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薇
摘要:信息時代的來臨,計算機和網絡化環境成為當今時代的新形勢,對會計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此,會計界提出了“會計信息化”的概念,完善的會計核算是企業在復雜多變經濟形勢之下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會計核算方法也應因時俱進,如何進行方法的創新及管理成為新形勢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會計信息化發展階段及其特征,從而對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原則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會計核算方法;管理
一、會計信息化概念
人類社會因為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而逐漸步入了信息時代,而信息時代的來臨也為人類生活揭開了一個新篇章,對各行各業的生產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對于作為全世界最廣泛職業之一的會計行業。會計信息化就是將會計工作與信息技術互相結合,順應科技發展潮流,運用計算機網絡以及信息技術系統綜合地收集、整合、發布數據,實現數據共享,從而形成開放、高效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
二、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階段及特征
我國會計信息化歷程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迄今為止經歷了以下兩個發展階段:
1.初級階段——會計電算化階段
會計電算化也稱為計算機會計,以電子計算機為主體,將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綜合應用到會計實務中,從而形成一個在電子計算機支撐下運行的會計信息系統。具體而言,就是運用會計軟件,在機器設備的支持下用計算機代替手工操作,解決在手工操作下難以完成的相關工作。通過改進手工會計系統,形成更加完善的手工模擬系統,利用計算機對經濟業務進行記賬、轉賬、結賬等過程,從而實現業務處理的自動化,減輕了會計人員的負擔,提高了會計信息處理的速度和質量,使傳統的手工會計信息系統階段逐漸過渡到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會計電算化是會計行業實現創新與發展的一次偉大革命,使得會計職能得以更好發揮,推進了會計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和發展,為以后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高級階段——會計信息化階段
1989年12月,由中央財政部發布的《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試行)》中明確表示了中共財政部將對會計行業的發展予以支持,從而使會計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取得了國家經濟及制度上的支持。隨后在1999年召開的“會計信息化理論專家座談會”上,專家們依據逐漸成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其對會計核算方法的影響各抒己見,最終得出了結論。他們認為,迅猛發展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讓傳統會計電算化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展和豐富,將會計電算化改稱為“會計信息化”更能體現出技術應用上的改革,更有利于會計信息化的深入研究。會計信息化系統綜合地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信息的高度共享使得業務處理更加方便快捷,在這一過程中顯示出智能化、效率化、實時化、開放性等特點。
三、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原則
1.規范化原則
規范化原則是指在處理會計信息的過程中,要進行合理有效地規范。新形勢下的會計核算模式與傳統的工作模式不同,它更多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環境下進行的,數據以更加智能、實時、高效的方式來展現出來,這就要求在核算中要選擇最有效的模式,這樣才能使會計信息越發真實、謹慎、可比,避免人為的隨意更改數據造成數據出錯,有利于提高相關會計資料的質量。
2.準確性原則
會計核算的信息化環境下一方面極大地精簡了核算過程,數據的對比和分析交給計算機進行操作更加的具有可比性,使得會計信息的運用更為快捷,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數據間的相互差異,大大減少了工作量,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但是另一方面在于它所有工作推進的基礎都在于會計數據,會計數據的準確性會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信息化條件下,要著重考慮會計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適用性,并保證核算的整合性、整體性和全局性,從而較大程度地提高會計處理方式的整體效率。
3.及時性原則
及時l生是信息化環境下的顯著特征之一,會計數據的搜集、整理以及核算信息的傳送、共享、使用都更加講求時間的效率,要實現會計信息的實時化和動態化,其核算方法的選擇也要考慮時效和更新原則。為了讓數據更加具有說服性,所以在核算中要關注現實生活中核算數據的不斷變化以及更新,同時要使計算機的硬件、軟件也必須做到適配的原則。正源于實時性的原則才能填補數據的遺漏,實現數據的不斷更新,從而讓信息更加具有實時性和有效性。
4.開拓性原則
信息技術在持續不斷地發展中,會計信息處理技術依然如此。隨著信息技術滲透入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會計的核算方式方法上有了很大程度的革新,因循守舊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會計核算的進一步發展。在會計信息化的處理過程之中,為了完善自身系統,會計信息技術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努力做到資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為了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還必須要努力開拓自身的能力,實現會計方法的不斷變革和與時俱進,改進會計核算方式,增強自身開拓性,這樣才能實現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接軌。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出現了程度很高的智能性、網絡性以及動態性,會計核算的方法也逐漸走上了信息化專業化的道路。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選取規范的會計核算方案,盡量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選擇最佳的核算方案,才可以取得對方案最有用的會計信息。同時在規范時也要把握好尺度,要重視會計信息處理模式的差異性,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要采取不同的會計信息處理模式,不能一味地盲目照搬,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