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劉沙
摘 要:數字圖書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中國當代公共圖書館事業面對的現實問題。推動數字化建設項目,實現服務項目、資源共享、技術領先三個數字圖書館因素的發展改進、項目建設保障機制。作為推動數字圖書館形成事業的得力杠桿。論述了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前景、推廣普及、經營之道、探索規劃、館藏資源的數字化。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 三圈結構 文獻保障體系 前景廣闊 館藏資源的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038-01
引言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前景極其廣闊
數字圖書館成為未來公共圖書館的主流發展大方向,這一點很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整個社會的共識。俗語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杰。如果一味的無視這個大趨勢,就是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對圖書館事業毫無益處。建設數字圖書館,首先要解決好規劃與實踐的大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值得我們為之不斷努力探索前行、摸索實踐。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綱要,不外乎從設計到實施、從理念到實踐的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僅以高校圖書館為例,在教育部的“九八五﹒211”高校公共服務體系的設計中,就已經將"中英文圖書數字化國際合作計劃(CADAL)”與”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合并為了中國高等院校教育數字化圖書館的宏偉工程。因其在“十一五”期間有效的建設成就,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成果,成為了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性代表作之一。展示了數字圖書館建設發展的嶄新圖景和美好遠景。公共圖書館應該充分借鑒和學習高校圖書館的巨大成就,在今后的數字圖書館建設項目中可以少走彎路,事半功倍。
一、數字圖書館應該在推廣中普及
1.數字圖書館興建的緣由
傳統觀念中的圖書館,因受到服務模式陳舊的限制,已遠遠不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市場經濟競爭。信息社會海量文獻資料的膨脹,難以滿足讀者用戶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被數字圖書館所取代是勢所當然的大趨勢。數字圖書館是整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一個創新形態,是時代發展、人類進步的必然。它的快速推廣和積極拓展,必然會產生重大的、積極的歷史意義。它會徹底打破傳統圖書館的種種弊端,同時還可以充分體現出“以讀者為本”的第一宗旨,把館藏資源建設與共享和讀者服務項目并重的要求緊密的結合起來,可為讀者提供更為廣闊又深厚的新空間、新視野。正確應對新世紀新挑戰。[1]
2.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基本模式
傳統的陣地式服務形態,早已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的公共文化事業,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公共圖書館理應走上數字化的軌道,將館藏資源的建設項目與對外服務項目的拓展,一并整合到數字化的資源數據庫存之中。這事關圖書館技術的根本性變革、觀念上的全面性更新與提高,還決定著對外服務的內容與方式是不是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社會變革的要求等。這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信息資源的無限擴大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必然趨勢,必將為圖書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長足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我們要探索這種新型的數字化建設的新路途、新方式,必須始終的堅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努力構建一個個性化、現代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突出的圖書館新穎服務模式。走我國自主的數字化建設之路,將圖書館的結構性要素,賦予其深厚的數字化因素,運用數字化的先進手段,使得圖書館文獻資料收藏品種、類別不斷的向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將數字化的圖書館建設成為符合規范化、標準化的基本條件要求的先進圖書館。讓圖書館的整體結構趨于優化和制度化,服務項目的科技含量也要不斷的演繹成常態化,技術方面的進步要定制化和理性化。
二、數字圖書館的經營之道
1.數字圖書館的研究與創新
