀好一本教育教學專著。這一活動,目標在于更新觀念,不斷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學校倡導全體教師人人讀書,讀好書,不斷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三個一”活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參與性,人人一節公開課既是任務又是過程,既是執行者又是觀察者,既是平臺又是舞臺,對于教師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與度、針對性并且接地氣,活動內容要源于教師的教學需求并且能服務于教學,能夠解決教育教學當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教師就不會將教研當任務來完成,不會流于形式,小微研究課題的提出就基于這樣的認識;具有漸進性和可持續性,每個學期讀好一本教育教學專著既從教師工作量大的實際出發,又以教師的專業成長為需求,以漸進性確保持續性,可以豐富校本教研的內涵,提升校本教研的品位。
三、“三個一”活動的操作與實踐
公開教學活動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組織開展,公開教學活動,倡導上探究課、研討課及“同課異構”,堅持以“高效課堂”為主題,解決問題,提升經驗,展示成果,實現教學能力與水平的不斷提高,實現課堂教學的優質與高效。
學校對公開課聽課情況以教研組為單位量化統計,及時公布,并計入考核。各學科教研組按30%的比例評出公開教學優質課,頒發校級優質課證書。
教研組小微課題研究提倡以學年為周期,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結論,課題確立后,要注重資料的搜集整理,要注重日常的反思與總結,扎扎實實進行實驗,學期末要有階段性實驗總結,學年結束時要有結題報告或形成相關的教育教學論文。
學校要求每人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要求做好讀書筆記,并結合讀書內容和教學實際撰寫學習體會,以加強理論學習的實效性。學校將定期對學習體會和學習筆記的質量進行重點檢查評估。學校倡導教師結合讀書活動撰寫課堂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教育故事、教學反思,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教研水平,每個教師每學期要上交1篇自主撰寫的課堂教學案例、教育故事或教學反思。
實踐證明,“三個一”活動強化了學校常規管理,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可以為教師成長搭建廣闊平臺。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