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被“彈劾”的樸槿惠
嗚呼哉!2017年3月10日,韓國憲法法院對總統彈劾案進行宣判,樸槿惠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被彈劾下臺的總統。
然而,這位“美女”總統卻死不認賬!“辱沒國格,辜負民意,堅持否認犯罪嫌疑,毫無悔意。”對此,韓國法院3月31日凌晨又以這樣的“批捕書”正式批捕前總統樸槿惠。
“彈劾”其實就是趕你下臺。“批捕”就是讓你去坐牢。樸槿惠下臺了!“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進風雨。”如果被彈劾的樸槿惠懂中文,估計會將這位歌唱家的唱詞當作“安眠藥”,似乎一首下崗“再就業”的歌曲會唱出她的心境而讓她能入睡。
依筆者之拙見,我認為樸槿惠被趕下臺,最主要的問題要害是“太過于披官僚政治外衣對自己形象和前程的扭曲包裝”。
樸槿惠犯了和中國作古皇帝一樣的官僚政治的錯誤。翻翻中國古代帝制的歷史,你就會發現漢代帝重軍功,魏晉帝重門第,隋唐帝重勛爵,兩宋帝重學歷,元朝帝重擴疆,明朝帝重科技,清朝帝重教育。而這些朝代的“重視”什么或者“不重視”什么,都是在封建王朝的官僚政治下完成的。樸槿惠學會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官僚政治秘笈,她把官場政治也當作“游戲”來耍了。
事實上,我國官僚政治的真正成熟是在宋代。盡管從理論上講,支撐帝國大廈的是中央集權、官員代理和倫理治國三大支柱,但從秦漢到隋唐,最高統治者對于后面兩條仍然重視不夠。結果,皇權被玩弄、覬覦甚至篡奪,竊國大盜包括跋扈的外戚,垂簾的女主,割據的藩鎮,搗鬼的宦官。樸槿惠的所作所為好像照出了我國宋代幾位皇帝的影子。
誠然,也照出了當今世界被趕下臺來的諸多總統的影子。
1974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水門事件”東窗事發后,趕在議會啟動彈劾程序前,主動去職。但20多名“水門事件”的參與者被定罪。
1986年,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街頭熱火朝天的抗議游行結束了費迪南德·馬科斯長達20年的獨裁統治,最后思鄉心切的馬科斯因心臟病在檀香山逝世。
1992年12月,巴西前總統費爾南多·科洛爾·德梅洛因腐敗受到指控,他趕在參議院開始彈劾流程前辭去了總統職務。
1993年,委內瑞拉時任總統卡洛斯·安德烈斯·佩雷斯因貪污和非法斂財被彈劾,后來含恨在邁阿密去世。
2000年11月,擁有日本國籍的秘魯時任總統阿爾韋托·藤森在日本東京通過傳真提出辭職。后來,他還是被引渡回國,以屠殺平民和腐敗罪被判入獄25年。
2004年4月,立陶宛前總統羅蘭達斯·帕克薩斯被指控向俄羅斯商人出售立陶宛公民身份,并因此被彈劾下臺,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位被彈劾罷免的總統。
2012年6月巴拉圭前總統費爾南多·盧戈被彈劾下臺,理由是他在一起土地糾紛中處理不力,導致17人喪生。
2013年11月爆發的烏克蘭危機中,總統亞努科維奇在民意的壓力下逃離首都基輔,自然遭到了議會的投票彈劾。
還有不少“總統”被彈劾后其下場很是凄慘!前東德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在柏林墻倒下后被迫辭職,最終只好流亡智利并在此地死亡。烏干達前總統伊迪·阿明在沙特阿拉伯度過了24年,2003年死在了異鄉,遺體只能在當地下葬。
看看現在的樸槿惠,再想想那些被趕下臺的總統大人們,筆者感到“凄慘”“憐憫”的同時,還是予以真情的安慰。我真心希望樸槿惠之流能正確對待現實,過去就讓它過去吧,千萬別再想“卷土重來”,安心過你平常的日子,假如被判入獄,也不要太過于害怕,因為你畢竟當過“總統”,那里的“鐵窗”與平民犯人比較而言要熱乎的許多!
在這方面,我勸樸槿惠君,你千萬別學習巴西那位美女總統。2016年8月31日,巴西參議院最終表決通過彈劾案,羅塞夫被罷免總統職務被彈劾6個月后,她還在思考她的政治前途和未來。羅塞夫被彈劾的理由是她違反了國家預算法,羅塞夫堅持否認指控,稱這是反對黨出于政治動機的“政變”,“目的不是公平地審判我,而是毀掉我。”她還堅稱絕不會放棄政治生涯,結果如何?
末了,還是要回到筆者這篇小文的主題上—樸槿惠的現狀拉開了這個女性悲情的一幕,也呈現了韓國政治的新一輪悲劇。難怪不少韓國民眾發出這樣的感嘆:“今后女性領導人在韓國將成為回憶,錯的不僅是這個自詡‘嫁給國家的女人’,還有韓國不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畸形的政商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