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梅
摘要:美術作為一種在現實生活當中,對于美進行發現與創造的藝術形式,是與人們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個人修養息息相關的。由于幼兒對于外部世界具有單一性的認識,并具有較好的拓展性與提升性。因此筆者經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進而總結出:“在開展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當中,幼兒美術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有效的培養幼兒創造力。”因此,本文闡述了幼兒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學;藝術創造力;培養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創造力是推動世界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基石,它將改變世界的一切。”當一個人處在幼兒時期時,通常會對于對外界事物具有較為純真的感受與體驗,幼兒在認知外部世界時,會以自我的思想意識與情感體驗來進行感性的認知,因此當幼兒處于這個階段時,能夠有效的培養其創造力。教師應在立足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之上,來制定科學合理幼兒美術教學方案。教師在繪畫教學當中,應較好的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有效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通常能夠較好的促進幼兒自覺主動的進行學習,并能夠拓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其自身的創造力。由于幼兒自身在色彩、構圖、形態等方面的意識較為薄弱,尤其是雙手的力量較小、靈活性也不夠。一次教師在開展幼兒早期美術教學時,應注重培養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以及實際動手的操作能力,可指導幼兒繪畫部分簡單的圖形,并教會幼兒正確認知這些圖形。后期可以教他們如何把以前畫的幾何圖形拼湊在一起,從而組成一個新的輪廓,還可以嘗試性的教他們上色,由于平時培養他們識別顏色和觀察東西,他們會知道一些簡單的東西,比如頭發是黑色、嘴巴是紅色的、葉子是綠色的、云是白色的、天是藍色的。比如,大圓作為頭形,小圓在大圓里面用做眼睛,三角形是鼻子,橢圓是嘴巴。上色等教學活動往往能夠極大地激發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以及他們的自我操作動手能力。平時老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些簡單的物品的畫,比如,蘋果、香蕉等等,由于老師畫的好,小朋友會很向往,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想要在幼兒美術教育當中有效的培養其創造力的前提條件,即是培養起幼兒認真細致的觀察力,因為在現實生活當中,觀察力通常會關系到對事物的形態、內涵、顏色等諸多因素綜合評價,倘若幼兒能夠進行認真細致的深入觀察,在進行繪畫構思之時,就能夠發現獨具特色的創新點。例如,幼兒在繪畫靜態植物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根、莖、葉等各個部分,只有觀察了整體與細節,才能描繪出完整而精致的畫作。例如:我在教學過程中,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在畫公園的草坪的時候,發現有風吹過,草坪和旁邊的樹葉隨風搖擺,他便將自己畫中的小草和樹木畫成了搖擺的姿態,我看到這樣的畫出自一個幼兒手中時,頓時覺得幼兒的觀察力讓他的畫增添了神奇的魔力,給這幅簡單的圖畫賦予了創造的色彩。
三、充分尊重幼兒的繪畫思維
由于幼兒具有較為豐富的想象力,未像成人一樣會受到自身定勢思維的束縛。幼兒的繪畫作品,通常會具有較為夸張的畫風,以及較為奇特的人物與事物的形象,失調的繪畫比例,而這些都與現實生活邏輯性不相符合。教師在面對幼兒繪畫的特點時,應采取寬容的態度來對待,應充分體現出幼兒的創新思維以及創造力,教師應表揚和鼓勵幼兒天馬行空的想象、以及無拘無束的創作,并在幼兒進行繪畫創作的過程當中來進行啟發與引導,為了讓幼兒獲得充分的鍛煉與提升,教師應讓幼兒自己獨立進行繪畫。幼兒正處在繪畫的敏感期,同時也是想象力——右腦的發散性思維方式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假如我們用模式化的圖形來限定孩子的視覺,同時又限定了孩子的手和腦,那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比如,讓孩子在固定的形狀中填色、給孩子規定繪畫的模式和圖案等,都不是理想的教學方式,會限制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應該多進行開放式的繪畫練習,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形狀和圖形,讓孩子運用這些基本的形象,對畫面進行大膽地安排和創作。
四、美術教學應該貼近生活
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說的就是藝術的創造源泉和動力都是根據創作者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得來的,無論是有名的畫家,還是不入流的人物所創造出來的作品,它都一定是根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或事件有感而來的,就算是小孩兒的胡亂涂鴉,也有著它一定的生活習性和規則。因而,將生活特色帶入到幼兒美術教學之中,是教師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方法。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妨將美術融入各學習領域(色彩、形象表現、畫作、上色和賞析評價)為一體,從而讓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這樣的學科性糅合,可以將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系。借助于在教學實踐當中有效的開展具有綜合性生活習性的美術教學,就能夠使幼兒獲得下述的學習目標:“充分了解其它學科與美術學科之間所具有的關聯性與差異性,并能夠科學合理的設計美術的探究性活動方案,深入認知現實生活與美術所具有的緊密聯系,提升幼兒認知問題、分析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拓展幼兒的創新思維,充分促進幼兒的求知欲,并通過探究學習來獲得成就感。開展整體研究學習范圍的教學,就必然要讓教師去積極主動的發現美術當中的各個藝術流派、美術與現實生活當中的關聯性,從而能夠創設出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整體進行研究與探索的課程內容。在教學實踐當中,尤其應高度重視以幼兒為重點的分析與研究,積極主動的指導幼兒來學習與研究美術的生活趣味性,并有效的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
五、結語
總之,美術作為幼兒教育當中的重要的一門課程,能夠有效的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在美術教學當中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對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持續的研究與探索,從而有效的提升幼兒的創新能力、藝術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 董建宜. 論幼兒美術教學中藝術創造力的培養[J]. 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09:179.
[2] 楊麗. 淺談幼兒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J]. 美術教育研究,2013,06:148.
[3] 邵曉雯. 淺談幼兒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J]. 學周刊,2014,19:223.
[4] 張琳. 旨在培養創造力的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淺談[J]. 早期教育(美術版),201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