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分析玉米寬行增密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優勢和精量點播、合理密植、全程機械管理、機械收獲、秸稈還田各技術要點,為玉米高產提供可借鑒性參考,助農增收。
關鍵詞:玉米;寬行增密高產;機械化;優勢;技術
玉米是多元用途的農作物,被譽為“21世紀的谷中之王”,實現增密種植、全程機械化既是現代玉米生產技術的發展趨勢,也是現代玉米高產高效的重要途徑,玉米寬行增密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是一項提高玉米產量、減少用工投入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栽培技術的實質是降低植株之間的競爭,避免大苗欺小苗,建立整齊一致的群體,從而實現玉米高產。包括精量點播、合理密植、全程機械管理、機械收獲、秸稈還田等關鍵核心技術。
1玉米寬行增密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優勢
增加密度是提高玉米產量的重要途徑之一。但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當畝密植超過4500株時,植株極容易出現倒折、結實率降低、影響產量的情況,而玉米寬行增密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則充分發揮農作物邊際效應,通過科學的株行距配置,較好地解決了密植與通風透光的矛盾,使玉米生長期能夠合理利用空間,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 增強抗倒伏能力,減輕病蟲害,進而顯著提高玉米產量,近幾年實踐表明,玉米寬行增密全程機械化技術具有保墑、保肥、保溫等功效,增產、增收效果明顯的特點,比常規栽培增產15%以上,并且該技術便于播栽管理,有利于玉米的標準化、機械化生產,具有廣泛的適用性,適合大面積推廣。地力條件較好、管理水平較高的田塊尤其適合。
2玉米寬行增密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
2.1主要技術路線
深松聯合整地→精量播種→機械中耕→機械追肥→機械收獲→秸稈機械化處理
2.2技術要點
2.2.1深松整地
選用帶限深輪的全方位深松機或間隔深松機具配套動力210馬力以上拖拉機進行深松作業,對土壤厚的土層進行機械深松整地,以打破犁底層、不打亂土層為目標,使耕層一次加深到適應的深度,深松深度30cm以上為宜,上虛下實,起到保墑作用。整地以聯合整地機配套動力210馬力以上拖拉機進行作業,經過聯合整地后的地塊應達到平整、土壤細碎、疏松、達到待播狀態,嚴禁濕整濕耕。
2.2.2機械精量播種
玉米寬行增密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對種子質量要求很高,要保證種子高純度和發芽勢,應選用當地已種植并表現優良,豐產性好、耐密、抗性強、適應機械精量點播和適合機械收獲的緊湊或半緊湊型的高產玉米品種。如“金山27”、“鄭單958”、“厚德198” “沈玉21號”。播種前進行種子精選,清除小(癟)粒、破粒、病粒,果穗尖、尾部不規則的籽粒,精選后的種子要求籽粒飽滿、均勻一致,純度≥98%、發芽率≥95%,這是此項技術玉米高產的關鍵,播種前種子要進行曬種、等離子體種子處理、包衣處理,有助于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芽率,防止病蟲害,降低因種子問題造成的缺苗。5月1-7日,5-10cm耕層地溫穩定在8℃時,適期播種,覆膜可適當早播10天左右。采用玉米精量播種機機械精量施肥、播種,可保證苗齊、苗勻、苗全、提高玉米苗群體整齊度,一次作業完成播種、施肥、噴灑除草劑等工序,將玉米種子實施穴播1~2粒,播深2.5-4cm,粒間距離5~8cm,畝用種量1.5-2.5kg,畝施底肥40kg,基本滿足玉米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要,注意帶種肥播種時要種、肥分離。播種后及時鎮壓,增強土壤保墑能力,有利于種子發芽。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加置膜下滴灌設施。播后2-3天噴施玉米專用除草劑封地。如果噴后3天內下雨,待晴天再重噴一遍。
2.2.3合理增密種植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品種特性以及種植模式確定種植密度,合理株行距配置,確保適宜密度。采用寬行雙株或寬行密株種植,一般每穴2株,行距80-110cm,畝種植密度5500~6000株。
2.2.4機械中耕除草
適時中耕,中耕3遍,一般在玉米苗期(玉米0-1展開葉期和2-3展開葉期)、喇叭口期用微耕機或中耕追肥機進行中耕除草。第一遍深松、增溫、保墑、松土、滅草,第二遍中耕滅草,第三遍結合玉米追肥中耕培土。
2.2.5科學施肥
根據地力水平進行測土配方施肥,遵循壯苗少施或不施,弱苗多施的原則,以促進平衡生長。中耕時追施20kgN、15kgK2O、8P2O5,施肥深度一般在10~25cm即可,在玉米揚花灌漿期機械噴施葉面肥,畝噴葉面肥稀釋液45kg;連續噴灑2~3次,間隔期7~10天。確保玉米植株增密后不倒。
2.2.6病蟲害防治
及時防治大斑病、小斑病、葉斑病、紋枯病、玉米褐斑病、銹病、玉米螟、地老虎、蚜蟲等病蟲害。病害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或用苯醚甲環唑噴霧;苗期噴施氯氰菊酯防治地老虎、抽雄受粉期噴施毒死蜱+甲維鹽防治玉米螟、蚜蟲等蟲害。
2.2.7化學調控
在玉米6~9葉期噴施玉米專用化控藥劑化學調控,重點針對密度較大、品種抗倒性差的地塊以及倒伏常發地區,以控制植株基部節間長度,增強莖稈強度,預防倒伏。一般噴施噸田寶、玉黃金等。
2.2.8機械收獲
適時晚收,當玉米含水量小于25%時,采用玉米聯合收獲機一次性完成摘穗、剝皮、脫粒,集裝、自卸、同時進行秸稈還田作業。
2.2.9秸稈還田
收獲后的玉米秸稈粉碎后,用翻轉犁將秸稈與土壤充分混勻或翻至30~40cm以下后耙、耢、平,培肥地力,每畝撒施尿素15kg,加速秸稈氨化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