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慧
摘要:我國當前大環境的影響下,財務體制在管理過程中需要進行革新的方面有很多。所以,這些管理體制需要得到不斷的完善,才可以適應我國當前的發展形勢。農村管理機構作為我國一個重要的基層領導組織,財務管理上的問題必須得到相關部門的注意。同時,為了讓管理制度可以得到更良好的運行,也要對這一基層的領導組織進行全方位的管理與教育,文章針對當前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進行了相應的內容探討。希望得出的結論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帶來幫助。
關鍵詞:村級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致使我國城鄉發展差距變得越來越小。為了讓新農村的建設,可以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農村管理基層的各方面內容都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為了讓農村財務管理上的問題可以得到良好的解決,針對財務中出現的問題,應該總結出更為科學高效的解決措施。同時,相關管理部門也要對工作人員進行職業素質上的教育與培訓,讓管理條例可以落實到實際。
一、我國當前村級財務管理現狀
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我國各個地區都開始認真貫徹落實農村財務管理的各種方針、政策,并且注重對這些政策進行實施。這一舉措起到了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作用。我國大多數農村目前存在著帳目混亂、財會人員素質不高、財務公開透明度不高等一系列財務管理問題,這些對發展農村經濟和深化改革具有阻礙作用,村干部與村民的關系以及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造成許多不穩定的因素在農村中的出現。鑒于我國的社會制度特點和農村管理的特殊性,我國各級領導都要對村級財務管理進行分析,努力找出辦法來解決問題,如加大對農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力度,扎實推行村務公開制度,重視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實行村賬。研究和采取有效的治本之策強化村級財務管理,這些方法與政策都已經是擺在我國各級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
二、當前我國在完善村級財務管理中的有效對策
(一)規范村級財務管理
村級組織在對財務問題進行管理時,應該對過程上的監管環節進行注意。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采用更為合理的管理手段,讓村級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銀行賬戶多、收支憑證混亂等問題得到解決,讓農村的資金使用去向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同時,也應該對財務管理中的問題以及收支情況進行透明公開,讓人民群眾對農村各個財務支出上的資金去向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于財務管理中出現的任何漏洞,相關管理部門應該進行徹底的審查,保證財務管理上的問題可以得到嚴格的處理。
(二)加強監督管理
為了讓村級財務管理上的資金支出可以得到科學規范的處理,加強管理上的力度,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管理手段。嚴格的監督管理工作可以讓村級會計在工作過程中時刻保持警覺,這些管理上的調例也可以對會計的行為進行規范,防止會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做出違法道德與法律上的行為,讓財務的資金去向可以以一個清晰的脈絡呈現在群眾面前。與此同時,還要對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執行進行規范與監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讓村民加入農村財務管理活動,對財務支出上的各項內容進行全面的掌握。對村級的管理部門會計以及工作人員進行實時的監控與管理。
(三)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
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質量。為了讓村級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可以更加健全,村級管理干部必須對村級的會計與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一個具備高素質財務技能的管理團隊,可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減少錯誤的發生率,與此同時,也可以對違法亂紀的行為進行清晰的判斷,對自己的財務工作進行嚴格的管理。這種擁有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可以讓村級財務管理活動變得更加高效,也可以加強村級管理的服務水平。
(四)進行民主理財
民主理財制度的實施與提出,可以從根本上體現我國“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不僅可以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尊重民意,也可以讓人民群眾的權利得到最大限度地實現,在村民的意愿的默許下進行理性的理財活動,可以讓村級財務管理的合理性得到有效的發揮,民主理財的活動還可以對村級會計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而且村民在財務支出活動中的實際性參與,也可以讓村民對財務支出以及收入上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解,消除管理人員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誤會,讓村級財務管理活動變得更加高效。
三、結束語
由于我國農村的制度不健全、財會人員素質較低、管理不民主等一系列有待合理解決的問題,這些不合理的問題都是造成了我國農村的村級會計信息失真和農村的干群關系緊張等不良后果的最為主要原因,這些不良后果會阻礙我國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村社會大局的穩定。鑒于這些社會問題的特殊性,我國實行監督管理,民主參與,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對整個財務管理過程進行合理的規范這些有效的措施,這些措施對解決村級財務管理問題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不斷深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2006
[2]張志鵬,苑玲彩,王小娟.推行財務公開,加大農村家督管理力度[J].中國農村會計;2002
[3]鄭文凱,賀余偉,黃連貴.新編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教材[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