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明
摘要:分析了2016年成品油進出口情況,在分析原油價格變化基礎上,討論了其對成品油的傳導影響,同時分析了國家對此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調整投資規(guī)模,適時調整成品油價格;而后分析了中石油某下屬企業(yè)根據(jù)自身優(yōu)勢及海關政策進行加工貿易的優(yōu)化方法。最后給出了未來油價變化,及成品油可能隨著發(fā)生的價格變動分析。
關鍵詞:原油;價格;成品油;進出口貿易
引言
原油是化工企業(yè)的源頭,其價格直接決定下游化工品價格,從而從根本上決定著石化品的進出口情況。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1-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2.03億,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12.66萬億,下降1.8%,其中3月、4月、7月、8月以及11月份為正增長,其余6個月為負增長,較去年全年僅有三個月份維持正增長的局面有所好轉;進口8.63萬億,下降O.3%,其中5月、8月、9月、10月份及11月份實現(xiàn)正增長,其余月份為負增長,較去年全年負增長有較大改善。整體而言,內外需偏弱但較去年情況有所改善,以原油為首的大宗商品行情回暖,使今年進出口月度數(shù)據(jù)負增長幅度有所減緩,進出口貿易繼續(xù)維持貿易順差格局。
一、原油對成品油影響分析
2016年國際油價在2014年斷崖式崩盤后,長時間持續(xù)在低價區(qū)運轉,年初,中國股市數(shù)次暴跌,加上2015年GDP增速創(chuàng)新低等利空消息,打壓油價,受到傳導機制的影響,煉化行業(yè)價格的上漲空間受到限制,同時全球經濟恢復進程一波三折,國際金融貿易停頓不前,我國經濟增速受此拖累放緩,特別是第一、二產業(yè)漲幅顯著滑落,國內整體剛性需求受到嚴重制約,油價基礎供需情況結構性上行動力減弱,根本無法支撐價格大幅走高。與此同時,國內石油巨頭接連出現(xiàn)虧損,煉化產業(yè)中上游投資大幅削減,使國內油市自身發(fā)展的上行支撐不足,整體油價絕對性受壓下探已是大勢所趨。成品油貿易受影響明顯,由上半年成品油調價變化可以看出,國內汽柴油價格共經歷4次上調,1次下調和1次因上調幅度不足50元/噸而擱淺的調價,以及6次因原油均價低于40美元/桶而暫緩的調價。汽油共計上調605元,下調140元,漲跌相抵后汽油上調465元/噸;柴油共計上調585元,下調135元,漲跌相抵后汽油上調450元/噸。從4月下旬開始,油價反彈,成品油也隨之大幅調價,4月26日,汽柴油分別上調每噸165元和每噸160元,而后隨著原油價格回升,此時正值西方汽油需求旺季,成品油價格也相對較高,可以在合適時機選擇出口,由進出口量柱形圖可見,5月汽油出口量高達777939噸(其中: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113001噸;來料加工裝配貿易1,188,089噸;進料加工貿易30102噸)高位,6月份繼續(xù)刷新出口記錄,達1101365噸;柴油出口量1477201噸(其中: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289112噸;來料加工裝配貿易1,188,089噸)。作為中石油企業(yè),出口成品油,東北銷售公司實行形式買斷方式:季(年)度考核時,財務部按照出口價格高(低)于出廠價格差異,調增(減)煉油與化工分公司預算利潤指標,等額調減(增)銷售分公司預算利潤指標;按照海外賬戶盈(虧)金額,調增(減)國際事業(yè)公司預算利潤指標,等額調減(增)煉油與化工分公司預算利潤指標。因此,中石油內部企業(yè)成品油貿易受國際成品油價格影響相對較小,換句話說,如果出口價格低于國內價格,在進行整體結算時仍然按國內價格標準,即對企業(yè)貨物進行了保值;如果出口價格高于國內價格,企業(yè)仍然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盈利,從貿易方式中可以看出,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所占比例不斷提升。
下半年伊始,限產利好,原油價格走高,加上秋收時節(jié),柴油市場需求強勁,9月內汽柴油價格漲幅分別達150-200元/噸、200-300元/噸。汽油需求刺激向好,又有G20峰會推助市場供需平衡,再次助力國內成品油市場熱旺,柴油出口量達1603479噸年內最高水平。雖然如此,成品油過剩仍加劇,數(shù)據(jù)顯示,8月份國內汽柴油過剩達10%,部分資源流進亞洲市場,汽柴油出口同比激增。
2016年四季度,成品油出口貿易量繼續(xù)走高,國內已有11家地方煉廠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其中汽油配額102.50萬噸,柴油44萬噸,石腦油15萬噸,航煤6萬噸,共計167.50萬噸,占下放總額度的3.71%。從側面反映出國家鼓勵成品油出口的政策導向。
二、成品油市場總結
國際市場成品油變化與原油保持同向變化,但基于國內資源供大于求矛盾較為突出,尤其柴油供需失衡的局面愈演愈烈,為了平衡供應嚴重過剩的現(xiàn)狀,汽柴油出口勢頭較為強勁,其中柴油出口量更是連創(chuàng)新高。縱觀2016年,1-10月,我國柴油出口量達1214.76萬噸,同比大幅增長130.52%。汽油出口套利均值為-627元/噸,同比下跌177元/噸,柴油出口利潤均值為-577元/噸,同比下跌299元/噸。
三、2017成品油預測
2017年我國汽柴油需求很難明顯改善,成品油市場仍將主要呈現(xiàn)供過于求的局面,汽柴油擴大出口也將更加頻繁。根據(jù)以往經驗,此外,隨著國際原油市場回暖預期提振,國內成品油市場預期表現(xiàn)應該會好于2016年,各煉廠煉油裝置以及中間貿易商的盈利狀況亦將隨之有所改善,貿易商可以根據(jù)經驗,偶遇低油價時謹慎擇機貿易出口,高油價加速貿易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