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蓉
信息化時代出現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高職旅游應用文寫作打開了新思路。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在教師教學身份、學生學習方式、課堂活動設計、課后評價機制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基于其對旅游應用寫作教學較強的可行性,可嘗試運用其操作路徑真正實現對旅游應用文課堂的“翻轉”。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及模式
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信息化課堂教學的時代正在到來。發端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翻轉課堂教學手段便是其中的一個鮮明代表。其主要實現方法為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教學內容,課上再針對內容進行作業實踐、與同學討論、向教師請教。“在翻轉課堂中,典型的課堂講解時間由實驗和課內討論等活動代替,而課堂講解則以視頻等其他媒介形式由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完成。”課下教、課上學的方式將傳統的課堂進行了翻轉,與此同時,由教師通過教學視頻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傳授,正好迎合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指導思想的核心——創新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這種將現代數字化信息技術與課堂指導雙向結合的新型教學方式,迅速成為教育者關注的熱點,并在我國的高校與中學課堂引發了教學試點實驗的熱潮。
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從教學方式、教師角色、學生學習方式、課堂評價機制等各方面體現出對傳統課堂巨大的顛覆,如表1所示,而這一切也為高職旅游應用文的教學打開了新思路。
二、翻轉課堂在旅游應用文課堂實現的可行性
(一)教師教學身份的轉變
傳統課堂中教師的教授是主體,一味地講解傳授知識點很容易使課堂陷入“滿堂灌”、教師自說自話、學生昏昏欲睡的沉悶局面。尤其對旅游應用寫作這門課程而言,由于其知識體系龐大、知識點密集,僅以旅游類文體寫作為例,就包括導游詞、景區介紹、旅游廣告等數十種文種,此外還有禮儀類、求職類、公文類等大類,且對文種的訓練要求較高,如果在有限的課堂上,僅靠教師一味地傳授理論知識,極易使學生產生枯燥和倦怠感。課堂時間的局限導致理論講授與寫作訓練顧此失彼,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的運用將有效改變旅游應用文教學分離的不利局面。首先,教師可采用豐富的網絡資料,增加教學視頻的生動性,削弱應用文理論的枯燥特點;其次,理論知識的轉移課下也大幅度縮短了教師課堂講授的時間,學生的課堂自主學習活動時間大大增加。在學生的課上學習過程中,教師全程跟蹤引導,及時答疑解惑、評價。由此可見,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身份正在由“演員”向“導演”進行轉變,從之前的單純講授轉為學生學習的指路人,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 這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打破傳統應用文課堂上“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死水一潭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能動性訓練,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創新”的教學理念,有利于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傳統的旅游應用文講授過程中,沿襲“講解知識——分析例文——修改病文——寫作訓練——講評修改”的老舊套路,可供學生參與的途徑僅有“修改病文”與“寫作訓練”,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的參與度極低,若因客觀原因對知識點未能熟練領會,后期實踐更無從談起。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被動、學習效率低下,必須進行革新。
相對傳統的被動學習,翻轉課堂則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建構學習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獨立學習能力,在課下,學生通過自學視頻對知識點進行領會,課堂上,翻轉課堂所提供的開放、自由、高參與度的學習場所真正成為學生活動的舞臺。翻轉教學的可貴之處在于它將尊重學生獨立性的理念貫穿于整個課堂設計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探究主體,由“觀眾”轉變為“主角”,獨立學習有助于學習活動中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培養其學習能力。對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畢竟,現代社會需要人才,但更需要具有強烈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的終身學習者。
