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淑杰
隨著我國對農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的農業經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文章通過調查研究,分析了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對于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
在農業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較多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為如下兩大方面。
1.我國農業經濟的相關制度已經較以往有較大改進,但是現行制度仍然不能適應農業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制度層面的約束依然存在。
1.1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仍然占據重要地位,損害農民利益的事情仍然時有發生。以現階段較為普遍的農村養殖業為例,養殖業是農民增收的一條較為便捷的道路,然而養殖業與民爭利的現象較為嚴重,傷害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
1.2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行的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對農業機械化造成了一定阻礙。由于農民每家每戶都只耕作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不能形成大面積的土地規模,無法利用先進的大型農業機械,不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
2.生產資本的缺乏嚴重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
2.1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缺乏優秀人才。就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去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雖然在農村有關于農業只適合的相關培訓課程,但是普及程度過低,絕大多數農民仍然按照傳統的耕作經驗來從事生產勞動。
2.2我國對農業經濟的投入不高,國家對工業產業領域投入了大量建設資金,而對農業的關注相比較之下較少,投入不高。因此,某些科學合理的農業工作缺乏資金支持,一些創新想法無法付諸實踐。另外,由于歷史原因,農業經濟自身的原始資本積累數量有限,這又進一步加劇了農業經濟發展的資金缺乏。
二、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
1.農業基礎薄弱,自然災害頻發
近年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中低產田的改造,但整體上仍然比較薄弱,農業生產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仍然不強,生產能力不穩。尤其在農田水利設施方面普遍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緩慢的問題。大災大減產、小災小減產的狀況在我國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農田水利設施方面存在的問題依然是新形勢下制約我國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農業技術落后,生產力低下
農業是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農業,農業領域的技術進步是通過凝結著技術的現代農業要素的不斷投入來實現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農業的發展,歸根到底必須依靠科技來實現,以推進科技進步為支撐。但是,目前絕大多數地方,尤其是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科技推廣已成為農民反映的一個熱點問題, 從而形成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在: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落后于農業科學研究,許多農業科研成果還沒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農業科技人員少,組織機構不健全;基層農業科技人員的工作條件差、待遇低, 影響了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隊伍的穩定性。
3.農村人口文化素質偏低
農村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文盲和半文盲占較大比例, 另外由于農業的經濟效益較低, 大批農民從農村流向城市, 特別是年輕有一定文化素質的農民,留在農村的大多數是老弱婦幼或是在城市中缺乏競爭能力的人。農村中文化素質較低的農民,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市場意識不強。同時,他們接收外界信息能力較弱, 不善于利用農業科技。這樣的農民素質和農村智力結構,很難適應農業現代化的轉變和國家工業化發展的要求。
三、發展農業經濟的對策
1.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現階段雖然我國對于農業的投入不斷加大,但是仍然滿足不了農業發展的要求,因此各級政府應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加大資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農村水利設施、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另一方面,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投入的使用效率,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科技的開發、利用和推廣的投入。建立有效的支持農業發展、調整農業結構支持體系,以及農業信息服務、市場營銷服務等支持體系。
2.發展農業科技,提高農業技術發展水平
提高農業技術發展水平,發揮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應做到以下幾點: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工作要深入加大對科教興農的財政投入,對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工作要加大財政支出,圍繞提高農產品產量開展科技攻關,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到農業生產的第一線,給農民傳授實用技術,積極投入到農村。開展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把科研力量集中運用到園藝產品、深加工產品上,使農業經濟向著高檔次、高質量、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圍繞降低生產成本開展技術研發。大力開展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大力推廣節地、節水、節能和節勞農業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創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信息體系。加大對基層農技所技術設備的投入,培養更多技術過硬的農技推廣人員,去基層重點指導農戶、農業企業的工作,同時圍繞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農業經濟是我國的基礎經濟,通過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可以為農業經濟發展計劃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農業的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發展程度可以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衡量標準。化肥已經成為農作物生長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通過使用恰當的化肥種類和使用量,可以有效的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增加農業經濟效益。通過政府對農業的財政補貼,以及各種惠農政策,可以有效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減輕農民負擔,更好的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作者單位:162400黑龍江省泰來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