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峰
較低、中學段的小學生而言,高學段學生的自尊心與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其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也有所改變,要讓學生學會在與人交流時能理解、尊重對方,樂于參與大家的討論并敢于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且表達有條理、注意語言美,做到對不文明語言的抵制。基于此,對小學高學段學生實施有效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就成為重要課題。
一、參考教材設計口語交際教學,揣摩學習要領
任何技能的習得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小學高學段學生的言語發展尚處于初始階段,模仿不僅是其心理需要,也是其學習原動力。為提高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重視發揮出實例的典型示范作用[1]。其實例主要有特點鮮明的圖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視頻等,它們的實際意義在于對學習要領加以揣摩,從而提煉目標、探究技巧。當然,教師在設計口語交際教學時要重視參考教材內容,以確保教學有效、高效。
如對于“勸說”這一口語交際主題,教師就可參考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先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兩段在班級里發生的一些真實的勸說視頻,可以是課代表用兩種不同的口語交際方式勸說某一名學生要按時交作業。接著,教師讓學生比較兩段視頻,理解勸說的不同效果,思考哪一種勸說的效果更好、好在哪里,從而讓學生初步領會勸說的技巧。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很快就發現:粗暴簡單的勸說會讓人不舒服,而有禮貌的勸說才更容易讓人接受;勸說時要先給予對方贊美,讓對方心情愉悅,這樣就更容易聽從;勸說時要將對方的責任感與愛心喚醒,通過列舉事例或名言警句來強化說服力等。如此一來,學生不但掌握了基本的勸說技巧,還從實例中學到了口語交際方法,挖掘了教材中口語交際內容的語言表達奧秘,解決了在口語交際的勸說場景中不知說什么好的問題。當學生有了說的底氣,就會逐漸提高口語交際的積極性,會主動參加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顯著提升教學有效性。
二、把握課堂互動時機,有效促進學生主動交流
在小學高學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最基本的方式有四種:一是生生互動,即學生們在課堂上交換思想;二是師生互動,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僅有師問生答,還有生問師答,保證交流的平等;三是群體互動,即全班集體討論或小學合作學習,或讓學生走出課堂和社會互動、交流;四是人景互動,即學生與周圍環境、特定的事件或情境等的互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課堂的互動時機,有效促進學生主動交流,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如關于“策劃一次活動”主題的口語交際教學,教師就可以以策劃一次春游活動的地點選取為支撐點設計三個互動環節:一是讓全班學生自由組建小組進行討論,選擇恰當的理由說服同組同學同意自己選取的春游地點,并在互動中將自己的見解發表出來;二是每一個小組都要派幾名學生代表將所選取春游地點的理由陳述出來,并辯駁其他小組,說服其他小組的學生,且教師要隨機進行點撥,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融為一體;三是讓學生給校長打電話,說服校長同意所選的春游地點,讓學生們在人景互動中將口語交際技能提升,并讓學生把握重點,盡全力說服其他班級的學生。如此一來,教師就將幾種基本的互動方式都融入口語交際教學,不僅拓寬了小學高學段學生的口語交際對象,還使學生和不同的對象交流,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自由創設多樣化場景,引導學生對話和講述
自由創設場景開展對話、講述等活動是語文口語交際訓練的一種終極手段,目的在于鍛煉小學高學段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適應在各種各樣的環境里進行語言交流[2]。具體到口語交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就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分小組討論各自感興趣的話題,并創設特定的場景,通過對話表演或排演短劇等形式將不同環境下的口語交際展現出來。
如教師可創設學生犯錯之后接受批評的場景,或面對褒獎的場景,讓學生練習口語交際。教師還可要求學生以教材為藍本,選出自己喜歡的課文來表演,也可在課文的基礎上修改、加工,將屬于自己的場景表演出來。針對獨立講述,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部分有強烈表現欲望的學生,在分組時盡可能讓這部分學生創設場景講述,可講述與父母交流某一個問題,或針對某個現象將自己的看法講述出來等。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教師能讓學生掌握口語交際技巧,達到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在與他人交流時,相互尊重是基礎,如果高學段學生想在口語交際中有較好的表現,就必須學會尊重他人,尤其是表現欲望過于強烈的學生,教師要在他們的講述中給予其合理的指導,引導他們尊重他人,在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交流習慣,提升其交際修養。
口語交際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恰當運用語言能使人心悅誠服。在小學高學段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重視開展口語交際有效教學,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來促進他們發展思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促使學生在增強自信的同時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閆萬奉.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6(32):212-213.
[2]王瓊武.影響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要素解析[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4(23):35-36.
(作者單位:安徽省潁上縣潤河鎮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