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玉芝+祁延國
目前,旋耕機已被廣泛使用,正發展成為農業機械的一個重要門類。我國目前的驅動型耕作機械產品有旋耕機及復式作業機、驅動式圓盤犁、耕耙犁、水田驅動耙、立式轉齒耙等,但產量比較大的主要為旋耕機。目前,國內大中拖配套旋耕機保有量約15萬臺,手拖和小四輪配套旋耕機200萬臺。黑龍江的水稻生產、蔬菜種植和旱地滅茬整地也廣泛采用了旋耕機械。現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將旋耕機常見故障與排除方法總結如下。
一、旋耕機的特點
1、碎土性能強,作業后地面平整。
在旱地作業時,拖拉機動力輸出軸帶動旋耕刀轉動,對土壤進行切削,被切削出來的土塊相互撞擊而碎裂。土塊碎裂后,覆蓋均勻平整,地面不會出現犁溝。
2、縱向結構尺寸及入土行程均較短,地頭相應縮小,因而生產率較高。
3、能充分發揮拖拉機的功率。
耕地作業時,拖拉機驅動輪可能會打滑,致使牽引力減少。而旋耕機刀軸轉動時,刀片的切削方向與拖拉機的前進方向相反,因而土壤對刀片的切削反作用力,是與拖拉機前進方向一致的,所以,拖拉機與旋耕機配套作業時,因旋耕機的旋轉,本身就會產生一個推動機器前進的力量,這就能充分發揮拖拉機的功率。
4、能夠一次完成耕耙作業,減少了作業次數,節約了能耗和時間,在夏收夏種農忙季節里,可以及時完成生產任務,不誤農時。
二、旋耕機常見故障與排除
1、旋耕機負荷過大。原因是旋耕機入土過深,或土壤粘重、干硬。
排除方法:減少耕深或適當重耕,降低機組前進速度和刀軸轉速。
2、旋耕機作業時跳動。原因一是土壤堅硬,二是刀片、萬向節安裝不正確。
排除方法:一是降低機組前進速度和刀軸轉速;二是重新檢查,按正確方法安裝刀片和萬向節夾叉。
3、旋耕機間斷地向后拋出大土塊。原因是刀片彎曲變形或斷裂、丟失。
排除方法:校正或更換刀片,安裝丟失的刀片。
4、耕后地表起伏不平。原因是旋耕機未調平,拖板位置不正確,機組前進速度與刀軸轉速配合不當。
排除方法:重新調平旋耕機和調整拖板位置;改變拖拉機前進檔位或刀軸轉速。
5、齒輪箱有雜音。原因是安裝時不慎,有異物落入齒輪箱;錐形齒輪側向間隙過大;軸承損壞或齒輪牙齒折斷。
排除方法:取出異物;重新調整間隙;修復或更換軸承和齒輪。
6、旋耕機作業時有金屬敲擊聲。原因是刀片固定螺釘松脫;刀軸兩端刀片或罩殼變形;刀軸傳動鏈過松;萬向節傾角過大。
排除方法:重新緊固螺釘;校正罩殼或更換刀片;調節鏈條緊度;控制旋耕機提升高度。
7、刀軸轉不動。原因是齒輪損壞咬死;軸承損壞咬死;錐形齒輪無齒側間隙;刀軸彎曲變形;刀軸纏草、堵泥嚴重。
排除方法:更換齒輪或軸承;重新調整間隙;校直刀軸;清除纏草、積泥。
8、齒輪箱漏油。原因是油封損壞,紙墊損壞;齒輪箱有裂縫。排除方法:更換油封和紙墊;焊修箱體。
9、萬向節或十字軸承飛出。原因是定位銷脫落;十字軸承彈性擋圈脫落;十字節折斷。
排除方法:裝上定位銷和彈性擋圈;更換新十字節。
10、刀片彎曲、折斷。原因是猛降在硬地上,與硬物相碰;轉彎時仍在耕作;刀片硬度太高或有裂紋。
排除方法:清除硬物,緩慢降落;轉彎時應升起旋耕機停止耕作;換上合格的刀片。
11、旋耕機在田間作業,機器突然冒黑煙并伴有打滑等現象。原因是由于旋耕機負荷過重所致。
排除方法:旋耕機深度太大、土壤過硬都會造成旋耕機負荷過重,此時應及時降低機組的前進速度。
12、旋耕機在田間作業,出現跳動、抖動現象時。原因一般是由于刀片沒有按照說明書正確安裝。
排除方法:此時應立即停機檢查刀片的安裝情況。
13、旋耕機在田間作業,如果聽到齒輪箱內有雜音時。
排除方法:應立即停止作業,檢查軸承有無損壞,齒輪有無掉牙現象。如果是軸承所致,更換新軸承即可。
14、作業過程中,旋耕機刀軸突然出現轉不動現象時,農機手應停止作業,檢查是否是刀軸纏草、賭泥嚴重或齒輪軸承損壞。
排除方法:此時應清理雜草泥土,調整間隙,如果軸承損壞嚴重,應及時更換新件。
15、旋耕機在作業,如果聽到金屬碰撞聲和敲擊聲時,農機手應停止作業,把車開出作業現場。
排除方法:下車后,一是檢查是否是傳動鏈條松動而導致與傳動箱體碰撞發出聲音,此時要調整鏈條松緊度;二是檢查是否是旋耕刀軸兩端刀片與左支臂或傳動箱體變形后相互碰撞,此時應用鐵錘矯正變形部件,然后擰緊固定螺栓,排除異常后方可進入現場作業。
(作者單位:155619 黑龍江省寶清縣朝陽鄉農業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