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袁寶蘭+陳誠
我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迅速發展提高了信息化教學水平,將教學方式變得靈活自由、教學內容更科學個性化等等,帶來了很多好處。但是同時,因其發展速度太過迅猛,而與之相匹配的平臺等基礎設施跟不上步伐。使得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的使用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諸多的問題和困難。本文提出在應用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并給出建議。
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程平臺的建設與發展
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是以面廣量大的高校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為重點,以高校教師和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學習者,提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工處理后的高等學校內部教學核心資源,不僅有課程的全程教學錄像,還包括高校教學活動必需的各種基本資源,并構建了適合在校生及社會學習者進行在線學習和交流的網絡學習環境,是體現先進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師生在線互動交流、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
目前,教育部對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的未來有五大推進計劃。
繼續高質量完成原國家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建設任務。繼續開展國家、省、校三級原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工作,從中遴選建成3000余門優質課程,在愛課程網共享。
探索和開發新型的資源共享課。組織專家研究、分析當今流行的MOOC(Massive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規模網絡公開課程)模式,并結合我國國情和高等教育教學需求,結合課程自身屬性,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學習方式方面打造“精品”,探索建設多種新型的資源共享課,以滿足不同教學需要和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大力推進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的共享與應用。對已上線課程持續更新,鼓勵師生和社會學習者參與網上互動,推動上線課程在愛課程網的廣泛共享和應用:推動共享課與校內課程教學相結合,在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上見成效:對上線課程進行持續建設和深度開發,尤其是拓展資源,逐步形成系統完整、資源豐富、體驗感強的數字化課程。
不斷完善課程共享系統。在現有建設成果基礎上,深入研究國內外先進課程平臺技術,搭建國家層面高水平網絡教育技術平臺,加快網上開放課程資源建設,充分利用資源共享課已有的豐富教學資源,為學習者提供更多服務。
第五,積極探索建立在線教育管理制度。要加強制度設計,研究制定適應學習者個性化學習需求的網上在線教育學籍、學習證書、學分、學位等管理辦法和政策,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政策保障。
現有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使用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用量高峰期平臺使用困難。近兩年來,全國學校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的使用需求猛增。由于用戶數量太過龐大,導致在工作日很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出現了使用困難的情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有點在于學習者可以自由組合學習內容,也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學習方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是,現在實際的情況是學習者在想學習的時候經常打不開平臺網頁、登陸不了平臺、瀏覽不了學習資源、不能留下學習記錄等。
可供學習的課程資源類型局限。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課程的知識點更加條理化和系統化,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了教學效果、方便了學習者的學習。以下是現有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中教學資源類型,主要有以下一些內容(表一)。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目標之一就是更加符合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而崗位職業能力是通過課程中設置的技能點所組成。技能點的掌握需要有對應的仿真或模擬實訓手段輔助,而這類的課程資源并沒有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中出現。
學校日常教學所需資源不足。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學習者在日常教學中要使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則必須將授課場地安排在機房或者無線網絡覆蓋的教室。而這類的教室在資金的投入上太過昂貴,所以學校的此類教室的數量在學校所有的教室總量中的比例并不高。同時,這些教室除了滿足計算機應用類課程之外也無余力滿足其他資源共享課程的需求。
未來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配套建設建議
升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服務容量。為滿足數量龐大的用戶需求,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必須擴大容量、提高配置,升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特別是加入云技術的支持。不但如此,未來的幾年時間里面,對于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的需求還會持續高速增長。所以在升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的時候,還需要對于容量的需求發展做一個預測和監控,以期今后盡量避免平臺使用困難的情況發生。
開放更多技能實操類型專區。為適應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學習者對于技能知識學習增強體驗感,和在教學目的中對于技能掌握的要求下,可以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中開辟體驗感強的模擬實訓專區。將傳統的只能在學校實訓教室完成的仿真、模擬實訓模塊,集成到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中去。實際上,一旦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開辟了此類課程資源專區,將給學校在實訓教室的硬件投入上面省下了一筆很大的開支。
學校加快信息化教學硬件建設。為跟上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發展的步伐,以及信息化教學的發展趨勢,可以減少在機房的硬件投入上面,通過校園內無線網絡的覆蓋來替代。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今天,配備電腦的學生比例逐漸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將手機替代了電腦。如果校園內覆蓋了無線網絡,學生只需要通過智能手機就可以學習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不再局限在機房這類教室了。
現階段,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發展很好,只是配套的平臺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不能滿足其應用的需求。主要的問題集中在平臺的用戶容量、課程資源缺乏實踐體驗模塊,以及上課教室硬件設備短缺等方面。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升級課程平臺、配備校園網絡覆蓋等方式解決,同時新型校園教學環境和模式也即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