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向琴+蔣可可+徐健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7)
摘要:創客教育在過去的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對于學習理論和實踐的積極性,它對于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進步意義,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創客教育在高等教育具體的規劃路徑是不同的,要適應不同階段學生的特征,因此在大力推廣的同時還要和學校的具體教育環境、課程安排和課程設計有機的銜接。本文通過對創客教育的歷史回顧,對創新教育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探索新的發展路徑,以實現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創客教育;發展歷史;前景展望
一、創客教育的發展沿革
創新對于人類發展的歷史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21世紀也是創新的時代,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哪一民族掌握了創新的要義,就能在世界格局中占據重要的先導位置。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創新教育的發展,在培養下一代接班人的時候創新思維能力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創客這一詞的廣泛應用起源于美國《連線》雜志,其指的是具備在某一領域內的創新和實踐先導思維的人群,在自身愛好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現代科技而將創意轉化為現實。這一專用詞匯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但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已經有淵源,從四大發明到現在改革開放的一些列成就,都展現了創客的文化精髓。在新中國建設初期,中國的生產力發展十分落后,為完成農業技術革命,創新人才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在進入21世紀以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創客提供了新的發展模式,比如智能機器人等高新技術都在快速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創客文化指的是以DIY技術為基礎而發展而成的文化,通過手工和實踐實現新的物品的創造。這一理念也引起了教育者的注意,希望借助創客文化的傳播能為學生提供全新的教育體驗,將理論和實踐更好的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創客教育。
二、以學生為主的創客教育模式開發
創新教育比簡單的智力教育更高級,它不是簡單的知識創造,而是產生新的想法、定義新的問題并對創新方法有良好的推廣能力,這也是創客教育發展的宗旨,適應了我國現在的國情并滿足了教育界的發展要求。
創客教育的引入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現其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特征,有獨特的思維見解以及擅長的領域,這也就決定了創客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
首先,不同學齡的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科學素養發展程度不同。相關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高等教育以前的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具體的計算為主,在進入高等教育階段之后會出現學習興趣的改變,也就是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換。年齡較小的學生還存在心智不成熟,相比于安靜的學習,對外部的動態的事物會更感興趣,在學齡增長的過程中慢慢增加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科學知識的認知也在逐漸打開。而在進入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形成了抽象思維,能夠控制自己的身心進行學習,也能借助現有的知識進行信息加工來解決問題,能探究周圍的世界,形成了社會責任感和粗淺的世界觀,他們的數理化學習能力也有顯著進步,但是在信息環境中自控能力還有待提高。大學生的邏輯思維逐漸成型,對未來的規劃也有自己的想法,通過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學習,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更進一步,也能提出自己的疑問。
其次,處于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的心智和認知規律也對其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有種重要的影響。高中階段的創客教育首先要培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有用的知識,這是為了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世界有初步的認識,形成三觀的雛形,其次,創客教育要教育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通過對知識的實際應用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這主要提及兩個有重要意義的活動,其一是手工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其二是科學研究,能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感知新的理念;高中階段要學生學會探索,在實驗中得出有用的知識,這本來是指在實際的職場中潛移默化發生的學習,但應用在高等教育中有很重要的意義。大學生的三觀日趨成熟穩定,如果單純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難以滿足其不斷進階的需求,因此創客教育提出要感受真實情境下如何不斷的充實自己,將學生的學習與現實工作聯系一起,展現開放的課堂。
三、我國教育中創客教育的發展路徑
到目前為止在高等教育階段開展的創客教育已經在高校有了較多的實踐案例,也形成了較為普遍的三種路徑,其一是以創客興趣小組的模式進行課堂設計,這樣的模式主要的目的在于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活動進行深入的了解和交流;其二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結合綜合性的教材和其他學校的學習經驗來針對某一項目進行深入的學習,這種模式為學生們提供了利用自己的能力進行創造的機會;其三是將不同學科之間進行有機聯系,在不同學科之間建立起橋梁,讓學生能夠將知識結合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第三點也是從“課堂式教育”向“實踐式教育”轉換的重要一步,前者注重由老師進行單向傳授,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這種教學方式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而后者注重學生自己對知識的探索,通常會建構一些復雜的問題,需要運用邏輯思考能力才能得到答案,同時也沒有最佳答案,一個問題可能存在多種解決方法,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創客文化在我國的發展歷史,總結了一系列的創新能力和智力發展的模式,通過對不同學齡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式的分析,開創了不同階段創客教育實踐的方式方法,達成了一下觀點:首先,創客教育對于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進步意義,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能力,同時還要和學校的具體教育環境、課程安排和課程設計有機的銜接。其次,創客教育在高等教育具體的規劃路徑是不同的,要適應不同階段學生的特征。再次,創客教育在進行的方式上可以分為興趣小組、實踐創造小組以及信息技術小組。最后,進行創客教育的實踐要充分的應用當今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互聯網進行多重的資源互享,也能為學生帶來全新的教育體驗,通過對傳統教學設計的更新和革命,讓學生和老師在利用創客教育的過程中實現對自身能力的最大程度的提升,實現對學生能力的最優化培養。
參考文獻:
[1]李小濤,高海燕等.“互聯網+”背景下的 STEAM 教育到創客教育之變遷——從基于項目的學習到創新能力的培養[J].遠程教育雜志,2016,(5):28-36.
[2](美)安德森·克里斯.創客:新工業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