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琳
【摘 要】工程力學是一門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綜合學科,工程力學的學習對于學生加深對專業課程的認識和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力學教學的好壞對學生深入學習專業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大量教育實踐活動表明,教學如果缺少了適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學任務就很難完成。可見,教師正確地選擇和不斷地改革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
【關鍵詞】中職學生;工程力學;教學方法;興趣
1 中職學校工程力學課程教學的內容及特點
中職學校是以培養實用型初、中級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學校。工程力學則是中職院校機械類必須的專業之一,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內容包含靜力學和材料力學兩個模塊。靜力學主要研究剛體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規律,材料力學主要研究固體材料的宏觀力學性能,以及工程結構元件與機械零件的承載能力。其中涵蓋大量概念、公式、證明方法、構圖、工件模型、結論等,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運用一定的初中物理、數學的知識作為基礎,理論基礎較強。
2 中等職業學校工程力學課程教學的現狀
2.1 學生情況
在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中考、高考落榜,或中途輟學改學技術的較多。因此,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學習能力較弱,學習興趣差的特點。學生上課時注意力很難集中在學習知識上,尤其是對工程力學這門理論性較強、難度較大、計算較多的學科,學生很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加之學生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學生學習工程力學便難上加難。學生學習找不到方法,頭腦中很難建立起物理模型。
2.2 教學情況
目前,教師上課教學模式單一,實踐較少,教師仍僅依靠課堂講述、黑板上畫圖、運用手勢等進行講解,這樣會使本身基礎較差的學生對課程感到更加枯燥乏味,課堂上經常出現教師一言堂的情況。
3 演示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工程力學中的應用
3.1 演示教學法的特點
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展現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實驗或采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演示法采用的方式或手段有這樣幾種:首先最為直觀的實物,包括文物、模型(幾何模型,工程模型等);其次是圖片,這比實物的直觀性又次一個等次,但仍是直觀的,包括圖片、照片等;第三,是使用幻燈、投影、電影、電視,這種手段可變片段為序列,變靜態為動態,因而更逼真,直觀程度更高。
3.2 演示教學法適用于工程力學課程教學的原因分析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依據教學內容而采用的辦法。中職學校旨在培養學生操作實踐能力及對知識的直觀理解,秉承著因材施教、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采用演示教學法為主的教學可以通過真實的教具、工件模型及PPT幻燈片的演示,把工程力學上抽象難理解的公式、圖像模型等直觀的演示出來,有效的彌補了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的不足,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全面直觀的了解,能自主地、有針對性地學習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身臨其境,教師的操作一目了然,既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又加強學生的理解記憶,可以更好的把所學的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3.3 演示教學法的使用原則
教師使用演示教學法教學時,筆者認為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方面是要符合直觀性原則,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的任務、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征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包括實物、實驗、參觀、圖片、圖表、幻燈片、錄像帶、模型、電視和電影片等,并配合教師語言的生動講解、形象的描述,能夠給學生以感性知識,形成生動的表象和想象;一方面要遵循啟發性原則,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結合演示材料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的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師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上去理解知識,選取教具模型或制作影像資料時要根據學生實踐操作進行選取,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
除以上三種教學原則外,筆者認為運用演示法教學,還有一定的基本要求。第一,做好演示前的準備,演示前根據教學需要做好教具準備,用作演示的對象要有典型性,能夠突出顯示做學材料的主要特征;第二,要使學生明確演示的目的、要求與過程,使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投入觀察與思考,讓學生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需要什么問題;第三,通過演示,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清楚、準確地感知演示對象,并引導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進行綜合分析。
3.4 使用演示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意義
適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演示教學法運用在工程力學的教學中,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演示教學法不同于傳統的講授法教學,它能精彩的展現出工程力學這門學科的魅力及意義,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僅受自身及教師的講授水平的影響,更重要于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講授知識的工具。演示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明確的知道工程力學這門學科的用處,學習的目的,在實踐中有哪些應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工程力學課程中,有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性較強的參數計算,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說,理解較困難,對教學的重點、難點掌握的不清晰,對于知識的處理比較混亂。工程力學教材中涉及許多作圖、模型的知識,若僅僅通過理論教學,通過書本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學生會課上迷糊,課下完全記不住講的內容。中職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應試而是應用操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演示教學法,演示作圖的過程,實際操作的案例,模型工件的使用,公理、定理、參數在實際中的應用,才能使學生充分動腦,開發潛力,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容。
一方面,演示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學不僅僅要求教師要傳授學生文化知識與技能,還要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學習中學生對知識的處理并不是簡單的學會,明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在學習工程力學靜力學部分的力矩與力偶時,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公式,更要引導學生思考所學的知識在生活和實踐操作中有何用處,通過力矩的一些應用的圖片,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力矩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如應用在門的折頁,拉門把手上;比如在學習力的三要素時,通過幻燈片或其他影響資料結合實際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力的作用點很重要,為什么門把手要安裝在門邊位置等。通過演示教學法,教師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開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這種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不僅可以使學生較好的學習工程力學這一門學科,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都將有所提高。
總之,一堂課好課需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而好的教學方法是決定一堂課能否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以演示教學法作為主導教學法進行工程力學講解,不僅降低了教師授課的難度,同時增強了課堂的氣氛,是適合中職學生的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經柏龍.教師專業化背景下的理論與實踐[M].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6)211-212.
[2]鐘少華.工程力學[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6).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