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資本市場快速擴容,注冊會計師的業務量也不斷增加,實踐中注冊會計師由于主觀或者客觀原因導致承擔賠償責任的案例不在少數。隨著會計師事務所合伙制的改革,注冊會計師責任增大的趨勢也愈加突顯。為提升注冊會計師的風險防范能力,注冊會計師投保職業保險是非常可行的途徑。本文針對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的途徑和建議。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職業風險;保險
中圖分類號:D922.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11-0100-02
作者簡介:李拓野(1992-),男,漢族,中國政法大學,2012級本科生。
一、注冊會計師的職業責任風險及職業保險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風險的概念
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履行與委托人之間合同的過程中,由于沒有盡到合理謹慎的注意義務或者未能按照會計專業規范標準出具合格報告,最終導致委托人、審計會計報表的受益第三人遭受經濟損失,受害人有權依據法律程序向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注冊會計師提起法律訴訟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的風險。在歐美等一些國家,注冊會計師的各種風險責任制度比較完善,注冊會計師雖然是高收入群體,但其承擔的風險也大,在我國,實踐中注冊會計師被起訴要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案例已不在少數。
(二)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風險的成因
1.社會環境層面的原因
從社會環境層面看,市場經濟環境下對注冊會計師的社會角色定位并不清晰,尤其是隨著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市場資本加速擴容,市場對獨立審計的需要也越來越強,市場主體對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可以這樣講,幾乎在所有的審計項目中均存在著審計風險,然而就審計業績而言,社會公眾和注冊會計師職業界在理解上存在較大差異,社會和輿論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計風險變得更加突出。
2.法律制度層面的原因
從法律環境層面看,目前規范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的法律法規較為復雜,在《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證券法》、《侵權責任法》、《刑法》等多部法律中都直接或間接規范了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由于立法不統一且缺乏專向性,使得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趨向復雜化,而注冊會計師又并非法律專業人士,稍有不慎很有可能使自己的行為與法律規定相背離。
3.注冊會計師本人的主觀原因
就注冊會計師群體而言,相對于其他群體屬于高知識、高文化的群體,但就其內部而言,注冊會計師個體之間仍然存在專業素質能力、道德意識、風險防范意識、法律責任意識的差異,有的受個人能力所限出現了工作失誤,有的則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迷失了自我,為了一己私利不惜鋌而走險、違規操作,這些均有可能引發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賠償責任。
(三)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
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從事本專業的技術工作時,因疏忽或過失造成合同對方或他人的財產損失所導致民事賠償責任為承保風險的責任保險。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的基礎是職業責任風險,其特點是保險公司僅針對注冊會計師為完成本職工作所產生的風險進行承保,非職業責任范圍內的風險不在承保范圍。此外,由于注冊會計師故意造假行為所產生的風險亦不在承保范圍之內。
二、注冊會計師投保職業責任保險的必要性
(一)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制改革加大了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目前會計師事務所由公司制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改革正在進行,根據財政部與工商總局聯合下發的《關于推動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暫行規定》第二條規定:“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會計師事務所,一個合伙人或者數個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伙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伙企業債務以及合伙企業的其他債務,由全體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由此可見,作為注冊會計師的個體,承擔法律責任的風險大大增加,而且還是無限責任。因而,注冊會計師有必要投保職業責任保險。
(二)資本市場快速擴容加大了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風險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資本市場異常活躍,大量中小企業在中小版、創業版上市,這些企業經濟實力不一,規范化程度良莠不齊,其中不乏業績造假的企業。對于注冊會計師而言,這類被審計并出具合格報告的企業由普通企業轉為上市企業被公眾所關注后,審計風險將呈幾何倍率增加,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注冊會計師也唯有投保職業責任保險才能很好的抵御類似風險。
(三)職業責任保險促使財務管理更加規范化
