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品
【摘 要】高中學校發展轉型時期,如何引導學校走上內涵發展之路,校長轉變觀念尤為重要。學校要轉型發展,校長首先要重視自身專業發展。校長應從事務管理向引導激勵轉變,從學生管理向領導管理專業轉變,從經驗管理向專業管理轉變,從行政管理向教育家型管理轉變。
【關鍵詞】發展轉型 轉變觀念 管理
目前,我國高中教育發展已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傳統教育理念下的學校管理已不適應學校未來發展。以前學校管理中呈現的家長式管理、放羊式管理、公司企業化管理等管理方式給學校發展轉型帶來諸多弊端,成了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新時期學校發展轉型要漸從規模擴張向內涵發展轉變。而無論何種類型,校長都應轉變觀念。
以往,校長辦學的追求是務大求全,想盡一切辦法擴建校舍,更新設備,招聘教師,招收學生等。而當學校改造升級的愿望已基本實現,校園規模幾乎是原來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教師和學生人數也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幾番,學校大起來,問題也顯現出來。首先,教師的素質問題。有專家說,教師是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這話有道理。新進教師基礎差,到校后不能很快勝任高中教學,一些年輕教師專業知識測試成績不夠理想。這部分教師雖經學校培訓,可要做到學生喜歡和勝任高中教學還有很大差距。其次,學生管理問題。學生多、班額大,教師關注學生的機會少了,教育頻率低了,導致一些學生出現問題后沒有及時得到教育轉化。學校政教處因人手不夠,騰不出手集中教育,致使問題學生教育轉化效果不明顯,鞏固程度差,學生文明素養難以提升。這些問題使學校課堂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困難。面對種種困難,學校的發展如何盡快渡過轉型期,進入良性發展的跨越期。我想校長的思考重點應放在自身專業發展上,從思變上尋找突破口。
作為一所省級示范性高中校長,我認為應該從事務管理型向引導激勵型轉變。關注師生員工的潛能,給學校發展預設目標,提出學校轉型發展過程中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學校愿景等方向性的問題。制定切合學校實際的保障制度,協調組織好團隊發展,優化調整結構,特別是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重點提高這支隊伍的教育能力和教學能力。推行學校教育公平,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管理中堅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校長通過身體力行,示范引領,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率班子成員帶領全校教職員工為了學校的辦學目標努力工作。創造條件,搭建平臺,讓教職員工展現自我;研究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新問題,創新方法;提供政策支持,激勵教職員工敢于創新,敢于研究;完善獎勵評價方案,重點獎勵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做出成績的教師;不斷給教師成長預設目標,指定重點,培養教職員工創新研究無止境的精神,逐漸培養出一批在科研上有潛質的教師,推動學校教學改革加快轉型,加快發展。
校長應思考從學科管理型向領導管理專業型轉變。學校校長不同于行政管理員,大多經歷了教師(班主任)到學科組長到中層領導到校長管理崗位,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學校教師中的佼佼者,有些還是骨干教師或名師,頭上有許多光環和榮耀,找到了做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成熟的教師走向校長崗位,面對錯綜復雜的學校工作,校長怎么管理就很重要。校長若憑借以往的經驗按常規思路來管理學校,學校不會大亂,但也不會有大發展。有些校長將管理崗位與學科教學崗位界定不清,思考問題不站高度,觀察問題沒有寬度,研究問題沒有深度。始終處于表面深入不到實質,不能從學科專業型向學校領導型轉變,校長從事管理工作后,遇到的問題更多更復雜,解決起來更棘手。因此要盡快適應好管理角色,從而走上校長專業化道路。
校長應思考經驗管理型向專業管理型轉變。校長要認真研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特別要重點研讀《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校長要有良好的個人管理專業素養。這個素養包含觀念、品德、對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理解,明確學校管理思路,科學定位學校發展方向,協調與統籌各方力量,組織與指導等方面做好工作。校長的個人素養是實現校長專業化發展的前提,也是校長履行基本職責和達到核心目標的觀念道德基礎。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其教育觀念管理理念和價值追求應該符合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順應教育發展潮流,與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一致。校長的教育觀念應該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落實教育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為每個學生發展創造條件,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堅持公平教育,為每個學生平等發展提供機會,具有追求公平而卓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結合學校實際提出學校的管理理念、價值追求。明確校長職業素養標準,科學規劃學校發展,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升品位。只有全面理解校長的素養標準,深知校長應具備的觀念品質和教育理念,才能擬定校長專業發展規劃,有序實施校長能力提升工程,盡快成熟,走向領導專業型。
校長應思考從行政管理型向教育專家型轉變。學校發展轉型前校長往往具有學校行政長官的身份,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依法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不一定懂得太多的教育法律法規。學校轉型發展使學校管理更為精細,要求校長要全面掌握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深知教育教學規律,依據教育法律法規依法管理學校。校長對教育要情有獨鐘,提煉觀念,堅持用先進的教育觀念引領學校的發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教師專業成長。通過校長的觀念引領將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由強制遵守變成自覺履職,營造人人參與研究的科研氛圍,統領學校實現新的發展和跨越。
總之,校長要做擁有教育智慧的博學者,做把握教育規律的研究者,做創造卓越成就的實踐者,做養成辦學理念的觀念者。這就是教育家校長的標準。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須強師。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已占到國內生產總值4%。辦學條件日益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礎教育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發展目標已基本實現??梢凰鶎W校的發展壯大并非幾棟高樓就能代表的,硬件設施現代化只能說明學校有了強大的外表,為學??沙掷m發展奠定了基礎。當學校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后,校長應該思考如何引領學校走上內涵發展的良性軌道。高中內涵發展應該堅持高中辦學多元化,為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搭建平臺。立足學校實際,建設好學校的特色項目,辦特色學校,創建品牌高中。在內涵發展中要始終如一地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努力把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