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萍
摘要:幼兒心理健康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都頗受國家重視,尤其是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對一個家庭而言至關重要,它關系著該幼兒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性格、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開始,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現在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這一點,而本文就是針對如何成為“幼兒心理健康的守護神”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守護神
引言
從最近幾年來看,隨著國內外學者、專家對“幼兒心理健康”情況關注度的上升、媒體關于這方面的報道的增加,直接影響到了普通群眾對“幼兒心理健康”認識度的提升,人們不再單單只求讓幼兒吃飽穿暖,開始有了讓孩子受良好教育的長遠計劃,所以,目前不少家長從孩子的幼兒時期就開始關注孩子在生理、心理上的健康問題。
一、國內關于“幼兒心理健康”的大概情況
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我國對孩子的教育事業發展相對較晚,然而,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研究這一塊,我國甚至仍舊停留在“談論其總要性”“如何預防”以及“治療措施”之上。沒有達到普及幼兒心理健康測量工具,沒有完整的全套的針對我國幼兒心理健康的系統,所以,我們在幼兒心理健康這個問題上所要做的還有很多。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才能為祖國花朵創造更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才能讓其健康的成長。
二、心理健康與幼兒心理健康
1.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一個不斷的發展的經歷,并不是一個固定的、特有的狀態。其實,從大體上而言,心理健康并不是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對任何事情都能愉快地接受,而是我們在對周遭環境和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能表現出一種積極的、樂觀的態度,努力與客觀的環境相互適應的一個過程。它不僅僅是我們心理活動的一個基礎,更是我們心理健康發展的一個保障。
2.什么是幼兒心理健康
目前,幼兒一般是指3周歲到6周歲的孩子,其實從現在中國的狀況來看,也就是學前兒童。這個階段是人生中最具發展潛力、可塑性最高的時期,所以這個階段對整個人生而言也非常重要。因為在這段時期,幼兒心理上的不成熟,自我調節把控能力不夠,自我的意識還非常不清晰,就極易受到身邊環境等不好的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健康的心理。
可喜的是,目前許多國家都開始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為了保護幼兒心理健康提出了《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心理權益宣言》等文件。在我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變革,人民素質的不斷提升,社會環境對人的心理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每個人都應該在面對現實問題時,要有不怕艱難、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具備自信、自主、自強等優秀的意識。
三、如何做到“幼兒心理健康”的守護神
1.尊重幼兒心理、落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在1959年聯合國就頒布了“兒童基本權益宣言”,該宣言主要是為了讓兒童在生活、營養、受教育方面的權利得到保障。要想幼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我們第一步就應該從尊重做起,在做到尊重幼兒生活、尊重其享有接受營養與教育的權利以外,我們還因該從幼兒的心理出發,尊重他們看待事物的心態,以及在那個年齡階段所特有的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
注意,我們這里提到的尊重并不是一味的認可或放縱,而是以尊重為基礎,以一些文明的、有愛的、健康的方式去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比如說,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以親切的方式,帶動幼兒的氣氛,驅散幼兒在初次離開父母家長時的恐懼感,讓他能更好、更快的融入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除此之外,還可以有一些鼓勵額話語,如“你真棒”“你可以的”“別害怕”在幼兒遇到困難時不斷的去鼓勵他,培養他的自信、自主、與引導他的心理往積極方面發展。
2.多環境的參透教育
什么叫多環境的參透教育?其實,也就是我們在生活教育中所遇到的常見的三種環境下的互相參透式的教育方法。這三種環境分別是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
(1)家庭環境
家庭教育是最為初始的教育環境,也是對幼兒影響最大的環境,在此,保證家庭內部成員關系和諧、穩定非常的重要,俗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教育者,父母首先應該對自身的素質要求較高,以自己為實例去感染孩子的生活習慣、與個人品質,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學校環境
除開家庭教育,其次就是學校教育,學校是孩子最開始接觸的小社會,里面會遇到不同的人,我們除了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與較好的學習條件以外,還要讓孩子在學校的教育中,學會人際關系的處理方法,學會與人的相處之道,學會離開父母庇護的自我保護意識。
(3)社會環境
人在幼兒時期,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社會,而社會環境的多變性、突發性極高,這個給幼兒的心理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為了下一輩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努力的創造和諧的、健康的社會環境。
3.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個別化
在幼兒心理教育中,我們在保障了幼兒的基本權益之后,提供了基本的環境與物資以外,我們還要觀察,把一些存在個別問題的幼兒找到,進行個別化的輔導。在幼兒的前期生活中,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生活條件的不同導致孩子心理上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去觀察,從了解孩子成長環境出發,了解孩子的內心。
對于在幼兒園出現的一些問題兒童,我們要及時的與孩子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孩子問題所在的原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盡最大的可能去開導孩子,引導他向積極的樂觀的方向發展。
結束語
隨著人民對教育的關注,孩子的教育已經變成了一個長期性的問題,為了讓孩子變得優秀,許多人愿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做投資,在這其中往往會忽視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孩子心理在幼兒時期就出現了問題,并且沒有得到良好的指導或開導,這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總體而言,幼兒心理健康直接關系著孩子一生的發展,我們應該重視孩子在幼兒時期心理健康問題,以身作則給與孩子正面的指導。
參考文獻:
[1]王芳芳,葉廣俊,王燕.幼兒園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0,16(1).
[2]廣州教育科學研究所,廣州市教委幼教處.廣州市3—6周歲幼兒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1].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