當今的數字圖書館理論研究,正在朝著越來越注重實際應用的方向邁進。包括有關研究的方法論和實踐的經驗論證等,都是與此有著密切聯系的行為。數字圖書館的理論基礎,已遠遠不同于傳統的圖書館和過去的體系建設了。僅以參考咨詢服務項目為例,數字式的參考咨詢服務,其概念是有很大的發展和突破,有獨特的特色特點與方式方法。主要內容已發生了很大的前沿性變化,是一種基于知識庫的聯合參考咨詢服務模式,是網絡共享式的參考咨詢服務,是接近于集成式的創新體系。必須要大力建設參考咨詢服務的館員隊伍,充分開發利用新技術、新方案,來建設數字式的參考咨詢服務系統工程。對讀者而言,這是一種全新的服務項目,我們要開展這一方面的用戶培訓工作,實現以人為本的復合型數字參考咨詢服務模式的形成與完善。將創新的模式及其解決方案,始終定位于建設參考信息源之中,將復合型的數字參考咨詢服務機構,建設在行之有效的新型模式的驗證之內。充分發揮數字參考咨詢服務的優勢互補作用,把這樣一種全新的圖書館服務讀者的工作,最終形成為一種明確無誤的常規定位,一定要以新技術新觀念來作為支柱,永遠保持著常存常新的良性循環狀態之中。[2]
2.數字圖書館的分布聯合形式
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項目,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范圍大小的問題,可以這樣講,幾乎每一個圖書館都應該轉入到數字化的方式中來,當然在實際工作中,來個180度的急轉彎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我們首先要總結經驗教訓,結合到現實的具體情況,在前進中摸索、在實踐中探求。首先是關于圖書館的電子數據庫的建立與完善課題,要有一定的可行性對策與方案,再加上地方特色和主旨性的技術支撐,來建立實現數字圖書館的基本框架結構體系。此外,在努力建設和發展數字圖書館基礎設施的同時,還要注重與兄弟館的協作與協調。建立健全一個適合于全國大局的、通行并存的那樣一種聯合形式的分布結構,即在保障正常運作的同時,實現館際互借的網絡化和電子化、數字化。
三、數字圖書館的探索規劃
1.數字圖書館的用戶輔助性設計
公共圖書館在營建數字圖書館時,一定不能夠忘記或者忽略了針對館內正式讀者的相應培訓與輔導。要讓讀者朋友們跟得上形勢,跟得上新技術設施的應用大趨勢。數字模式下的新型知識服務項目,是一種嶄新的、不為大多數讀者所熟悉的業務工作。圖書館要針對每一個時期和階段性發展的過程當中,所產生的新問題、新疑惑,而面向讀者朋友們,經常性的舉行解釋發布。讓數字式的圖書館服務項目,能夠真實的落地開花,而不能僅僅是擺擺樣子、走走過場,那樣的話,所謂的數字圖書館,豈非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數字圖書館傳統的服務境界,是在數字服務的狀態下更加的提升和進步,這一點公共圖書館理應向高校圖書館學習。在青島市開發區的居民朋友們,就可以實現與學生們一起,共享校內數字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達到了服務公眾面向社會的要求。我們公共圖書館就更應該向其看齊并爭取做的更好,這是我們神圣的職責和歷史使命所在,是圖書館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理由。[3]
2.數字圖書館的標準與規劃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項目,需要有一定的國家級別的標準來進行限定和制約,同時,還要考慮到要與國際接軌和世界同步。這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目標必須停靠的根本,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圖書館事業的最大推廣,無限制性的發展要求使然。其中,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享共建體系,是我們應該予以重點關注的部分。我們要對數字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進行科學性的數據管理、標準化的嚴格要求。要明確數字圖書館的資源選擇標準、培養數字圖書館新型讀者用戶隊伍、建立數字參考咨詢服務的新體制,實現發展與管理工作兩個方面的創新與開拓。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標準是一個全局性的大問題,需要圖書館學界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來進行數字化智慧型的研究探討,方可摸索出一條可以統領全局,即整個圖書館事業的總攬提綱。其規劃的標準性范圍,要予以適當的明確定位,在實踐中不斷的研究、發現與存續。將學科化服務項目,也納入到標準化的視野之內。將圖書館內各項工作,比如說像是讀者服務工作、參考咨詢服務工作等,都賦予其比較性、創新性的發展元素價值觀念之中去。在發展中尋求標準的界線和尺度,而不再是由人為的主觀主義來進行規劃規定。
結束語
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數字化
實現圖書館的數字化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將現有的館藏資料予以數字化,當然后續的館藏更是必然數字化,這是不言而喻的。為廣大的讀者朋友們提供數字化服務項目,必須要有相應的服務成果和服務成本。圖書館的數字化消費,應該成為今后工作的主流,這同時也是整個文化事業數字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價值觀念要占有很大的比重。這樣,才有可能使得公共圖書館的各項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一個新的高度和廣度。
參考文獻
[1]張煒;李春明;;國家數字圖書館服務領域的新拓展——“國圖空間”數字電視項目的規劃與建設[J];圖書館建設;2010年06期
[2]張碧玉;朱兵;;從讀者卡功能談國家數字圖書館服務[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年24期;[J];年期
[3]富平;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思路和發展前景[J];圖書情報工作;2005年11期
作者簡介:
郭瑞 ,女,(1979.11-)山東濟寧人,濟寧市圖書館館員,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圖書館學
劉沙,女,(1986.6-)山東濟寧人,濟寧市圖書館助理館員,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