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林安
摘要: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和微信應用的普及,微信公眾平臺已經成為微信的主要運營成果之一。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者可以通過其展示自我,實現社會價值。校園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存在于校園的公眾平臺,亦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因此受到了學生的青睞。本文從探討公眾平臺的具體方式著手,通過分析校園微信公眾號存在的機遇與挑戰,探討出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策略。以期建設一個優質的校園微信公眾平臺。
關鍵詞: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機遇;挑戰;運營策略
根據微信官方的披露,截止2016年2月,微信的月活躍讀者數量為6.5億,匯聚公眾賬號超1000萬。騰訊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微信公眾號移動端在線調查”數據顯示,微信公眾號讀者近8成為活躍讀者,平均每天使用1.5次;平均每天訪問瀏覽25.6分鐘。龐大的讀者基礎和完備的技術支持為微信公眾平臺進入大學校園創造了有利條件。本文將通過分析校園微信公眾平臺面對的機遇與挑戰,探討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策略。
一、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的機遇
據騰訊2015年年報顯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6.97億戶,同比增長39.4%。而微信公眾號自然成為連接微信用戶與微信運營者商戶的領先平臺。截至2015年8月,微信公眾號的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每天還在以1.5萬的速度增加。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和微信應用的普及,微信公眾平臺已經成為微信的主要運營成果之一。隨著微信在人們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微信公眾平臺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以校園為背景,學生為主要用戶群體的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更是處于前所未有的時代優勢。本文將從時代、信息技術、平臺互動和營銷宣傳等角度,以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為主體,詳細的闡述其所帶來的機遇。
(一)網絡時代的機遇性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公眾平臺帶來了發展機遇。微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知識的重要途徑。微信服務號的垂直發展正好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因為信息通過文章形式傳播,內容更具體,傳播更方便。也因此而激勵了公眾平臺的文章創作,推動了公眾平臺的整體發展。
(二)信息發布的豐富性
信息發布的豐富性也為公眾平臺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語音功能是微信公眾號文章新增的一項功能。通過這項功能,經營者可以在文章中添加語音,更重要的是突破了語音一分鐘的限制。這樣無疑拉近了經營者和讀者的距離,為公眾號的經營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平臺互動的便捷性
公眾平臺與讀者提供之間互動性的便捷也為它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學生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公眾平臺的留言以及評論方式與平臺運營者以及其他學生互動。在這種互動中,公眾平臺的運營者也可根據這些留言以及評論來制造話題,還可根據這些評論及留言發現平臺存在的問題,對平臺內容、結構等方面進行改進。這樣不但增加了讀者與讀者,讀者與平臺之間的互動,而且也改進了公眾平臺的不足。
(四)營銷宣傳的創新性
借助朋友圈造勢進而獲得盈利的營銷方法也為公眾平臺帶來了發展機遇。網絡為消費者帶來的便捷使得傳統營銷的市場份額在大幅度縮減,同時,消費者對于互聯網營銷模式的體驗感和信任度有所增強。電子商務和微信平臺的結合,無疑為營銷者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
二、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的挑戰
盡管微信公眾號擁有著十分好的前景,校園微信公眾平臺也因為引導了校園信息發布形式的變革而備受好評。然而面臨著基數龐大的同類競爭者,以及微信公眾平臺自身的局限,校園微信公眾平臺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本文將從微信公眾號自身功能設置的局限性、文章內容的抄襲現象和市場地位的易取代性等角度,以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為主體,詳細闡述其面臨的挑戰。
(一)功能設置的局限
騰訊公司對微信公眾平臺功能設置的局限是其面臨的挑戰之一。比如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每日信息推送次數固定,認證用戶在24小時內可群發3條消息,非認證用戶在24小時內只可群發1條消息,且為單項輸出。就這一點來說,公眾平臺在很大程度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此外,收藏文章不能置頂,公眾號列表不能通過關鍵字搜索文章等限制都影響著讀者的閱讀體驗。
(二)文章內容的抄襲
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文章內容缺乏新意,不尊重原創,跟風創作等行為使其面臨著挑戰。主要表現在同類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數量不斷增加,加上“原創聲明”的推出,一些運營者不得不采用轉載文章的方式來運營平臺,導致不同公眾號推出同樣的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學生從中得不到好的閱讀體驗,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從而取消關注。
(三)市場地位的取代
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的時代,層出不窮的后起之秀將會取代微信公眾平臺的地位也是其面臨的挑戰之一。沒有一個產品能夠永遠占據著市場。變化莫測的市場風向更加劇了微信這款聊天軟件地位的不穩定性。無法預知它的市場存活時間,和會不會被其他軟件代替。同類產品的開發也間接影響了每個階段讀者的體驗需求。而由于微信公眾平臺功能的局限,不能保證時刻滿足讀者的需求。
三、校園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策略
自2011年微信推出,至今已有六七年。如今的微信可以說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公眾平臺也應運而生。面對日趨龐大的讀者群現,如何更高效的推廣運營微信公眾號是運營者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本文從公眾號定位出發,結合當下的環境來探索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策略。
(一)制定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發展方向
定位是一個平臺建設和發展的核心。想要做好一個校園微信公眾平臺,首先要找到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定位,明確自己的定位目標才能形成品牌效應來影響關注者。而目標定位可以通過確認以下三個方面來確定:戰略目標方面、外部環境方面、內部實力方面。找到有特色又適合自己的定位,可以彰顯校園微信公眾平臺這一新興媒體與眾不同的個性風格,增強其不可替代性。
(二)創新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文章風格
內容為王的時代,能夠形成獨樹一幟的文章風格是運營平臺的重要步驟。首先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能靠網絡搜集的內容拼湊起來吸引關注,不要讓所謂的“心靈雞湯”充斥校園微信平臺。其次,更重要的是堅持追求原創,充實內容,保證特色的創作原則。作為以校園推廣為主的微信公眾平臺,還要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貼近學生生活。如求職、美食、健身、旅游等話題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創作出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
(三)重視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文章質量
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操作主要包括運營人員以及學生讀者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相輔相成,運營人員通過對公眾平臺的開發與操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讀者體驗,學生通過支持公眾平臺促進它的完善與發展。在此基礎上,優秀的文章編輯顯得舉足輕重。編輯就是一個把關人的作用,一個優秀的編輯不僅需要擁有對新聞的敏銳性、知識的豐富性和視野的廣闊性,還要擁有對受眾足夠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對各方面信息的整合和分配。可以說,編輯的優秀與否,直接影響公眾平臺的發展。
(四)增加校園微信公眾平臺互動內容
增強平臺的互動性可以穩固老讀者的支持和吸引新讀者。增強互動性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首先,信息闡述要互動。這一點需要運營者將自己帶入讀者的身份去換位思考,讓讀者認為自己被理解。其次,信息發布要合理。轟炸機似的信息發布會使消費者產生厭煩感,而默不做聲同樣也會使消費者淡忘,所以營銷者要注意每天信息的發布數量和發布率。最后,回復留言要及時。當讀者對產品產生興趣并留言咨詢時,及時的回復可以增加讀者對平臺的了解與好感。
四、結語
根據對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現階段機遇與挑戰的分析,有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和制定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發展的趨勢和運營策略。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下,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型的移動多媒體平臺,未來將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在校園背景下的微信公眾平臺更是將校園通訊帶入了新的時代。只有把握住機遇、選擇合適的運營策略,在實踐中獲得經驗,才能建立一個優質的校園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