根據財政部頒發的《會計師事務所職業風險基金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事務所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風險基金。事務所分所的職業風險基金,由事務所統一提取和使用。”第三條規定:“事務所應當于每年年末,以本年度審計業務收入為基數,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職業風險基金。”該辦法僅規定了5%的職業風險基金,但是并未規定上限,而且對于提取年限也未作規定,實踐中這筆風險基金也并沒有專門的賬戶進行管理,完全是會計師事務所自行處置,這種財務管理混亂的狀態很難保證專款專用。而注冊會計師投保職業責任保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會計師事務所風險基金的壓力,同時也能使會計師事務所的財務管理更加規范。
三、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中存在的問題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投保率較低
由于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并非強制性質,所以很多注冊會計師對于職業保險并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風險意識較為淡薄,加之我國目前的職業保險理賠體系也不完善,理賠程序較為復雜,往往也使得注冊會計師不愿意投保職業保險。
(二)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范圍過窄
從實踐中看,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僅對過失行為進行賠付,對故意行為不予賠付,事實上有很多情況下很難判斷注冊會計師是否盡了必要的審計義務,從而難以認定故意還是過失,對于這類情況,保險公司通常不予賠付。而且保險公司承保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險的范圍僅限于審計業務過失,對于非審計業務過失導致合同對方經濟損失的則不予賠付。
(三)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賠付額偏低
目前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最高賠付限額是1000萬,實踐中在證券交易市場,由于注冊會計師的過失致使審計報告不實或者作出虛假陳述引發證券訴訟糾紛的案例已不是個案,投資人的經濟損失均超過保險公司的最高賠付限額,1000萬的賠付難以保障投資者的利益。顯然,保險公司最高限額的設置不利于注冊會計師合理規避風險,同時也不利于投資者利益的保障。
(四)保險公司理賠服務不到位
保險公司理賠服務的質量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詬病,投保容易理賠難已經成為保險界的現實寫照,其中拒賠理由蹊蹺、百般刁難、手續繁復、服務態度欠佳這些都是保險業的突出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也使得人們對保險業的信任度不高,對于保險的態度比較消極。
四、完善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的幾點建議
完善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須要保險公司采取加大理賠力度、提高服務質量、取消最高賠償限額等措施外,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制度性的完善。
(一)明確注冊會計師職業保險的范圍
首先,需要由法律明確注冊會計師執業過錯的界限,明確列出哪些行為屬于過失行為而哪些行為屬于故意行為,并且列出故意行為與過失行為的判斷標準,這樣保險公司在承保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險時就可以做到范圍明確責任清晰。其次,由于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審計業務,因而建議法律將注冊會計師的非審計業務行為也納入職業保險的范圍。保險范圍的擴大,可以提升注冊會計師的投保積極性。
(二)推行強制職業責任基礎保險
市場經濟發展、資本市場擴容使得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風險越來越大,加之注冊會計師個體的專業能力參差不齊,一些注冊會計師承攬與自身能力不相稱的業務并不罕見,其中隱藏的巨大職業風險往往是個人難以抵御的,因而建議法律將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基礎險設置為強制性質,以求得注冊會計師行業能夠健康平穩發展合理化解部分風險。
(三)實行個性化浮動保險費率
制度規范除設置強制基礎責任保險外,還應當增設一些附加險種,保險公司可以根據注冊會計師的信用等級、平均年收入、公司的規模等實際情況設置個性化浮動保險費率,這樣可以使注冊會計師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得到充分的保險賠付。就目前而言,根據會計師事務所的職業質量等級設計保險費率等級不失為一項有益的探索。
(四)成立專門職業責任保險鑒定委員會
對于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的定損,目前是由保險公司自己完成,出于主觀利益考量,保險公司總會找出各種理由拒賠,于是出現了理賠難現象。因此,建議成立第三方機構保險鑒定委員會,由第三方定損可以增加保險損失認定的公正性,同時可以降低理賠難度。
[參考文獻]
[1]李磊.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制度構建問題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7).
[2]劉玉紅.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制度構建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
[3]劉琴.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的問題及對策[J].國際商務財會,2015(3).
[4]彭志國,張慶龍.我國注冊會計師執業責任保險投保方式探討[J].審計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