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咚格
摘要:我們稱現在為新經濟時代,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數字化與網絡化的普及,金融產業在此種時代背景之下,亦逐步回歸其原本性質。具體說來,重點表現于金融產業數據流的形成、儲存、提取、分析和使用等方面,這也可以說是大數據的意義之所在。為此,更需要站在大數據的角度,分析金融產業創新的及時應對方法,如數據獲取、技術研發等,以便讓金融產業更加協調于大數據背景。
關鍵詞:大數據;金融產業;創新
大數據也被稱之為巨量資料,意為在新處理模式影響下才可以擁有的;有助于強大決策力、深刻洞察力、流程優化力的多樣化信息資源。因為信息技術水平的進步,原有的那種單純用于網絡搜索內容、批量處理海量信息的描述,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空間。特別是由于互聯網云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人關注到了大數據背景下信息資源的專業化和系統化處理。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產業創新自然應當與時俱進,以多種手段謀求眾多數據的增值可能。
一、大數據背景下金融產業創新的意義
(一)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出于達到利潤最大化及風險控制間的平衡考慮,那些資產雄厚或者流動性較強的大中型企業顯然在金融產業中更受歡迎,而一些中小企業則難以享受更大的利益,從而導致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利用大數據金融產業創新的策略,將有助于構建完善的社會征信體系,盡最大可能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實現大眾創業、大眾創新的可能。
(二)確保金融安全
大數據金融產業創新發展是促進全行業發展的前提條件,而其中的安全保障功能則更不容小視,將大數據平臺的安全評測、風險評估等項工作做好,明確不同環節的數據應用邊界及要求,強化大數據背景下避免攻擊、預防竊取的工作,才能使大數據金融真正發揮出理想的作用效果。
(三)避免系統性風險
金融風險呈現的形式可謂復雜多變,因為產品的不同、市場的差異,金融風險出現后可能造成相互傳導和波動等問題,所以一定要借助發展大數據金融產業創新的策略,用以增強風險識別與防范能力,避免避免系統性風險的出現。
二、大數據背景下金融產業創新策略
為了真正讓上述大數據背景下金融產業創新的意義得到彰顯,需要做好下述幾方面的策略調整。
(一)增強數據獲取能力
在金融行業中,競爭的重點依然在于數據,比如銀行業進行網絡融資、保險業進行虛擬財產探索,都要以大數據為基礎。再者,多數金融機構都要做好產品整合強化工作,并保證激勵機制的完善化,而種種工作,同樣需要建立在整合優化資源的前提下。為此,金融從業主體需要努力采取多種方法,保證數據獲取能力的提升,行之有效的一種辦法是:利用企業報表產品,還有商業智能產品所具有的融合可能性,對大數據技術增加創新研發力度,保證企業在大數據領域具有潛在的市場影響力。此外,還要注意,在傳統業務繼續保持活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云計算還有移動互聯等的關注度,使這些新業務縮短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投入的時間。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是中國建設銀行為了配合大數據背景,較早上線了“善融商務”電子商務平臺,同時涵蓋了多種商務模式,提升了大數據的應用率。
(二)提高技術研發水平
在大數據背景下,數據的基本特點讓其自身收集、整理、分析、應用等皆需要借助完善的軟硬件支持。應該說,大數據入門技術標準要求是比較高的,所以,金融從業企業需要關注到以數據分析技術為重點方向的人工智能研發,借以鞏固發展基礎,特別是要促進非結構化數據的技術處理,強調可視化技術的研發,從云計算、移動互聯網,還有物聯網幾個角度形成行之有效的處理辦法。另外,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首先自然要注意按照既有數據進行相關的信用評估工作、風險控制工作,除此以外,還要在數據分析和挖掘方面做出努力,從而真正改變人工調查的現狀,達成信用評估自動化效果,以滿足企業成本節約、效益提升的客觀要求。
(三)形成大數據金融系統
現在行業內普遍未能形成完善的大數據金融系統,很多都存在著金融平臺經營不理想、合作模式缺少創新的問題。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金融企業需要著力打造以大數據為背景和前提的金融系統,用開放的心態構建互聯網金融合作平臺,使更多伙伴投入其中,利用戰略聯盟的形式增強品牌競爭水平。當然值得注意的是,聯盟并非等同于并購,它更像是一種優勢上的互補,在資產所有權不發生轉移的前提下,提升戰略聯盟成功的可能性,保證大數據應用效率的提升。比如前幾年百度和中國平安集團達成的戰略合作意象,使雙方從大數據金融中得到真正的實惠,而阿里巴巴和民生銀行、優酷網等的戰略聯盟,同樣關注到了資金清結算、理財、直銷等業務背后的大數據基礎。
(四)增強用戶體驗滿意度
想要更加協調大數據背景,金融產業創新尤其是具體產品的創新,必須要關注到用戶體驗問題,以求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適應用戶的需求。為此,金融產業需要進一步完善產品與服務設計功能,在確保賬戶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給用戶以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務。因為要考慮到大數據迅速發展的大背景,我們必須要承認,在未來,金融行業將更有可能走向移動化、專業化及模塊化之路,人們在任意的時空場景下,都會產生金融服務需求。為此,這種需求的聚合、組合模式,有必要從金融中心數據中得到更大的幫助,讓不同用戶在不同環境下得到不同的服務呈現,而這種呈現又會隨行業布局、用戶心理等因素的變化而調整。
三、結語
金融大數據存在的意義,早已經不再只是局限在它的本身,其產生和發展同人類日漸普及推廣的網絡行為密切相關,其中數據的生產者、數據的傳播者以及使用者,均會推動其進步同時受其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大數據的影響力不容小看,而金融產業內部亦應因時因勢而變化,多種舉措齊抓共建,從而適應大數據的背景,保證發展的穩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