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超卉
摘要:對幼兒語言教育的活動逐漸發展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對幼兒語言教育主要通過教師的言語行為來進行信息的傳遞,是對幼兒語言教育的一個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對于幼兒的語言學習來說最有效的途徑。然后在實際的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由于教師的言語行為不盡相同,而且每個人的方式方法都不同,因此在這眾多的言語行為教學過程中如何找到對于孩子來說最合適的方法是我們研究的主題。據此,本文主要闡述了當前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就如何進一步的改善這些問題提高幼兒語言教育中教師的言語行為方式進行探析。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育;教師言語行為;對策探析
引言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迅速引起國家的關注。國家支持和鼓勵學前教育的發展,強調學前發展的重要性,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和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使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更加符合科學的發展規律,我國大力發展幼兒教育事業。為了是幼兒教育具備科學化和規范化的學科特點,幼兒教育的老師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幼師而言,需要具備相當高的專業素質,國家也對新時期下的幼兒教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師的言語行為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對幼兒教育的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現階段我國的幼兒語言教育中教師的言語行為現狀
1.教師的言語行為具有較強的任務型
所謂任務性是指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進行相關方面的工作,當前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幼兒教育,就是教師的實施教育活動的時候往往過分的看重教學任務,將教學純粹的視為完成某種任務,所有的教學活動全都是按照教學規定的任務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有關資料數據表明在教室進行相關言語行為教學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時缺乏與學生的交流能力,這里所說的交流是心靈上的交流,不應當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交流,師生之間應當通過教師的言語行為進行感情的交流和互動,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把教師這個角色演繹成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本身為了完成自身的目的從事教育活動,過分的受制于教育制度的條框,無法做到用自身的言語行為對幼兒的教育進行語言教育活動。
2.教師的言語行為具有高度的控制性
在教學活動中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的任務,老師往往都會對課堂秩序嚴格控制。比如在教學中對孩子們下達各種指令性的要求,如“翻開書本”“看黑板”“不許說話了”等這些具有控制力的語言行為,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約束,將孩子們束縛在規則的繩索之中,形成一種高度緊張的教學氛圍,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對于幼兒教育來說,更重要的是與周邊環境進行靈活的互動,尤其是在孩子們最具有探索精神的時期下,幼兒園的環境應當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并且具有創造性的,教師應當通過自己的言語行為進行積極的鼓勵和引導,拋開自身的身份限制,和孩子們共同感受周邊的魅力,用自己的獨特的言語行為來引領孩子們的學習,而且幼兒教育的老師應當積極的交流自身的經驗,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匯聚起來的精華用于孩子們的教學,對于幼兒的語言教育具有巨大的幫助。
二、提高教師言語行為質量,促進幼兒語言教學的有效措施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對于幼師而言首先要學會的是尊重兒童,從內心深處樹立好正確的教育觀。所謂的教育觀是指在教室從事教學活動過程中對教育本質的看法和價值屬性。主要分為教學觀,兒童觀,教師觀。兒童觀是對待兒童的根本看法。當前我們所認為的兒童觀是兒童和成年人一樣具有自身本應當享有的一切權利。近幾年不斷有新聞爆出幼兒老師對兒童進行虐待體罰。這就是教師沒有兒童觀的表現。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尊重兒童,引領其自己完成任務目標。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地位,也就是教師觀。應當轉變以往的角色地位,在教學活動中支持鼓勵和引導孩子們完成教學活動,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從孩子們的角度看待問題,進行言語的教育。在教學方式上,應當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不應當把教學的內容強制性的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老師在教學中應當和孩子們進行互動式教學,自身的言語行為非常重要,通過自己的言語行為對孩子們進行言傳身教,認識到孩子們的獨特性,做好因材施教的準備。
2.加強教師語言的規范性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年齡正處于善于模仿的時期,對待周圍的人或事充滿了好奇,教師從事幼兒教育的活動中,教師每時每刻都要注意自己言行的規范性,因為不經意的動作往往會對幼兒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幼兒本身就具有向師性,他們善于并且樂于模仿老師的行為或者言語。這就要求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把握好這個特性,教學時用的語句盡量的簡單明了,而且精確無誤,言語間還應當透漏出對學生的鼓勵和贊美。教師應當充分的發揮榜樣精神,作為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模范和榜樣,言語的拿捏應當經過深思熟慮,避免不好的言行達到孩子們的教學當中。
3.提高教師用語的情境性
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更好的與孩子互動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言語的描述吧孩子們帶到某種特定的情境下,起到事半功倍的語言教學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用言語和孩子們進行交流時,對孩子們有著充分的了解,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問題,語言不能過于強硬,帶有特別的控制性。做好充分準備的同時,關注幼兒時刻的反應,做到及時的調整自己的言語行為,開展合適的教學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下實施語言教育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自身的言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言語教學可以保證教學活動高效的進行,更好更快的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對于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深刻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合理的改善,促進幼兒語言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葉紅.幼兒教師的語言技能與語言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2012,(3):161.
[2]趙威.淺談幼兒教師的語言技能[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25(2):29,31.
[3]王娜.幼兒教師的語言技能和語言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