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彥芳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與發展,使得當前經濟的發展存在著相當程度上的不穩定性,這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國企業也在不斷探索進行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管理,但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從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入手,闡述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現狀,整理分析出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風險管理;措施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在國有企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政府也逐漸加大了對于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我國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當前國際環境動蕩不安的情況下,各方政治勢力都蠢蠢欲動,這對于經濟的發展造成了相當程度上的影響。而對于我國的企業來說,如何在當前的國際經濟局勢下突出重圍,實現自身的提高與發展,就需要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管理,從而完善企業的管理結構,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一、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
企業的內部控制就是指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各個階層互相牽制、互相管理,為實現企業管理的規范性和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條例與規定。而風險管理,就是指企業為了規避市場環境可能對企業經營目標造成的影響,而采取的應對措施。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之間看似并無太多的聯系,所針對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是存在著相互關聯的共通之處的。一方面,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保障企業經營的有效性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同時,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都是覆蓋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夠被忽視。另一方面,企業的內部控制在實質上也是風險管理的一種具體的表現形式,風險管理包含的內容較多,包括企業的內部控制,同時也包括對于外部市場環境影響的控制等。當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較高時,外部因素對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干擾就會減小,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自然也會降低,反之亦然,企業的內部控制失去效力,管理存在漏洞,那么企業所可能面對的風險將會大大提高。
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現狀
國際局勢的動蕩已經引起我國企業的關注,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整體態勢也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所以各個企業都紛紛調整了自身的發展戰略,以獲得經濟發展的主動權。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實際上都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內部控制機制,也確實采取了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但在實際的落實過程當中,卻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整體而言,我國部分企業雖然有著一套內部控制的管理機制,但是該管理機制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機制包含的內容與實際的發展需求不適應,所以在企業的經營管理的過程當中難以發揮出實際的應用價值。還有的企業管理者有規避風險的意識,但在進行風險管理時卻覺得無從下手,難以實現全面規避風險的目的,甚至有的企業發展策略極度不完善,根本就不存在風險管理的相關措施,企業發展也是岌岌可危。綜上所述,從目前來說,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整體情況并不樂觀,著重力量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落實風險管理措施是我國企業占據市場主動地位的重要影響因素。
三、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者缺少對于內部控制和規避風險的意識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企業的管理者扮演著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角色,換句話說,企業的管理者就是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因素。當前我國的許多企業經營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的管理者沒有一個對于內部控制的正確認識,有些管理者存在著一人獨大的管理意識,沒有意識到企業的內部控制需要的是各個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與互相監督,這就導致了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著極大的不完善性。而對于風險管理來說,企業的管理者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全局眼光,對于企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沒有規避的意識,這就為企業的發展制造了威脅。
(二)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缺乏嚴格的制度約束
有的企業管理者雖然有進行內部控制的意識,也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機制,但是可能由于管理者的自身水平或企業發展的復雜環境等客觀因素,導致了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與企業的經營實際是不匹配的,并且許多管理條例所規定的范圍是模糊的,條例的落實也只是停留在紙上,缺乏嚴格的制度約束。許多企業員工是處于被動狀態之中的,一旦缺少了制度的約束,那么將難以實現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企業內部控制沒有落實責任制
有的企業擁有一套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也對各個部門進行了規范與約束,但時卻忽視了責任的落實。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來說,不僅僅要將制度完善好,更要重視制度的落實情況,相關責任的落實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著內部控制是否成功。目前的許多企業忽略了對制度落實情況的考察,缺少了對于相關負責人的責任履行狀況的監督與檢驗。這種缺少責任制的問題,就容易為某些不負責任、投機取巧的部門負責人提供失責的條件,從而容易造成企業經濟上的損失。
(四)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存在局限性
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所存在的局限性,主要就表現在內部控制的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巨大的人為性的影響因素。對于我國目前的許多企業內部管理的實際結構來說,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存在著普遍的學院主導因素,國有企業這種現象并不嚴重,尤其是對于某些私營企業來說,企業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屬于家族企業,這就極容易產生濫用職權的現象。從這個方面來說,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就形同虛設,嚴重制約著企業的整體發展。
四、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意識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與風險管理,首先要從意識層面進行改變,不僅僅是企業的管理者,企業內部的所有員工也應該自覺樹立起正確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意識。對于企業的管理者而言,應該認清當前經濟發展的整體趨勢,正視本企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從而制定相應的內部管理機制,同時也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樹立風險意識,在企業各項經濟活動中注意規避潛在的風險。而對于企業的員工來說,應該進一步提升責任意識,擁有明確的權責界限,同時提升員工的風險意識,尤其是要培養具有極強風險意識的財務人員。
(二)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機制
對于目前眾多企業并不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機制來說,首先應該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制。想要加強內部控制,就要做到有據可循,擁有了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能夠為內部控制提供有效的管理意見與問責依據。企業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完善內部管理的相關制度,著重落實責任制度,將權力與責任進一步明確,同時增加對于風險預測與管理的相關內容,實現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同步推進。
(三)注重落實監督環節
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如何,離不開監督環節的反饋,所以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建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對于企業內部職權的實施進行實時的監督。企業的監督部門應該著重監督各部門的負責人權力的行使狀況,堅決遏制以權謀私或失責現象的發生,同時,也要制定相關的獎懲措施,在提高員工自覺性的同時,也為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四)加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對于風險管理而言,企業的各個部門的各個工作環節都有可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因素,所以加強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即對于當前風險的整體評估、對于未來風險的預估、對于既在風險的及時通報。可以說,這三個方面是能夠貫穿于整個風險管理全程的,對于當下存在的風險與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管理,為企業的戰略計劃制定提供參考,也能夠為企業下一步工作實際增添新的重點。
五、結語
對于企業來說,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能夠為企業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也可以為企業戰略計劃的制定提供借鑒。企業應該從自身的發展實際出發,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提高對于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并且及時進行反思,總結自身在內部控制的相關機制建設上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在風險管理方式上存在的漏洞,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完善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并采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