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麗
(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6)
摘要:大學生在對廢物改造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從中獲取藝術價值與時代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新意識,這對大學生在未來的創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對舊物改造的意義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舊物改造;意義;大學生;創業
前言: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各個領域發展迅速,對自然資源過度使用、浪費,造成了能源緊缺,這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發展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加強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已經迫在眉睫,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的保護工作,提倡低碳環保生活。在當前循環經濟的作用下,資源再生已經成為了社會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資源再生主要將一些廢舊物品進行再次利用、資源回收再次生產,將資源合理利用,減少能源的損耗,從而促進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下去。
一、舊物改造概述
(一)舊物改造的概念
舊物改造主要將一些廢舊、沒有利用價值物品通過改造者的邏輯思維與創新意識進行設計、改造,將這些廢舊物品通過全新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其富有再次利用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減少資源浪費的現象發生,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二)舊物改造的原則
并不是所有的廢舊物品都可以進行改造,在實際改造過程中應該遵循制定的原則進行,只有這樣才不會額外浪費資源、產生廢棄物。如果在舊物改造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那么這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發展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失去了舊物改造的原有意義。舊物改造的主要目的就是將廢棄物品變成寶,將資源二次利用,提升物品的價值。但是在改造過程中應該做好人力、物力、財力的控制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物品的價值[1]。
(三)舊物改造的形式
在舊物改造過程中,主要通過實用性和裝飾性的形式進行,從環保方面上來講,舊物改造可以有效的提升物品的使用價值與欣賞價值。另外,在舊物改造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舊物翻新、舊物設計、舊物仿制、舊物重構這四種形式進行,其中的舊物翻新主要將原有的廢舊物品進行替換、翻新、修補,保持物品原樣;舊物設計主要將原有的物品進行創新、設計,并以舊物原有特征為基礎進行改造、升級,豐富舊物功能;舊物仿制主要根據舊物現有的外形特征與其他舊物結合,對舊物進行設計,將舊物通過一個全新的形式展現出來,提升舊物的價值;而舊物重構會保留舊物原有的特征,并以該特征為基礎進行設計,將其中的結構通過全新的形式展現出來[2]。
二、舊物改造方法
(一)注重滿足精神需求
在這個現代化社會中,人們的工作進程逐漸加快,不但要想物質上得到滿足,同時還要充實人們的精神思想。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陳列的物品可以有效的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求,而舊物在改造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喜好、特點進行物品設計,保證改造出來的物品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將已經改造出來的舊物變成一種時尚。
(二)注重原有色彩與形態
在舊物改造過程中,應該做好物品原有色彩與形態的設計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將物品通過全系的形式展現出來。比如說,在對電器改造過程中,人們就會想到電器中的“電”,只有將電器充電才能保證其正常使用;當人們看到汽車時,就會聯想到“路”與“油”。因此,在舊物改造過程中,應該以舊物原有的色彩與形態為技技術進行設計,保證所設計出來的物品具有獨立的美感,更好的讓人們了解物品的真正含義[3]。
(三)注重組合改造
在舊物改造過程中,應該做好不同舊物的組合工作,提升廢物物品的使用率,減少資源的損耗,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比如說,在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要根據施工現狀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在1+1的情況下大于2,從而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因此,舊物實際改造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的廢舊物品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物品的美觀性與實用性,提升改造者的邏輯思維與創新意識。
三、舊物改造與大學生創業的融合
(一)創新設計理念,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
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影響,覺得在畢業之后找到一份福利待遇一優厚的工作即可,根本沒有任何的自主創業意識。而在當前的現代化社會中,各個對于人才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自主創新意識,那么就會導致大學生在步入社會時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就業難題[4]。因此,各個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將舊物改造與大學生創業融合,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制定對應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業精神。
另一方面,各個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只重視大學生的文化課水平,忽視了大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很少帶領學生開展各項實踐活動,導致學生與社會偏離,不了解社會發展的現狀,這對學生在以后的自主創業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將現有的培養意識創新、完善,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創新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舊物設計理念,提升學生的舊物改造能力,為大學生在以后的創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提升教師創業素質,培養“雙師型”創新創業教師
高校在發展過程中要想為國家、社會培養更多專業的優秀人才,那么高校應該為教師設置一項全新教學方案,提升教師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視,并根據大學生的學習現狀制定對應的教學方案,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能力,這對大學生在以后的創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而良好的師資隊伍是提升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5]。因此,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創建一支具有較高綜合素質水平、專業知識技能的師資隊伍,定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激發學生自主創業的積極性,提升大學生舊物改造水平。
(三)創新課程以及培養模式,引入個性化案例教學
現階段,各個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所開展的舊物改造課程主要以傳統的理論知識為主,教師很少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但是實際上舊物改造課程是一項實踐教學活動課程,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了解廢舊物品的特征、形態,并根據自己的邏輯思維進行物品改造、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將物品通過全新的形式展現出來,增加物品價值[6]。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進一些個性化的案例進行教學,加強對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大學生舊物改造的積極性,創新舊物改造邏輯思維,為在以后的自主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個性化的案例教學在舊物改造中的應用還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對學生進行全方面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國家、社會培養出更多專業人才。
總結: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對于環境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了社會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現代社會中,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低碳不僅僅是一種理想,更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開展的全新生活方式。而各個高校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們的環保意識與創新意識,充分利用和開發被人們扔掉的廢棄物品,并通過自己的想象、組合、設計等方面將其創新改造,只有這樣才能將這些廢舊物品通過全新的形式展現出來,實現變廢為寶。
參考文獻:
[1]李啟光.“舊物改造法”在材料工藝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5,23:106-107.
[2]李學斌,吳玉潔.淺談家居陳設設計中的廢舊物利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07:72-73.
[3]范雪,張帆,門宇雯,張山.針對青年群體的舊家具創意改造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6,11:56-59.
[4]伍星,潘嬌,沈明杰.淺談舊物改造的藝術價值和時代精神[J].藝術科技,2015,04:42.
[5]唐桂蘭,李小茹.派特·歐多夫及其生態智慧視角下的高線公園植物造景[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2:85-93.
[6]張錚,肖澤恒,魏薇,謝光源.東江源環教中心改造,贛州,中國[J].世界建筑,2017,03: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