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語電影因其豐富多彩的劇情和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而深受法語專業學生的喜愛,其在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聽說能力和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本文分析了電影在法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優勢,并從法語學習者的角度探討了運用電影以提升法語水平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法語電影;自主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優勢;具體運用
作者簡介:陳思倩(1996-),女,漢族,廣東省惠州市人,華南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法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1--03
一、引言
眾所周知,法語專業學生在語言習得的初級階段通常會表現出極高的學習積極性,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法語的熱愛也有可能隨之褪去。因為在從零學起的背景下,學生對法語以及法國文化普遍具有陌生感,加上法語的學習難度大、任務重,僅僅利用課堂時間是無法完全掌握其語法及語言知識的。此外,法語作為小語種,在中國較為缺乏使用環境,學生很難找到學以致用的機會,這也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由此可見,大學生積極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還有課后的自主學習(Auto-apprentissage)。這就要求大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設法維持學習興趣,在課下多做努力,與課堂學習相結合,才能有效提升法語水平。電影展現藝術與文學,表現形式多樣,包括視覺、音樂和語言。它還能展現出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在觀賞法語電影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接觸到真實的語言環境,豐富多彩的劇情內容也使得法語學習不再枯燥無味。這將提高學生的法語聽覺理解水平和對語言運用的分析理解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對于法語和法國文化的興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自主學習能力,獲得終身學習的技能。
二、自主學習理論簡述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管理的獨立學習能力,是一種積極的學習觀念。這一概念起源于Henri Holec的著作《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他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并且具備認真的學習態度和管理其學習的能力。隨后,Little提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學習內容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決策,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獨立行動的能力。這個理論與語言學習有契合之處。我們在掌握一門外語時,也要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通常是由學習者課后自行補充學習。“語言交際能力同時具有幾個不同層面:語言知識層面,社會語言層面,實用層面”。所以,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只是語言學習的一部分,另外兩個組成部分也同樣重要。同時,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e)認為,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和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學習者可以在一定的情景下獲得知識。Williams(2000:1)指出,建構主義強調利用自身經驗自行理解客觀事物并進行意義建構,反對簡單傳授知識,重視學習過程”。外語學習總是和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相關。將法語電影引入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可以為其意義建構創設情境,營造語言及文化學習的氛圍。這有利于學習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
三、電影在法語自主學習中的優勢
(一)真實貼切的語言環境有助于提高聽說能力
喬姆斯基認為人類的語言習得功能與生俱來,可以在沒有系統學習的情況下通過相應的語言環境習得新語言。誠然,語言的使用同語境和情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法語原版電影能夠徹底、形象地展示語言現象,為法語學習者提供了真實地道的法語語言感知環境,使學生在音畫結合之中體會自然的語言表達,從而有效地學習到最自然準確的語言現象。電影語言往往豐富地道,加上演員的肢體表達,使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學生在觀影過程中會自然地習得純正的語音語調,在聽的過程中感受出語氣的不同,還有在教材中難以自然表現的發音規律,如重讀、聯誦、重疊、話語重復等,從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通過觀看電影,可以使學習者在輕松的氛圍下對知識進行建構。
(二)生動形象的內容情節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
認知語言心理學認為形象和語言的結合符合人的認知與外語學習習慣。電影結合影像與聲音、情景與對話,調動學生積極吸收與理解其中信息,從而加深學習者對語言的理解和認識。更主要的是,電影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法語的焦慮。置于相對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更容易激發出學習者對知識的興趣與渴求,進而產生出更多的與思維及記憶相關的心智活動,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果。電影因其題材多樣、語言地道、畫面生動,總能吸引和娛樂觀眾。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語言水平選擇適合學習的法語電影。認真觀影的同學一般有強烈的求知欲,對影片中人物的命運非常關心,通常會查找相關資料以做進一步了解。學生得以在課外拓寬視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影片的文化內涵有助于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是指在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交際。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然而中法文化差異導致學生即使掌握了語言,仍對在不同場合下該如何進行語言交流感到困惑。法國電影可以再現法國人民的生活,生動直觀地反映法國人的人文氣質和思維方式,從而幫助學生“學習當地人如何體現、實踐該文化系統,將它融合、內化成常態”。法語電影能幫助學生最直觀深入地理解法國的語言文化知識。如影片《四百擊》(Quatre Cents Coups)的片名就源于法語俚語:“Les quatre cents coups ou 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意為“胡作非為,過著放蕩的生活”。在法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要鞭打四百下不聽話的小孩才能使他遠離邪惡,走上正途。因此影片片名可被理解為:“孩子不聽話,打上四百下”。這樣借助法語原版電影,更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非語言交際能力。學生利用法語電影可以進一步了解法國人的語言表達習慣,以及法國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從而深入理解法語的內涵。
