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摘要:分級教學是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所開展的分級教學出現了分級標準不科學、不合理等現象,從而導致與理想中的教學效果相差甚遠。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將現有的教學模式創新、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此,本文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學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學
前言
伴隨著社會現代化建設,傳統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因此,我國教育部門根據這種情況開展了新一輪教育改革工作,這這對于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來說也不例外。將傳統教學模式完善可以有效的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制定出一項全新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習在學習時各取所需,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然而,在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期間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導致分級教學的真正價值被埋藏,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就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習效率。
一、分級教學的概述
(一)分級教學意義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信息技術水平逐漸提高,但是高校計算機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跟不上社會的發展的腳步,出現了嚴重的滯后現象,所制定的教學模式也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學生在畢業之后所持有的專業知識技能不能滿足社企業的需求,從而產生嚴重的就業難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可以提出一項全新的分級教學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知識水平、專業類型進行合理劃分,并為這些學生制定對應的教學方案,開展有策略、有分級的教學,增強學生在學習時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分級教學思想
分級教學在實際教學期間可以將多種的教學思想進行結合,其中還包括了一些個體差異理論,并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現有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學習效率。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逐漸提升,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將現有的教學模式創新、完善,并將其以集體化、個性化、統一化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國家、社會培養多更多的優秀人才。
二、分級教學在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應用的必要性
(一)學生計算機基礎差距較大
高校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差異性較大,由于不同對其經濟、教育發展不平衡,在實際教學期間對于計算機課程安排不合理,從而導致高校學生的學習差異性較大。另外,由于社會、家庭計算機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如果教師在教學期間沒有意識到學生計算機基礎差距,教學效果就會提不上去。
(二)教學內容不能及時更新
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其他課程不一樣,該課程具有較高的時效性特點。但是一些高校在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時仍使用集中、傳統的教學軟件與模式進行教學,從而導致所教的內容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另外,教師在教學期間未能將教學內容及時更新,從而計算機課程大綱出現頻繁更改的現象。
(三)提高學生計算機學習素質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而分級教學的出現可以有效只制定出一項全新的更新教學、并做到以學為中心設置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創新思維的專業人才。
三、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學生分級
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生日常學習成績進行合理分級,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校園網絡平臺讓學生自分級,而教師對已經分級完成的學生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并為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網絡環境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
(二)知識內容分級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不同專業的需求制定出一項全新的教學模式,并以一些典型的知識課程為核心內容進行教學。教師還應該將計算機集成課程知識進行分級,并為學生建立一項具有一定個性、專業性的知識結構,并通過這些結構結構開展教學活動。比如說,常見的知識結構有: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通過Windows系統軟件對一些文字、表格進行處理;通過高級語言的設計,帶領學生通過高級語言對一些文件、程序進行編寫;了解相關計算機軟硬件知識,保證這些知識在硬軟件開發中合理利用。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不同學習現狀進行育有針對性的教學。
(三)分級評價
教師應該定期開展分級評價工作,找出學生在學習時的不足,并加以改善。分級評價還可以做到對學生的學習現狀實時跟蹤,為學生設置與基礎知識有關的的習題、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時學生達到指定的學習目標時,教師應該適當的給予學生鼓勵,增強學生在學習時的自信心。
(四)分級教學方案
教師在制定分級教學方案時應該對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水平進行全方面的測試,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并將學生進行合理劃分,比如說當學生測試成績較為理想,教師應該將學生劃分成A層學生;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教師應該將其劃分成B層次學生;而c層次學生主要針對一些學習成績較差,基礎知識不牢固的學生。
四、結語
教師通過分級教學可以明確教學目標,并保證教學目標與科學性、合理性、針對性等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師的教學質量。做好分級教學活動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現狀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