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項科學技術得到了創新以及改進,在實際工作中,逐漸適應新加工技術,例如數控機床技術、加工中心技術以及成組技術等。所以,針對機床夾具提出全新的需要,并且促使機床夾具設計進一步改革創新。所以,本次研究在針對汽車轉向器螺母孔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完成了一系列專用自動化氣動夾具的有效設計,對于目前技術中定位裝夾相關的復雜難以進行了探究,發現其最限制的特征就是結構非常的簡單,同時其操作起來也非常的方便等。
關鍵詞:汽車轉向器;螺母孔;加工專用夾具;設計分析
從根本上實現定位與夾緊工件,
這是機床最為主要的夾具功能,其主要指的是裝夾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工件裝夾的情況非常的差,所以其會直接導致零件加工所存在的精度受到直接的影響。汽車轉向器螺母孔的夾具想要正確定位工件,那么就要在工件上的定位基準面相接觸夾具上定位元件,如果不用進行找正的時候就可以夾緊工件。并且,裝夾基本上不受到工人技術質量以及水平的影響,所以,可以從根本上實現加工精度的穩定性以及準確性。
一、汽車轉向器螺母孔的夾具設計原理
1.夾具動力源以及其控制部分
首先是氣缸的數量,一般在兩個,左邊一個右邊一個,氣缸相互之間是獨立的,其分別完成各自活塞的控制。其次是空氣壓縮機,其主要的作用是完成氣體來源的提供。再次是進氣閥門,指的就是共4個電磁閥門。最后是閥門控制系統,其主要指的是單片計算機以及其按鈕,當然還包括控制程序等。
2.汽車轉向器螺母孔的夾具操作方法
首先是完成螺母零件的擺放,其擺放位置為一邊放一個,在準確工作做完之后,按下控制系統的啟動按鈕,對其進行加工,在結束加工之后就可以按停止按鈕,確保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將螺母零件取出。詳細的操作過程如下所示:側板跟底板兩者之間會圍成一定的安裝空間,所以第一步是將螺母放置到安裝空間,在確定放置位置合理之后,在螺母底部的下齒條位置以及底板上完成銷卡的定位,在此基礎上定位螺母。在上述的工作完成之后,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對側夾持部以及上夾持部兩個位置進行作用,在作用的基礎上分別夾緊螺母。這樣一來,在周向四個方向,螺母就可以實現有效的定位。并且,在定位銷上還可以在其軸向位置進行螺母定位,定位成功之后就不會出現沿軸向平移等情況的發展。
3.汽車轉向器螺母孔的夾具工作過程
汽車轉向器螺母孔夾具的啟動過程。第一步是完成左氣缸的進氣,主要是“上進氣孔”的進氣,進氣完成之后就會降低活塞位置,兩側的轉軸就會被帶動,產生轉動,之后向內側靠緊“螺栓支架”。第二步就是右氣缸近期,其實質上指的是“上進氣孔”的進氣,同樣也會導致活塞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降低的基礎上對“上壓板”進行帶動,實現螺母的向下壓緊。在上述操作的過程中,需設置定時器指令,一般情況下是三秒鐘間隔時間。
二、汽車轉向器螺母孔的夾具結構設計
1.汽車轉向器螺母孔夾具體主要結構限位板設計
取得限位板的截面,其形狀為L形,在分析限位板實際內容的基礎上得到,側板1和底板2是其主要的構成部分,兩者是垂直設置的,螺母的安裝空間就是側板與底板之間位置,其主要的形成是為了待加工轉向器的防止,在底板表面還需完成螺母的限位定位,一般是一個。在夾持部跟側夾持部之間完成跟側板相對位置的設置。第一驅動機構一般會連接側夾持部驅動,產生靠近側板或者遠離側板方向的運動趨向;還有一個是第二驅動機構,其主要連接上夾持部的驅動,這樣就會受到第二驅動機構作用,在作用下會產生以下運動:沿靠近底板或者是遠離底板的方向產生運動趨向。
2.汽車轉向器螺母孔的夾具裝夾措施
在實際工作中,底板、側板、側夾持部跟上夾持部之間存在的空間就是螺母安裝的空間位置,兩個限位板跟側夾持部,一個上夾持部,保證其科學性,同時還需在兩個限位板的上面位置實現上夾持部的橫跨。在分析相關文獻基礎上得到,第一驅動機構詳細包括的內容如下所示:第一活塞、活塞支架、轉軸、氣缸底座、轉軸連桿等部分。分析實際內容得到,在第一氣缸底座位置完成設置第一活塞的一端活動地,還有另一端活動地則需連接活塞支架,在實際工作中,活塞支架驅動側夾持部的實際運行形勢是沿著靠近側板的方向或者遠離側板方向運動。同時還需固定連接活塞支架通過轉軸連桿跟轉軸兩個部分;轉軸要有效的連接第一氣缸底座;還要垂直設置轉軸跟第一活塞的水平位置。在分析第二驅動機構資料的基礎上得到其主要包括的內容如下:第二氣缸底座、第二活塞。這是最為主要的兩個部分。在實際工作中,會選擇在第二氣缸底座上設置第二活塞的一端活動地,還有一端則設置在上夾持部,實現兩者的固定安裝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在設置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時候需注意,兩者之間需要平行,同時還需豎直,在定位螺母的基礎上需以以下幾個方面為基礎進行:底板、側板、側夾持部等,這樣一來,在其上方位置添加加工孔就會更加的便利。
三、結語
本次完成的汽車轉向器螺母孔的加工專用夾具設計工作可以實現有效的擴展,也就是實現四個氣缸活塞的設計放置,所以,就實現了10個螺母的一次裝夾。在設計完成之后,實現有效的生產檢驗工作,其裝夾起來非常的簡單,同時還非常的方便快捷,在實際工作中,可以促使加工輔助時間得到最大程度的省略,同時還可以提升其生產的效率以及治療,同時還可以降低工人的總體勞動強度。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選取單片機控制裝夾動作,這樣一來,在遇到柔性制造系統相關工藝柔性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有效的解決。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針對本夾具授予了實用新型專利項目,所以其推廣價值非常的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