(三)課堂活動設計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活動包括兩個階段:知識獲取與知識內化。課堂上通過教師傳授幫助學生知識獲取,課后由學生自行進行知識內化。而翻轉課堂則將知識獲取由學生課下獨立完成,課上將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教師的指導、啟發、點評等加以實現。從形式上來看,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的逆轉,而本質上翻轉課真正實現了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范式的轉變。對于旅游應用文這門知識點多、理論枯燥、寫作訓練量龐大的課程來說,翻轉課堂尤為適用。
首先,針對教師在課前向學生提供的視頻,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對視頻進行點播,根據理解進度選擇快進、慢放或重播,這種自主學習可以減輕課堂上的學習壓力,在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對知識的接受,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翻轉課堂的設計框架將學習環節前置,課上進行交流探究,學生可圍繞一個知識點通過豐富的學習活動如寫作訓練、提問答疑等,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學生還可通過小組合作、探索研究方式等進一步強化所學理論,提高運用能力。這徹底打破了傳統應用寫作課堂上“教師在上,學生在下”的格局,促進師生充分進行面對面交流與互動,這也正是翻轉課堂的魅力所在。
(四)評價機制的轉變
講評環節是應用寫作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著寫作者寫作能力的提升。相比傳統的應用寫作教學中的分數評價機制,翻轉課堂的評價則更注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更多考察的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學習能力、寫作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在學生的課堂活動中,圍繞一個成型的作品,可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小組內部組員的各自評價、自我評價等,對于優秀的作品還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發布,并進行開放性評價。由此形成多維度評價,無處不在的評價使整個學習過程更具吸引力。
三、以“導游詞”為例
(一)課前學習
課前圍繞“導游詞”的主題提供一段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內容包括導游詞的特點與基本格式(歡迎詞+總述+分述+歡送詞),并結合優秀的導游詞范例進行知識點強化,長度10~15分鐘左右,以教師的聲音與ppt畫面為主,并具備暫停、回放等功能,便于學生反復觀看,視頻制作要求生動直觀,力求增強理論知識的趣味性。
(二)課堂活動
1.歸納并探討導游詞的問題
針對學生在觀看視頻時產生的一些代表性問題,如“導游詞的語言與日常語言有哪些不同?”“導游詞的開頭如何寫作能吸引游客注意?”等進行歸納,將問題分配給事先分好的各小組深入探討,為知識的運用打下基礎。最后各組長將小組討論的意見匯總,教師針對教學重點問題進行小結。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各組成員的合作情況形成了整體的了解,為下一步任務實施打下基礎。
2.結合具體情境布置導游詞的寫作
可采用情境教學法,如針對安徽省蕪湖市,提前布置,讓學生利用空余時間進行指定地點游覽,再在課上開展“廣濟寺一日游”、“步行街周邊游”等寫作項目,寫作過程中教師隨時指導點評,在此期間教師需對學生習作中常見錯誤進行初步歸納。寫作訓練結束之后,進行小組內部互練互改,形成組員評價并做好匯總處理。接著推選一名代表在課堂上展示,結合師生的共同評價給出成績,作為平時成績之一。
由于導游詞的寫作對語言及儀態等相關方面要求較高,因此對推選同學的導游詞的評價標準除寫作格式外還需結合語言能力、儀容儀態、才藝展示等。最后由教師對習作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總結、糾錯。在導游詞寫作中常會有“導游詞語言過于書面化”、“導游詞寫的像流水賬”等錯誤,這需要教師及時總結并進行點撥。
由此,以小組討論與師生互動為主的學習過程充滿了輕松活潑的氛圍,小組討論與互評互答的合作機制又不乏競爭性,充分體現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翻轉課堂模式特點。
四、結語
翻轉課堂以其較強的可操作性,為信息時代的高職旅游應用文寫作打開了全新的思路,也對施教者和學習者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盡管這一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挑戰,尤其教師的教學創新素養與教學視頻的精細化制作方面有一定的困難。但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教學理念與方法的革新已然大勢所趨。作為旅游應用文的施教者,必須將翻轉課堂這一全新的理念通過大量教學實踐加以不斷完善和發展,從而真正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打造職業化人才的目標。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蕪湖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度校級教學研究項目“高職高專“旅游應用文”實踐教學環節的探索與研究”(項目編號:WZ[2016]jy1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