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陽+徐子論?オ?
摘要: 我國自貿區發展,進程上應適當加速,以服務改革開放為目標;方向上堅持制度創新,輔予必要的政策優惠;布局上打破行政藩籬,以構建區域引擎為考量。自貿區的設立體現著政府經濟學,我國市場經濟是由政府主導推動,“政府失靈”與“市場失靈”都應該注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沒有先例,這些特點考驗著政府的政策方向。
關鍵詞:市場經濟;自貿區;政府經濟職能
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天津、福建、廣東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試驗區成立時,就成為中國經濟新的試驗田,實行政府職能轉變、金融制度、貿易服務、外商投資和稅收政策等多項改革措施。
自貿區的成立開啟了中國金融改革的新里程,為全球最活躍經濟體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是中國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相信各自貿區的逐步建設完善,勢必將成為中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一、 我國政府經濟職能概念
中國在四個省市建立自由貿易區,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種重要表現。市場經濟是存在與發達商品經濟社會的經濟運行形式,是一種以市場為中心來組織社會經濟、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來配置資源的經濟運行方式。
經濟職能是政府最重要的職能之一,指政府從經濟生活的宏觀角度,履行對國民經濟競選全局性的規劃、協調、服務、監督的職能和功能。它的職能包括資源配置職能、收入再分配職能、穩定經濟職能、市場管制職能等。
二、我國政府經濟職能的特點
自貿區的設立勢必加快政府我國政府職能,特別是經濟職能的轉變,這種轉變帶有特殊性。
(1)我國市場經濟是由政府主導推動
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靠政府的外在力量推動的,因此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場的成熟意味著政府要逐步的退出。自貿區的設立是由政府主導推動的,政府勢必會在自貿區內進行政府職能方面改革。這個時候,政府是時候要考慮放寬市場,退出市場,把資源配置的權利還給市場,這是很難做到的,這觸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想要該變,要求改革者必須有巨大的勇氣和不畏艱險的決心。
(2)“政府失靈”與“市場失靈”的教訓
我國是后發國家,市場失靈和政府失敗的例子在歷史上都有先例,我們可以利用后發優勢,避免走西方國家的老路。在西方國家,實現市場經濟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市場失靈和政府失敗都已顯現,“市場萬能”和“政府萬能”的理論都已被歷史證偽。建立自由貿易區,是我國政府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表現,毫無疑問,對于我國經濟改革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示范作用,但市場經濟存在著先天的弊端,市場的盲目競爭會帶來市場秩序的混亂,自由貿易并不是仙藥,不是百利無害的。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沒有先例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建立市場經濟并沒有先例,探索的道路必定很艱難。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的發展的所有制結構。現如今多種所有制經濟在我國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仍然受到國有企業的制約,而且,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經濟遇到了增長的瓶頸,如果還是按照就有的經濟運行模式,必然是不適應我國經濟進一步的發展的。我國的經濟環境急需改善,市場貿易自由化,是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自貿區的建設,有利于激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新的活力,促進中國經濟更好地發展。
三、自貿區建設中轉變政府職能的舉措
雖然我國政府經濟職能轉變帶有特殊性,但轉變經濟職能的方向是明朗的,大的趨勢就是擴大市場機制在經濟中的作用。為適應全球自由貿易潮流,政府經濟改革應該更加的與國際接軌。
(1)加快稅收立法,完善現有的稅收法律法規 。
我國憲法中只有一條涉及稅收的條款,除此之外,沒有稅收基本法或稅法通則。稅法領域的法律目前只有四部,《稅收征管法》在某種意義上起到了一些稅收基本法的作用,但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對自貿區而言的專門立法更是一片空白,現有各項優惠政策均以規章形式或紅頭文件出現,比照國際慣例或有違法之嫌。 因此,必須通過加快稅收立法步伐,盡快將包括稅收內容的自貿區立法提上議程,以此推動自貿區建設,推動稅務管理步入法治化的軌道。
(2)合理界定政府經濟職能范圍
政府合理的界定政府經濟職能范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依法生產,依法經營,政府也要依法管理,依法“掌舵”。現實中,由于政府權力與部門利益緊密聯系,政府部門利用手中的權力任意對市場進行干預,有不對干預的后果承擔責任,結果是誰都想管企業,哪個部門管企業越多,利益也就越大,這種想象助長了政府行為的不規范,在利益的驅動下,不僅政企難以分開,而且由此引發了一些不合理想象,因此必須徹底隔斷權利于利益的紐帶。自貿區的設立,不僅促使政府行政管體制改革,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更有利于擴大企業的自主權,激發企業經營活力。
(3)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稅體系。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多渠道提供基本融資比重,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提高宏觀調控水平。自貿區推進的核心改革,就是金融業的改革,致力于建設更加自助開放的金融業改革,有助于自貿區內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對于提升我國經濟發展質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有利于各地試驗區利用其作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擴大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提高設置國家和地區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增加外匯收入;有利于吸引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有利于擴大勞動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通過設立自貿區,可以給中國疲軟的經濟帶來刺激,促進中國經濟新一輪的增長。
[參考文獻]
[1]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 2014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研究報告》,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版。
[2]袁志剛主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戰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3]劉立立:《自由貿易區對區內貿易條件的影響研究》,蘭州商學院學位論文,2012年。
[4]夏善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理念和功能定位》,《國際經濟合作》2013第7期。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