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
摘要:涉外商務類專業的建設與市場、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著密切的聯系。職業院校所培養的人才都是為行業、企業服務的,如果對行業職業標準不熟悉,對崗位技能、工作內容不熟悉,則課程的建設則存在示范嚴重的盲目性。因此,涉外商務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要密切注意課程體系與企業之間多了聯系,在制定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時要明確專業所對口的崗位、崗位技能等等。現文章主要針對職業標準在涉外商務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作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職業標準;涉外商務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為行業、企業培養出能夠保證生產、穩定運營、提供服務的綜合型人才。在社會環境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中,職業院校的課程教學目標也需要跟隨者時代的進步發展,以滿足企業崗位的需求。在職業院校課程體系優化中職業標準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導向,其對于優化課程體系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涉外商務類專業課程體系職業標準化的作用
1.踐行職業教育理念
就目前國家各個行業對人才需求量都較大的現狀來看,職業院校要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原則,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都能夠擁有堅定而積極的信念、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水平。基于此,職業院校課程體系的建設與開發應該始終圍繞著社會需求來開展,在基于職業標準的基礎上,將學生作為主體,樹立起終身學生的偉大目標。國家頒布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中多次提到,要把行業職業的國際通用標準融入課程體系建設、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中,把職業標準與專業人才培養的計劃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看出在涉外商務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職業標準是十分關鍵的依據之一。
2.有利于建立課程體系
職業標準是在對職業進行分類的情況下針對職業的工作內容,對從業工作人員技能與水平的要求,其主要包括工作者的專業技能與工作能力。職業標準不單單涵蓋了知識與技能要求,同時還涉及到教育水平、職業道德等內容。現文章所提到的職業標準是以國家職業標準為基礎,在解決國內外同行業、企業最新技術標準下的職業標準。職業標準是工作崗位技能、態度、知識等各種要素的重要展現,直接展現了行業和企業對從業人員素質的基本要求。職業院校在設定教學目標、建設課程教學體系、設計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職業標準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職業標準的導向作用,以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滿足行業、企業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當前職業院校的教學工作普遍存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社會、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崗位要求相脫節現象,這與當前職業院校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不滿足職業標準有著密切的聯想。將職業標準作為課程體系建立的基礎,相對于將職業能力、工作任務、工作過程作為課程體系建立基礎來說,更加符合職業需求,操作性更強。
3.有助于涉外商務專業可持續發展
由于職業院校課程開發者長時間受到傳統課程思維影響,嚴重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因此對于行業、企業崗位的職業標準、職業需求以及技術標準有所生疏,對于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與流程也不甚熟悉,因此在開發課程的過程中往往都沒有按照產業、行業結構以及崗位規律的方式來進行設計。而職業標準與行業、企業一線崗位有著密切的關系,真實完整體現了職業崗位的工作邏輯與流程。但是就當前職業院校課程體系建設現狀來看,由于受到學科化的影響,課程體系建設中幾乎沒有涉及到職業標準,從而導致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出現與企業用人需求脫節的情況。當前,涉外商業類專業課程普遍存在調研過于形式化、課程定位不清晰、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理論化、課程評價單一化等問題,導致課程體系開發不科學、不合理,嚴重缺乏崗位理論與實踐支持。要改善當前涉外商務類專業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缺陷,就需要職業院校課程開發者將涉外商務崗位職業標準作為基礎,對外貿從業人員所需要的外語能力、專業知識、綜合素質等進行分析,基于涉外商務崗位的特征來進行合理的創新與整合,針對職業標準來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與優化,開展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從而完成課程體系與職業標準的無縫銜接。
二、職業標準下的涉外商務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1.職業標準下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
商務英語專業是要培養出擁有較強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可以在外貿、新聞出版、文化、教育等行業從事管理、教學、翻譯工作的綜合型人才。職業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就業量最大的職業包括行政人員、展銷人員、經濟業務人員等。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外貿行業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外貿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然而當前職業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還存在著課程內容落后、課程教學目標模糊、課程評價標準不科學等問題。職業院校要通過對外貿行業、企業人才需求以及工作內容、流程進行調查分析,以得知商務英語專業下不同工作崗位的職業標準,在基于職業標準的基礎上來對商務英語職業技能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與挑戰,讓英語語言教學部分能夠與商務實踐能力有機融合,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專業素質。
2.優化課程內容
第一,針對商務英語專業下不同的崗位群、崗位任務與職業標準來明確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方向以及專業能力需求。例如,外經貿經營管理人才需要具備國際貿易的實際操作能力,職業內容包括商務談判、合同簽訂、中英文單證處理、報關、報檢、結算、結匯等,職業標準為能夠使用英語進行商務談判、處理中英來往信函、草擬或翻譯合同,熟練掌握國際貿易中各種各類型單證的填寫、報關、報檢工作的法規與具體操作以及國際貿易過程中需要涉及到的銀行結算、結匯工作。職業院校在明確了商務英語職業標準、崗位工作規律與專業能力需求的基礎上,則可以開展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與調整。將傳統職業院校商業英語專業教學中更多傳統泛讀英語、精讀英語、聽力課程改為具有針對性的商務英語精讀、商務英語口語、商務英語寫作等,以實現商務英語的基礎化教學。針對外貿行業與商務現場翻譯的需求開設職業技能課程,適當增加工學結合特征明顯的中英文單證處理操作、中英文速錄、國家結算、匯兌、國際貿易合同擬定等一系列課程,緊密結合英語課程與商務實踐技能教學,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
3.踐行理實一體化
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職業標準開展模擬工作過程,貫徹理實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職業院校課程的開展與實施就是將預先編制好的課程標準進行實踐的系列過程,以期達到預期的課程教學效果、教學目的。基于職業標準下的商務英語課程實施應該緊扣職業內容。貫徹理實一體化的課程實施模式。職業院校是培養直接面向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的綜合型人才,因此在課程教學中要著重關注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綜合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職業標準中有涵蓋的知識、能力、技能要求只有在理實一體化的課程實施過程中才能夠實現。在職業院校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應該始終圍繞著“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標準為導向、以職業任務為載體、突出能力與素質的綜合教學,實現理實一體化”。在商務英語課程教學中,授課教師需要最大程度的模擬工作流程,轉變以往以課程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采用案例分析、活動討論、商務談判、合同簽訂、外事翻譯等一系列活動作為載體,模擬商務英語的工作流程,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模擬性。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自己所處的指導者位置,在課堂上創建商務談判、合同簽訂、外事翻譯等情境,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操作,進一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處理商務事物。通過這種模擬實戰訓練能夠有效提升的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出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三、結語
總的來說,職業標準在涉外商務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職業標準在涉外商務類課程體系建設中能夠踐行職業教育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優化課程體系、有助于涉外商務類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職業院校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要貫徹職業標準則,從優化課程內容、踐行理實一體化等方面入手,緊扣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以便培養出能夠熟練掌握崗位技能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