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吉招
【關鍵詞】 數學教學;參與;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8—0098—01
在農村初中,由于經濟條件、教學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知識面的拓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導致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足,難以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實際教學中,農村學生由于經濟條件、地理條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導致與外界的接觸有限,他們知識面窄,羞于表達自身的看法。而農村學生的這些特點也導致其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不高,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新課程的推行下,農村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性,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那么,如何調動起農村學生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呢?
一、更新教學觀念
農村學生的表達能力較弱,知識面狹窄,一方面是由于經濟、環境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與教師教學觀念落后,在教學中以單方面灌輸為主的片面性教學方式有關。學生長時間習慣于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逐漸失去了與教師互動的興趣。為了調動起農村學生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筆者認為,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參與的重要性,正視學生主體的地位,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比如,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如果學生能夠主動舉手回答,無論回答對錯,教師都要給予一定的鼓勵,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需要注重教學的難易度,因為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參與到互動中,主要原因是知識水平有限,無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問題的設置中需要注重難度的層次性,使每個學生都有可回答的問題,都能在此過程中獲得發展。
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農村學生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度不高,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刻板,教師與學生之間一直都呈現出一種上下級的關系,因此學生對教師具有一種敬仰和畏懼的心理。而且教師在教學中習慣了一言堂,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長此以往,學生的表達能力必然降低。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筆者認為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是關鍵。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學生講述一段相關的名人經歷,緩解學生的壓力;在教學活動中使用幽默、放松的方式向學生進行提問。
比如,教學“正負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什么情況下會得到負數分數?”然后假裝嚴肅地說:“如果你們字跡不清楚,還不好好學習,可能下次的成績就是負數了。”這樣學生不但能夠了解負數的含義,同時也會注重字跡的清晰性。而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的營造,也會為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合理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比如,任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這種教學方式必然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或者任課教師采用競賽的方式,先將學生們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給出明確的任務,看一看哪個小組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比較枯燥,而且不容易理解,如果學生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將會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但是相比城市學生而言,由于農村學生的知識面相對較窄,表達能力較弱,使得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足。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在新課程的推行和指導下,更新教學觀念、活躍課堂氛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促進農村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展示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5〕GHB1054)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