(四)電影的跨學科性質有助于拓展知識面及提升人文素養
Rolland Viau提出語言學習最好能與其它領域,如哲學、歷史甚至數學的學習相結合,這樣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法語學習的必要性。例如,法語傳記題材電影再現了著名人物的人生歷程,比歷史文獻資料更為有趣生動,這更有利于中國的法語學習者了解法國人物。以電影《玫瑰人生》(La m?me)為例,影片講述了法國傳奇香頌女歌手伊迪絲·皮雅芙浪漫而悲情的一生,同時再現了當時巴黎的音樂藝術和喧囂奢華的夜總會情景。學生可以通過人物對白掌握法語知識,還能通過片中場景和演員服飾熟悉法國社會特定歷史時期的思想方式和生活習慣。此外,由于法語原版書籍中常常有大量的生詞和難以理解的句式與表達,閱讀文學作品對法語學生來說具有一定困難。而觀看文學題材電影,例如《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等,能補充文學知識。這類文學題材的電影把書本中的抽象概念、晦澀的單詞與表達方式利用影像表現出來,使它們變得直觀易懂,同時也可以使得學生通過電影劇情來熟悉文學篇章里的內容,使學生產生閱讀原著的欲望。這樣,文學作品的魅力得以呈現在學生面前。
電影制作者會用故事情節傳達某種意識形態。優秀的電影作品能折射生活百態,涉及諸如友誼、愛情、寬容、正義等主題。法國電影關注人際關系與交流,注重情感世界和人物內心的表達。例如在電影《無法觸碰》(Intouchable)中,富有卻殘疾的白人和貧窮卻樂觀的黑人護工之間產生了跨越階級的友誼。這個反映平等與交流的真實故事“觸動”人心,反應出法國社會中不同種族之間的交流與相處。電影中故事情節的發展及人物關系或心態的變化,與中式思維都會有差異。這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文化及思維差異,了解法國文化的特點,同時感知到影片傳遞出的平等、博愛、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此外,電影《天使愛美麗》(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in)描繪了法國人對簡單純凈世界的追求與向往,這是他們的生活智慧。雖然這沒有直接涉及語言知識,但有助于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四、電影在法語自主學習中的運用
(一)影片選擇標準
學生要在眾多的電影中,選出優秀的、適合法語學習的影片。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主題廣泛多樣
結合個人興趣和課堂學習內容來選擇題材廣泛多樣的電影可以拓寬知識面。我們可以根據法語教材中出現的題材來選擇影片。例如,《法語》第二冊中提及的著名新浪潮電影代表作《精疲力竭》(Au bout du souffle);描述了法國 50 年代寄宿學校生活的《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還有與動物相關的《帝企鵝日記》(La marche de l`Empreur)等等。
2.語音清晰地道
電影中的人物對話包含法國文化知識,既有大量簡單地道、生動明確的日常用語,也有一些帶有文學或哲學意味、充滿內涵的語言。原版法國電影大多拍攝手法細膩,語速較快,增大了完全看懂、聽懂的難度;商業大片視覺刺激強烈,劇情精彩曲折,但人物對話較少,容易導致學生只關注故事內容而忽略法語學習。在挑選電影時必須注重人物對白。真實地復原法語語言環境可以幫助學生地道并靈活地運用法語,進一步了解法國的社會文化。
3.中法字幕為佳
選擇觀看中法雙語字幕的電影,避免了只聽法語而不知如何書寫以及只看中文字幕的情況。尤其對于法語水平不高的同學而言,理解完全沒有字幕的原版電影是很有難度的,既耗時效率也低;這時,字幕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觀影過程中,中文字幕可以輔助學生學習翻譯技巧。語境是翻譯過程中的重要考慮因素,電影中的具體場景能夠提供極佳的翻譯語境。
(二)觀后感悟與學習
看完電影并不代表自主學習就結束了。為了真正學到知識,在觀看之后,學生還可以進行以下活動:
1.寫影評,鍛煉自己的寫作與表達能力。學生可以分析各色人物的形象特征、談談演員演技的出色之處、感知主人公的行為特點、語言特點和影片給自身帶來的感受和體會;
2.比較不同的文體,了解影片中的交際語言和寫作時使用的書面語言之間的差異。還可以總結實用的語言表達。例如經常出現的方言和俚語、片中人物在各種不同的情緒以及面對不同的情形下的習慣性表達方式,并把這些表達方式與母語作比較,找出異同,并分析原因;
3.對比影片中的文化,可以選擇具有法國歷史、文化、宗教和習俗等內容的電影。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把法國的文化內容和中國的文化相比較,對比它們彼此的差異性,這樣就加強了對法語語言文化的感性認識。
4.與觀看過同一影片的一同討論。譬如,影片主題、拍攝風格、反應出的中法文化差異等等,體會出法語語言包含的深刻文化內涵,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五、結論
自主學習是教育發展和人的主體性發展的要求, 它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大學生法語自主學習是提高法語水平的重要途徑,我們能借助電影的跨學科性和娛樂性增強自主學習的動力。更重要的是,法語電影能夠為自主學習提供真實的法語應用場景,這為建構主義和情境學習等理論的應用提供了條件。電影能讓學生熟悉了解法語國家的不同文化層面,這些跨文化知識是培養交際能力的必要條件。所以法語專業學生利用電影進行自主的課后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更愉快地提升法語水平。
參考文獻: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and Problems [M].Dublin Authentik, 1991.
[3]Conseil de la Coopération culturelle Comité de léducation Division des langues vivantes Strasbourg. 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eference [M]. Pais: Didier, 2000.
[4]Williams, Marion, Burden L. Robert. 語言教師心理學初探[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0.
[5]Porcher L. Programme, progrès, progressions, projets dans lenseignement/apprentissage dune culture étrangère[J].Etudes de Linguistique Appliqué, 1988, 69:91-100.
[6]Viau R. La motivation dans lapprentissage du fran?ais [M].St-Laurent:?ditions du Renouveau pédagog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