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揚欽
摘 要: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方式,而且,在數學課堂上有效的進行提問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數學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將會對高中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課堂有效提問教學方式進行簡單的分析,找出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產生影響的因素,并針對這些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效率的因素提出一些解決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 有效提問的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105-02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許多教師都使用課堂提問的方式,但是卻很難把課堂提問的方式用的恰當。課堂教學提問的過程不僅是老師對學生所學到的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行簡單檢測的一種方式,更是對教學者本身的教學素質的一種檢測方式,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
一、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意義簡述
1.從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實施情況來看,在數學課堂上進行有效提問,就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間接的互動,而且,互動必須要在雙方都愿意的基礎之上,促進雙方或者多方從中得到益處,有效提問就是讓老師根據課堂所學內容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產生思考、得出答案,對教師進行回應。
2.通常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并在老師的指導引領之下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而且,教學過程當中所提出的問題要盡量保證和當前課堂教學目標所符合,要求能夠體現出教學的重點,并且帶有開放性。
3.在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確保所提出的問題能夠符合當前數學課堂的情境,體現出數學知識的科學、合理的特點,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
二、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產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在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方式實施過程中,有許多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教學質量的因素,通過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教學模式的分析,發現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教學模式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課堂提問問題的難度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是非常連貫的,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一個課時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夠,就會對下一節課時老師所講的知識接受程度產生影響,而且,數學知識的學習通常都是由“未知”到“熟悉”,再由“熟悉”到“了解”,之后從“了解”到“掌握”的過程,而往往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不能夠根據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了解程度而提出符合學生當前數學知識水平的問題,超出學生能夠所解答的范圍,不能夠發揮出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真正意義。
2.數學課堂提出問題的數量
教師恰當的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解答,有助于建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關系和學生聽課的投入程度,但是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的問題提問次數過多,讓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只是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應付的回答,將會給學生產生一種壓力。
3.提出問題的思考時間短
在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實施過程當中,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想出更好的答案。但是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不能夠做到這點,為了趕上數學課的教學進度,在課堂提出問題的次數比較少,即使提問也不能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可能會因為思考時間短而想不出好的答案,提出的效率不高,容易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4.提出問題缺乏開放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的開放性,能夠對學生所得出的答案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問題的封閉性,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問題的解決方法,即使能夠讓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足夠的掌握,但是不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開放性的問題通常不能夠得出固定的答案,但是卻能夠對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聯想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提高課堂有效提問效率的方式
根據以上分析的影響課堂有效提問的因素,提出以下幾方面的改善措施:
1.問題難度要符合學生知識水平
老師提出問題的難度要符合學生數學知識水平,不能夠提出一些超出學生當前數學知識水平的問題,會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信心產生影響;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老師提出簡單的問題也不能夠對學生產生幫助,又喪失了課堂提問問題的意義。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提出那些適合學生水平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找出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2.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
在提出問題之后,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想出更加完美的答案,或者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對問題進行解答,而且要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仔細的揣摩,不能夠隨便的進行問題的提問,體現出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意義,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3.加大教師對數學課本的理解程度
教師應該在上課之前,就要確定自身的教學目標,對課本中的教學要點進行分析,設計出更完美的教學方案。此外,教師也要對學生的接收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了解,加強自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疑難問題及時解答。
4.要結合教學重點進行提問
在數學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要針對教學的重點知識進行提問,而且,要注意提出問題的數量以及頻率,不要超出學生的承受能力,不能夠脫離教學重點,體現出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思想。
四、課堂有效提問的舉例
運用有效提問的教學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直接突出教學的重點,例如,在《橢圓的定義以及標準方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重點內容是讓學生對橢圓的標準方程式進行有效的掌握,老師為了突出教學的重點,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問題的有效設計:“大家能用系數、運算以及符號三方面對橢圓的標準方程進行總結嗎?大家認為橢圓的中心位置和、、、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呢?大家覺得是橢圓的方程式嗎?如果是的話,那、又分別代表什么?”學生在教學重點問題的引導之下,對橢圓的定義以及標準方程進行有效的學習,既能突出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理念,還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使用化整為零的課堂提問方式,對教學過程當中的難點進行有效的解決,如學生可能會對的計算有所難度,因此,老師可以設計問題來解決該公式:“去掉的方法是什么?大家能把完全平方公式寫出來嗎?該公式利用一次平方能去掉嗎?如果一次平方不能去掉那么需要幾次呢?在整理方程的過程中有幾個基本的規則?”在進行上述問題的提問之后,可讓學生有效的明確問題的解答思路,并且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到的結果,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問題解答能力,減少數學課堂的難度,提高學生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通過以上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方式的分析,發現了許多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因素,并提出了解決措施。相信在課堂提問的輔助教學方式的幫助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更加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進一步的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鳳路.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探索[J]. 文理導航旬刊, 2016(10):00054-00054
[2]周英亮. 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探索[J]. 數學大世界旬刊, 2016(7)
[3]徐勇.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6(2):00054-00054