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芝桃
【摘 要】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樹種,同時也是世界上四大名優食用油料樹種之一,主要生長在我國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地帶,從油茶中提取的木本油料可用于食品加工、醫藥、化妝品等行業,因此市場前景比較廣闊。大面積種植油茶林,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的平衡。結合油茶特性及其適宜生長環境,本文探討了油茶造林地選擇、整地、栽植、病蟲害防治等油茶造林關鍵技術。
【關鍵詞】:油茶種植 營造林 技術 關鍵技術
劍河地質構為山地性高原,系雷公山中山地貌向湘桂丘陵過渡的斜坡臺地,整個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以低山、低中山為主,最高海拔1623.3米,最低海拔348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年無霜期300天左右。緯度低、 海拔高,水熱條件好等特點,這些氣候條件均適宜于油茶生長。
1、油茶的生物學特性及其生態習性
油茶,別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油茶屬茶科,常綠小喬木,樹高達4~6m,一般2~3m。樹皮淡褐色,光滑單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 花頂生或腋生,兩性花,白色,花瓣倒卵形,頂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圓形、橄欖形,果瓣厚而木質化,內含種子。種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狀,有光澤。油茶喜溫暖,怕寒冷,要求有較充足的陽光,否則只長枝葉,結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連續降雨,影響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緩、侵蝕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一般適宜土層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適于石塊多和土質堅硬的地方。
2、油茶造林地選擇
海拔在500m以下的丘陵山地最好。以南坡、東南坡最好,其他坡向的平緩山地也可。坡度一般在15度,不宜超過30度。pH值以5.0~6.5最好,中性、堿性土壤不適宜種植。土壤深達80cm以上為宜,土質需疏松、肥沃、通氣、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石礫含量一般不超過20%。透氣不好的死黃泥土不適宜種植。我縣最低海拔348米,水熱同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236.3小時都比較適合用油茶進行營造林。
3、整地
整地方法應與林地條件、經營水平、勞動力水平、生態環境保護等情況相結合,可采用全墾、帶狀、塊狀。全墾適宜于坡度15度以下、 水土流失較小的造林地;帶狀整地適宜于坡度16 ~25度的造林地。塊狀整地適用于坡度較陡、坡面破碎的造林地以及零星造林和“四旁”種植。在造林前2~3個月,挖好栽植穴,大小為60cmx60cmx50cm,每穴施放磷肥1kg,麩餅1~2kg或 5~10kg的農家肥作為底料與泥土混合。
4、適時栽植
油茶以種子、插條或嫁接繁殖。為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多采用插條或嫁接育苗,然后進行栽植造林,最適造林季節是立春到驚蟄,也有在10月份進行的。茶以種子、插條或嫁接繁殖。為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多采用插條或嫁接育苗,然后進行栽植造林,最適造林季節是根據當地當年的氣候特點與地形情況適時選擇栽植季節,一般掌握在早春回暖的第1-2場透雨之后的陰天或小雨天。栽植季節可以早點,有利于苗木早發根發梢,提高成活率。栽植時先在植穴開1個比營養器(袋)稍大的穴,去除苗木的容器(袋),把土陀放進植穴內,適當深栽,然后壓實回穴土,使營養土與穴土充分接觸,最后用松土回成饅頭狀,以減少穴土水分的蒸發。栽植后60d檢查成活情況,發現死株及時補栽。
5、病蟲害防治
經調查發現,油茶幼林主要病害有油茶炭疽病和軟腐病,主要害蟲有金龜子和象甲。
5.1炭疽病分布較廣,以危害幼樹、成樹的當年生葉、果、 枝梢、花芽和葉芽為主,初為褐綠色,水漬狀,以后變成焦黃色,最后成灰白色。病斑不規則,病健分界明顯。病斑正面散生有黑色、細小的小黑點,病葉質脆,容易破碎、脫離。春季氣溫20℃以上時,遇高濕天氣,開始發病,5月上旬至6月中旬發病最重。冬春季節,結合油茶林的墾復和修剪,清除病枝、病葉、枯梢、病蕾及病果。此外,在果病初期,及時摘除病果,可減少病菌的重復侵染。春梢長出后,噴灑1%波爾多液或50%可濕性托布津500-800倍液,以防止初次侵染。6-9月,特別是果病盛發期,每半月噴灑1%波爾多液或50%可濕性多菌靈500倍液,連續三至四次。
5.2油茶軟腐病對油茶苗木的為害及其嚴重。在病害暴發季節,短時間內成片苗木感病,引起大量落葉,嚴重時株病率達100%,嚴重受害的苗木整株葉片落光而枯死。防治上應以營林措施為主,加強培育管理,提高油茶林的抗病能力。采穗圃、苗圃等可考慮藥劑防治。
5.3 金龜子主要有銅綠麗金龜、毛黃鰓金龜、黑絨鰓金龜、暗黑鰓金龜等。主要以成蟲為害,可將油茶當年生新葉全部吃光。4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盛期,6月中下旬為盛卵期,7月上中旬為幼蟲孵化盛期。物理防治:施用腐熟的農家肥。化學防治:在4月中旬成蟲為害盛期,用25%辛·甲氰乳油1000倍或10%毒 ·氟鈴脲乳油1000倍噴霧。在7月上中旬幼蟲孵化盛期,在油茶地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或3%鋅硫磷顆粒劑 30-45千克/公頃散施 。
5.4油茶象甲,分布于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區。是油茶和茶的重要害蟲。茶園郁閉,蟲口較多,受害也較重。1物理防治:適時翻鋤林冠下土壤,殺滅土中幼蟲。化學防治:在油茶林冠下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或3%鋅硫磷顆粒劑散施,覆土。在4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為害盛期用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800 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葉面噴霧 。
結束語
土地是農林植物的承載之本,合理利用好適宜油茶栽培的土地資源是油茶種植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我縣油茶種植業及其所帶動的相 關產業,必須科學規劃、因地制宜、依照不同土壤類型及其生態環境 優化配置適宜油茶栽培品種(或品系)區域化栽培種植,提高油茶種植的產品質量和單位面積效益,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和氣候環境資源,走品種區域化、節約化、產品特色化、產出高效化的發展道路,走因地制宜和節約型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林峰;林靜緒 油茶種植前景與營造林技術研究 安徽農學通報 2012 14
[2] 闕龍善 油茶造林的關鍵技術 林業科技開發 2007 4
[3] 黃彩梅;劉海燕;鄒天才;周盛勇 貴州發展油茶種植業的區域劃分 貴州農業科學 20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